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
2017-11-22朱慧敏辜庆志刘海涛
朱慧敏,辜庆志,刘海涛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
朱慧敏,辜庆志,刘海涛
为全面掌握以江淮分水岭为主题的学术发展趋势,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1960年—2015年发表的江淮分水岭相关中文文献。结果发现:文献分布上,有关江淮分水岭的研究文献共有526篇,参与研究的机构达30家,发表在65家期刊上,研究文献的数量逐年增加;研究领域上,涉及经济、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等11个学科领域,经济发展研究排在首位,农业科技研究其次。文章层次上,高水平的文章数量有待提高。建议围绕江淮分水岭区域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脱贫工作、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该结果为进一步推进江淮分水岭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内容分析法;江淮分水岭; 学术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
江淮分水岭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肉、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1]。但由于该地区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特殊,水资源缺乏,造成地区农作物易旱易渍,旱灾影响尤为突出,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水平不高。为促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发展,安徽省组建了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市区县成立了专门机构。同时,江淮分水岭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众多学者从经济、农业、林业、水利、气候、生态和考古文化等方面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进行了研究[2-4]。
然而,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研究的文献虽然众多,但是,尚未见有学者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整理,更没有见到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有必要通过一种方法对所有研究江淮分水岭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对文献数量、研究内容、文献分布、核心作者等维度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研究热点和重点,推理出研究趋势。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学者明晰研究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淮分水岭概念有自然地理学意义上及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双重含义。自然地理学上的江淮分水岭即是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分水岭,西北起始于黄河、长江、洛河三河交界处,经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江淮丘陵,向东以长江北侧岗地为界延伸至东海之滨。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江淮分水岭是指在安徽省相关政府文件中提出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区”。本文所指的“江淮分水岭”包含这两个含义涉及的所有文献[5]。
超星发现系统整合了2600多万种图书、2.8亿多篇期刊、620多万篇学位论文、2000多万篇会议论文、380多万项标准、7000多万篇专利、100多万科技成果、340多万条法律法规、600万视频、1亿篇报纸以及网页等多种文献类型,以近十亿海量元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整合、完成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6]。
以“江淮分水岭”为主题,在超星发现系统中搜索,得出1960年—2015年共有中文文献526篇。其中期刊论文461篇、硕博论文19篇、会议论文36篇、科技成果10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对象文献来源于超星发现系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框架及内容构思提供参考。作为补充,在滁州学院图书馆和滁州学院江淮分水岭研究中心等部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3对文献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并作图和表格绘制等工作。
1.2.3 内容分析法
用内容分析法来统计分析江淮分水岭科研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文献分布,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现样本的内容特征。
1.2.4 文献计量法
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作者来源、文献被引数等相关内容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年度数量
以年份为横坐标,发表文献数量为纵坐标,得到如图1所示的江淮分水岭文献数量年度分布。
图1 江淮分水岭文献发表年代
从图1可以看出,有关江淮分水岭的第一篇文献发表在1960年《人民长江》杂志上,该文献以“在江淮分水岭上”为题介绍了安徽省史淠杭工程。自此之后在1997年之前,对江淮分水岭的研究文献每年2篇左右;1997年突升到13篇,其后每年都在两位数,2003年更是增加到41篇。文献数量的增加与安徽省出台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政策密切相关。1997年,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意见》 及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纲要》 两个纲领性文件,成立了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4年、2008年又连续两次出台了《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纲要》。2015年,安徽省政府出台《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政策的出台,引导专家学者充分重视江淮分水岭地区,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使得相关研究文献稳定增加。
