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2017-11-22阮国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

阮国炎

(宁波海曙区第二医院,浙江 宁波 315153)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阮国炎

(宁波海曙区第二医院,浙江 宁波 315153)

目的探究尿液检验过程中采用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进行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尿液标本检测的患者92例,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尿沉渣检测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检测操作时间、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5.2%、19.5%、21.7%,对照组分别为13.0%、23.9%、19.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研究组达到95.7%,对照组为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时间略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尿液检验过程中,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可谓各具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两项技术结合应用,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尿液检验;尿常规;尿沉渣检测;价值

尿液检验属于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随着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医疗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尿液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已经得到了普遍性的应用,其主要具有操作方法简单,速度快捷等几大基本优点,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尿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1-3]。显微镜尿沉渣检查属于临床上应用时间较长的传统检测方法的一种,操作相对而言就为烦琐,但是准确性相对较高[4,5]。本文主要研究尿液检验过程中采用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进行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一段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尿液标本检测的患者92例,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岁-74岁,平均(46.9±6.5)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天-9天,平均(3.2±0.5)天;研究组患者年龄23岁-77岁,平均(46.1±6.4)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天-8天,平均(3.0±0.8)天。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尿沉渣检测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采用我院现有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首先采集新鲜尿液样本,将尿液标本进行充分摇晃使其均匀,然后对尿液中所含有的各种成分的实际含量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测定,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增减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对蛋白、尿糖、酮体、尿胆原等指标检验,根据操作说明书操作。研究组采用尿常规方式进行尿液标本检测,采用我院现有的生物显微镜,将采集到的没有经过离心处理的新鲜尿液样本在片镜上直接进行涂抹操作,取10 mL新鲜的尿液标本进行充分的混匀处理,然后在载玻片上滴注,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在高倍镜下主要观察管型及红细胞和白细胞分布情况和具体形态进行细致的观察,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然后再取10 mL新鲜尿液标本,在1,5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5 min左右,将上层清液去除之后,充分混合沉淀物质,在片镜上直接涂抹,采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进行具体的观察[6-8]。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尿液标本检验后,采用不记名打分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尿液检测方式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没有达到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9]。

1.4 观察指标 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检测操作时间、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 研究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5.2%、19.5%、21.7%,对照组分别为13.0%、23.9%、19.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检测操作时间 对照组尿液标本检测共计操作(18.43±2.57)min,研究组共计操作(15.32±2.06)min,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5.7%,对照组为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尿沉渣检查方法主要指的是利用显微镜技术对尿液样本进行观察,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尿沉渣法的观察方法主要包括滴尿法、特殊显微镜观察法、离心玻璃片法等三种[1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以特殊显微镜法效果最为理想,相对其他两种方法而言,其检测效果的稳定性更加理想[11]。虽然说尿沉渣检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步骤相对较多且复杂,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但能够很好的克服外界因素对检验操作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纠正,目前在临床上仍然是准确性比较高的一种尿液检测方法[12]。尿常规检查方法的操作相对较为简单,且检测速度较快,可使尿液标本检测的准确率显著提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尿液相关性指标进行检测,并且显示出结果,使检测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13]。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尿常规检查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检测试纸的规格,也会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14,15]。总之,在尿液检验过程中,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测两种方式可谓各具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两项技术结合应用,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n(%)]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对尿液标本检测方法的满意度[n(%)]

[1]李新阳.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 2376.

[2]李建明,牛莉莉,王伊欣.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回顾分析[J].新疆医学,2014,8(10): 98-100.

[3]戴泓厚.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4): 148-149.

[4]邹享珍,李少巡,桑慧,等.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4): 88-89.

[5]韩伟东,刘海梅,栾艳淼.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 3535-3536.

[6]王枝瑜.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2): 125,127.

[7]蔡芬,张素芬.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8(24): 243.

[8]刘敏.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 2749-2750.

[9]陈丽芳.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 2299-2300.

[10]如先古力 · 卡德,阿里同彩次克.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 34-35.

[11]聂宗杰.不同检验方法对尿潜血阳性的准确度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 1847-1848.

[12]翁玉玲,李哲.尿液潜血试验与镜检红细胞结果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 52-53.

[13]孙慧,沈国强,肖新芝,等.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4): 156-157,158.

[14]赵淑珍,宋谦.尿液检验中尿常规与尿沉渣之间的关系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出版物,2016,16(2): 168-169.

[15]刁殿琰,王玉洁,盖蔚丽.尿常规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 3653.

猜你喜欢

尿沉渣尿常规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跟踪导练(三)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