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7-11-22黄波泰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申请单用量标本

黄波泰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观察

黄波泰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80例,分为对照组(n=140)和观察组(n=140)。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接受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干预,比较两组输血质量。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输血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用量以及输注成分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输血质量;输血质量控制体系;临床效果;标本采集

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了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等几个环节,是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的运转的关键措施[1]。为了使临床输血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临床血液制品的应用更为安全合理,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80例,探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80例,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前阶段,随机抽取患者14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其中包括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51.8±6.3)岁;其中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后阶段,随机抽取患者140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其中包括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21岁-75岁,平均(52.0±6.1)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观察组实施了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内容包括:(1)在医院内部通过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建立,并对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所具备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定时通过临床用血管理会议进行开展,频率为每个季度一次,会议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分析我院临床用血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将针对性的管理以及改进方法提出,从而使医院临床用血工作更好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对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进行制定,督促全体成员严格执行。(2)在对患者开展交叉配血操作之前,临床医护人员应严格审核患者的配血标本以及用血申请单,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登记工作。当配血标本送至医院输血科之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患者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以及申请单上的内容是否正确,审核结束后,方可开展登记备用。(3)在患者血样接受配血操作之前,需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再次审核其申请单的具体信息以及血样,核对结束后要在表格下方签字确认,对交叉配血的操作步骤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对血型复查工作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工作进行实施,在将配血工作全部完成后,需要安排另一名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第二次核对,同时在核对完成后,要在表格下方签字确认。(4)患者在血液输注结束后,需要对患者的输血病例开展有效评估,包括病程记录是否完整,输血监测记录单是否准确填写,输血医嘱是否填写完整等,对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输血过程中患者机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等进行记录,从而使整个血液输注过程能够完整有效。

1.3 观察指标 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对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监控指标进行记录,包括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并且需要对两组洗涤红细胞、冷沉淀、血浆、血小板以及悬浮红细胞等输注成分进行比较,以成分血用量与全血用量加成分血用量之和的比值来计算成分输血率,还需要比较两组的全血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质量指标比较 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输血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输血用量和成分输血率比较 两组输血用量以及输注成分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输血质量指标比较[n(%)]

表2 两组输血用量和成分输血率比较(Mean±SD)

3 讨论

当临床考虑为患者开展输血治疗时,应遵循的原则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血液的输注,这样才可以使得血液的合理性利用得以有效的提高,使临床上由于血液输注所导致的输血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3]。因此建立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提高临床血液输注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医院需定期开展培训以及讲座,督促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使其所具备的输血安全意识得以有效增强,使其能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从而使临床用血工作的开展更为科学合理,并通过开展培训和讲座的方式,使输血科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输血知识得到及时更新,使其能够更为高效的管理血液,使稀缺的血液资源得到有效使用,同时使得临床上由于输血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得以有效减少。同时医院输血科的医务人员在接收到不合理用血申请后,应立即和临床医师沟通,对临床用血的合理指征进行告知,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由此来保障临床输血申请的安全性和合理性[4]。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经过相应方式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标本采集准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性、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促使临床用血更为的科学合理。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输血用量以及输注成分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和前人的研究结果[5]相符。

综上所述,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周铭,张艳萍.如何在安全输血中实施医学检验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 762-763.

[2]汪维.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自制及应用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 389-393.

[3]谭宝华,梅雪,王莹,等.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联合运用程序化管理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8): 78.

[4]徐爱萍,叶爱兰,郭志琴,等.规范输血流程及输血查对单在输血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24): 149-150.

[5]许丽影.基于提高输血质量的输血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25): 278-279.

猜你喜欢

申请单用量标本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运用PDCA循环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和规范性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我院检查申请单流程设计与应用
PDCA循环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