2.2 文献类型
有关江淮分水岭的研究文献主要有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和科技成果四种形式,其中期刊论文最多,为461篇;会议论文次之,为36篇;硕博论文为19篇;科技成果最少,为10项。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层次。学术论文代表了研究的广度,学位论文代表了研究的深度。硕博论文类型中硕士论文18篇,博士论文仅有1篇。从2005年起发表第一篇有关江淮分水岭的硕士论文起,每年都有硕士论文出现,但数量很少。这说明关于江淮分水岭的研究有待提高研究深度。科技成果的数量仅有10项,说明相关研究需要总结和凝练。
2.3 研究群体
为了解江淮分水岭问题研究群体,统计了这些文献第一作者的所在单位名称,发表3篇及以上文献的单位名称如表1所示。研究人数最多的群体是高等学校。安徽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品种和技术推广等方面拥有人才优势,发表文章最多。滁州学院获批安徽省江淮分水岭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集中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力量,发表的文章数量增加,排在第二位。研究人员第二群体是农业、林业和水利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江淮分水岭问题进行了研究;农技推广中心等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线工作经验主要在农作物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对江淮分水岭问题研究排在第三位的是各研究院所,主要为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等部门;其余研究者来自于其他组织,如林场、农场、党校和农广校等单位。
表1江淮分水岭部分研究单位
名次单位文献数量名次单位文献数量1安徽农业大学368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42滁州学院149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43安徽师范大学910安徽医科大学34合肥工业大学811阜阳师范学院35南京大学612安徽省水利厅36安徽省林业厅613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3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514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3
江淮分水岭问题研究群体的地区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多分布在安徽,为77家单位,占比例为75.4%;其次,江苏有16家单位参与了该项研究,占比例为15.6%;其余的有5个省市的9家单位参与了研究。原因可能是江淮分水岭是区域概念,虽然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还局限在安徽、江苏等地。
图2 江淮分水岭研究人员分布图
2.4 来源期刊
对样本中的461篇学术论文分析其期刊来源,一共涉及到65家期刊杂志。其中刊载4篇以上论文的期刊杂志如表2所示。对样本的期刊来源进行分析,目的主要是了解对江淮分水岭的研究情况,包括文献质量是否可信、研究是否有深度等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期刊涉及很多,核心期刊载文量不多,入选中文核心期刊44篇,入选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4篇,入选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6篇,入选EI工程索引2篇。原因可能是江淮分水岭是区域概念,虽然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表2 江淮分水岭研究期刊一览表
2.5 研究主题
1960年-2015年文献中,有关江淮分水岭的研究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现象。主要分布在经济、农业科学、工业技术、天文学、地球科学、林业、生态、气候、考古与文化等11个领域。其中,经济文献171篇,占比例为31.5%。农业科学149篇,占比例为27.4%。
图3 江淮分水岭研究学科分布图
2.5.1 经济
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中涉及经济学的共171篇,研究者根据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导向,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景观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涉及农业经济的112篇,涉及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的23篇,涉及经济计划与管理的13篇,涉及工业经济的12篇,涉及财政、金融的8篇,涉及交通运输经济的3篇,涉及旅游经济的3篇。涉及的关键词,综合治理24次,治理开发13次,结构调整12次,可持续发展10次,农业生产9次,农村经济8次,农业产业化8次,农业结构调整7次,经济发展6次,农业结构6次,脱贫致富6次,经济效益5次,开发利用5次,农业发展5次,发展思路5次。
2.5.2 农业科学
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中涉及农业研究的文献篇数为149篇。这些文献仅是在“农业”大标题下的划分,不同学者侧重点不同。其中,农作物34篇, 农业工程32篇, 农业基础科学30篇,林业24篇, 园艺13篇, 植物保护11篇,农学(农艺学)4篇,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4篇,水产、渔业2篇。涉及的关键词,栽培技术17次,高产栽培技术6次,高产栽培6次,高产5次,水稻5次。基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历史等原因,农业大标题下,众多学者研究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升养殖业产值和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并有较多学者研究农业机械化推广及改良。另有一些学者关注了江淮分水岭地区处于丘陵地带,研究了林木种植方面的内容。
2.5.3 工业技术
