APP下载

“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7-11-22姚爱华

科教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实践研究高中数学

姚爱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引来新的活力。为了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师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特点和切入点,以此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同时分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充分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高中数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57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Problem Solv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YAO Aihua

(Bailuzhou Middle School, Jian, Jiangxi 343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attracted new vita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of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mode of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patter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the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model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encourages the teachers to use the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mode actively and fully so as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 problem solv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practice and research

1 問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况

1.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指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操作方式。[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并适当进行知识拓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特点

对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体现着许多优势特点,主要包括:第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锻炼,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第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下,学生能够充分积极地进行问题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第三,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中,展现了充分的人性化,教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解题思路和方式也并不单一,如果学生提出的解决方式是正确恰当的,而且解决了问题,结果应该是被认可的。学生的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第四,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不单单重视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加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避免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局限,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除此之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内容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随着近几年在各学校的普遍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众多教育学者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予以适当应用,并对如何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行了思考。

2.1 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当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目标有正确的定位和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高中数学应当充分运用好解决问题方式实现“审题、转化、反思、总结”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endprint

2.2 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切入点

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充分了解和认识问题解决的理论知识,把握问题解决方法的优势特点,正确运用问题解决方式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实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与问题解决模式的密切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及作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切入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巩固学生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能力;第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三,个性化教学,避免教学的形式化和枯燥乏味,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三,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予以应用。

3 “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实践

案例一:以高中数学中“概率”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例如购买文具、超市购物等日常活动,设置相应的概率题目,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析概率的计算技巧,有利于学生对概率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二:以高中数学中“交集”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学习交集的概念,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分为两个组,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写在黑板上,一组的学生写在黑板的左边,另外一组学生将兴趣爱好写在黑板的右边,写完之后,要求学生们在两组的内容中找到共同的爱好,从而引出交集的概念,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

案例三:以高中数学中“分段函数”的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假设某同学早上步行离家前往学校上课,在途中突然发现忘记作业本,立刻跑步返回家,拿了作业本之后担心上课迟到,骑车前往学校,骑行10分钟后,自行车出现故障,于是只好推着车步行到达学校。根据这一场景,让学生以函数的图像表示学生的上学经过。

“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操作流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第一,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景环境,尽量列举生活情境,为学生所熟悉,如此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目的性和引导性,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用因果提问法或比较提问法等各种方法设置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第三,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进行合作学习。一方面,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因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的差异,在充分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想法,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并相互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改变以往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并提出修改建议,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第五,在若干解决方案中,挑选最佳的解决方式,并进行研究探析。第六,总结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对整个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问题解决”在高中数学中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应当认真研习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前应到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合作学习。例如,以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設置问题情境:月饼盒加工厂新进了一批纸板,其规格是长70cm,宽55cm,工厂将用这批纸板加工一定数量的月饼盒,要求学生提出方案,将纸板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从而减少纸板的浪费。

4.2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学习

教师在创设问题环境之后,应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身的疑问,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研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此同时,还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另外,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3 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结合数学历史典故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探究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进行数学教学,一改枯燥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3]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历史典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乐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实现趣味性数学教学。对数学历史典故的学习之后,引入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含义和来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5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不断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发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并充分结合与利用,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走进课堂、真正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牛萍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12.

[2] 江乙临.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 曹雨涵.以“问题解决”引领高中数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0-32.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实践研究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