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
——高考全国卷的压轴选择题
2017-11-22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李 黎
电解质溶液
——高考全国卷的压轴选择题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李 黎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对电解质溶液这部分内容的考核目标及要求的提高,注定有关电解质溶液的题目必将成为考试的压轴之选。
一、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6年考纲(电解质溶液)2017年考纲(电解质溶液)①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①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②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②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③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③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④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④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通过两者的对比,不难看出多处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由了解升级成了理解,“了解”要求考生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要求考生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增加了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考生善于计算化学平衡常数,但对于电离平衡常数一般只是了解其表达式,对于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考生还是感觉陌生与害怕,那么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二、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考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此类题目往往与图像相结合,更能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它较全面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所以此题型一直受到高考的青睐,是压轴之选。
三、解题策略
1.读图:一看轴,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二看点,弄清特殊点的意义,如坐标轴的原点、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趋势,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如线的单调性与斜率大小;四作辅助线,便于数据的对比等。
2.提点:在图线中找到关键的交点或特殊值对应的点,读取这些点的横、纵坐标,进行逻辑推理或数据计算。
3.关联:由已知信息联想化学原理解决问题。
四、例题解析
题目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 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δ(X)=
图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解析:根据图像,pH=1.2时,H2A与HA-相交,所以c(H2A)=c(HA-),A项正确。根据,取横坐标pH=4.2,此时c(H A-)=c(A2-),K2=c(H+)=10-4.2,B项正确。读图可知,H2A与A2-相交,所以c(H2A)=c(A2-)<c(H A-),C项正确。pH=4.2时c(H A-)=c(A2-),且两种离子的浓度接近0.05mol·L-1,c(H+)=10-4.2,所以c(A2-)=c(HA-)>c(H+),D项错误。答案为D。
方法点拨:读图判断微粒浓度的大小,找出关键点——三条曲线的交点,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公式,代入交点的横坐标即可解出lg[K2(H2A)]的值。
(责任编辑 谢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