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中涉及工业技术的52篇,包括水利工程35篇,建筑科学13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2篇等,出现关键词水资源15次,干旱11次,节水灌溉10次,地下水6次,水土流失6次,水利工程5次,水土保持5次,水库5次。缺水,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的最大困扰。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并不缺降雨的岭区也留不住水。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对岭区的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其中一些研究者分析水源地空间分布,提出优化岭区水资源调剂和配置格局,推进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和农村塘坝统筹发展,全面改善岭区城乡用水状况的建议。
2.5.4 地球科学
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中涉及天文学、地球科学的有41篇,其中,大气科学(气象学)17篇,地质学13篇,自然地理学8篇,地球物理学7篇。这与江淮分水岭区域的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推进坡耕地、坡式经济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等政策研究有关。
2.5.5 其他
江淮分水岭文献研究中涉及文学26篇,历史、地理25篇,政治、法律22篇,环境科学、安全科学20篇,文化、科学、教育、体育12篇, 数理科学和化学7篇,医药、卫生6篇,生物科学3篇,交通运输3篇,社会科学总论2篇, 哲学、宗教1篇,军事1篇,艺术1篇。
2.6 项目支持
对文献得到的基金项目支持分析发现,共有20篇文献得到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支持。其中,省市基金支持的文献11篇,涉及的基金项目有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献8篇,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文献1篇,涉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说明江淮分水岭领域中可研究的基础内容较多,同时这些研究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3 结论
1.江淮分水岭研究具有广度。1960年至2015年,共发表相关中文文献526篇,其中期刊论文461篇、硕博论文19篇、会议论文36篇、科技成果10项;共有102个单位参与了研究,但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2.经济发展处于江淮分水岭研究首位。江淮分水岭的研究领域众多,涉及11个学科,经济发展研究排在首位,农业科技研究其次。
3.江淮分水岭研究得到政策支持。随着安徽省关于江淮分水岭区域综合治理相关文件的出台,相应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加;同时有20篇学术论文得到省级以上项目支持。
4 建议
江淮分水岭属丘陵地形,生存环境恶劣,由于植被不完整、水源涵养度低、土地贫瘠、良田比例低,农村贫困现象经常出现。研究江淮分水岭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收入。建议在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基础上,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开展以下研究:
1.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展研究。以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专用品牌农产品。立足合肥,面向南京、上海等地,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开展适合丘陵地区的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优质基地研究。调研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措施,为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供建议。
2.江淮分水岭地区脱贫工作研究。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队伍、技术、定点、巡回、技术承包等角度开展一村一品科技扶贫研究,科学实施贫困村特色种养业项目。调研社会扶贫实施现状,以“百社帮千户”活动为平台,提供社会公众扶贫济困策略。
3.江淮分水岭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研究。江淮分水岭拥有丰富的霍山石触、漫水河百合、六安瓜片、滁州滁菊、巢湖银鱼、女山湖大闽蟹、明光绿豆及长丰草善等特色农产品。建议以特色农产品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研究。探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的路径,研究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产品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等物流冷链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分布和关键技术攻关。
[1] 姚君泽. 论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和农业发展[J]. 农业技术经济,1999(04):48-52.
[2] 李宏亮,史贤华. 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4):37-39.
[3] 王秋龙,李养兵. 江淮分水岭易旱区近50余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5(03):42-44.
[4] 梁本贵. 干室型泵房在永丰电灌一级站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展望,2015(18):131-132.
[5] 戴仕宝,王春,叶雷,江岭,赵明伟. 江淮分水岭地理内涵辨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15(05):1-4.
[6] 覃燕梅. 百度学术搜索与超星发现系统比较分析及评价[J]. 现代情报,2016(03):48-52+60.
G255.51
A
1673-1794(2017)05-0006-04
朱慧敏,滁州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员;辜庆志,滁州学院图书馆教授;刘海涛,滁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安徽 滁州 239000)。
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2014GH05;2014GH06);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江淮分水岭区域文化精神特质研究(SK2016A066)
2016-12-06
责任编辑:李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