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伊犁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2017-11-22汪晓政衡苏莉桑笛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期
关键词:霍尔果斯伊犁旅游

◎汪晓政 衡苏莉 桑笛

推进伊犁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汪晓政 衡苏莉 桑笛

基于伊犁正处于“向西开放”的重要机遇期的判断,分析其自身优势和战略定位,旨在明晰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地位;产业布局

新疆伊犁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是我国从陆上通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商道,自古以来就与亚欧国家往来密切,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中央确定的“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定位,可以得出伊犁处于“向西开放”重要机遇期的判断。

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

伊犁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代“四大文明”的连接点和中间地带。伊犁州地域辽阔,下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1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州辖土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总人口469.63万人,占全疆人口19.9%。通常所讲的伊犁是指伊犁州直属区域,其土地面积为5.6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00.42万人,占全疆人口的12.7%。

伊犁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境内有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陆路口岸。中哈铁路已经接轨即将投入运营,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也基本建设完毕并开始封关运营,国家还批准设立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从而使伊犁成为我国进入中亚乃至中东和欧洲的桥头堡。

2.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增长调速不减势,2015年伊犁州直生产总值809亿元,排全疆第五位,较2014年增长7.5%,高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8755元,增长7.2%,高于全疆增速0.6个百分点。已建成工业园区12家(其中国家级3家),入驻企业2507个。

3.与中亚贸易存在巨大的合作机会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资源禀赋约束,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强调发展资源型重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其支柱产业,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食品加工和轻纺工业方面基础薄弱。而伊犁的农产品、纺织品、食品加工和建材产品等轻工业产品是中亚各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双方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多层次、不同程度的互补性,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伊犁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将具有更广阔的空间。

4.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伊犁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63亿元。果子沟-霍尔果斯、克拉玛依-塔城、福海-阿勒泰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那拉提机场四季通航,伊宁机场改扩建完工,富蕴可可托海机场通航,开通多条通达内地航线,初步形成立体交通网。霍尔果斯市挂牌成立,30个乡撤乡设镇,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1亿元。

5.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优势凸显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州地处西北边陲,边境线长2000多公里。伊犁87%的面积是农牧林宜用地,草地、森林的植被覆盖率达67.7%,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的美称。 哈萨克族的民歌、库布孜、卡拉角勒哈和传统婚俗入选2010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边塞旅游胜地,伊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开发、探险、登山、滑雪、狩猎、考古、科学考察以及领略民族风情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

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1.战略定位

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伊犁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人文往来,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奠定扎实基础。建议转化自身优势为经济发展潜力,利用与中亚国家民族相同、语言相通和习俗相近的优势,以霍尔果斯国家经济开发区、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点,以中哈合作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在经贸、科技、旅游、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合作。

2.发展目标

基于基础特点、功能定位和优势再造,科学推进“一圈两带金三角”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中心辐射、两带拉动和区域支撑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3.区域重点产业布局

一是大伊宁经济圈。包括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尔果斯市和霍城县。产业布局上,重点突出产城融合、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就业培训以及服务配套等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发展高端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和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围绕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商业服务、酒店宾馆和文化餐饮等旅游服务功能。依托霍尔果斯伊宁配套产业园、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苏拉宫工业园等,发展生物产业、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与特色轻工等产业。伊宁县以伊东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以金、硅为主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适度发展新型建材(陶瓷)产业、煤电煤化工及后续深加工产业。以伊南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现代煤电煤化工及配套产业,延伸煤电煤化工下游产品产业链,发展关联的环保、机械装配等配套产业。

二是“奎-伊-霍”经济隆起带。包括奎屯、伊宁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国家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以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现代纺织、装备制造业、光伏、冶金、现代物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天山北坡西部商贸服务中心。以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霍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和出口组装加工等产业,全力打造东部产业转移的接纳基地和面向中亚的出口产品加工区。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配套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国际金融港和物流港。配套园区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机电产品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先发展外向型和联动性强的产业。

三是“昭-尼”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带。以昭苏、特克斯生态示范区为核心,包括巩留、新源和尼勒克三县。昭苏县依托特色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民族服装服饰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延伸和拉长特色优势产业链条,重点打造集繁育改良、养殖、加工与旅游于一体的马产业基地。特克斯县以八卦城为依托,重点发展以旅游产品和民族特需产品开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有机食品及生物产业。巩留县以建成伊犁河谷重要的特色绿色农牧产品加工基地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食品以及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产业。新源县发展生物有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尼勒克县依托草原特色生物资源,发展蜂产业。

四是“新-尼-巩”资源开发金三角。包括新源、尼勒克和巩留三县。新源县以新源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钢铁产品深加工,配套发展工程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加快培育硅产业链。尼勒克县适度发展焦煤、煤电和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加快形成以绿色建筑材料为主的煤焦化、煤化工循环固废利用产业链。巩留县依托巩留(张家港)工业园区,优先发展水电及电能就地消纳项目,发展生物、食品、LED、毛纺织、针织、轻工(五金工具)以及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产业项目。

具体推进措施

1.强化中央核心作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一是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调联动小组。建议由中央层面牵头,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可将具体商讨事宜落实在各省、区发改委,出台联动机制备忘书,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与督促落实,提升整体竞争力;二是建议各部委下达的任务要通过不同部门及时与沿线省区相对应部门进行沟通,清除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联动机制、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共同开发。

2.加强沟通,全力打造信息交流平台

建议以伊犁州政府统计为依托,按照“共建、共商、共享”原则,立足国际化高度,全力打造信息资源和应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对企业和个人开放的交流平台。完善现有统计调查网络和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和统计数据,集中整理、对外发布产业布局、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等信息,使沿线省区、内陆企业了解经济发展新形势,了解不同国家经济、政治、人文情况和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更大的平台和视野,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坚持开放共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建设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支持新业态、新管理模式在开发区先行先试。加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拉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迅速集聚。加快提升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关过货量,积极推动吉木乃、塔克什肯口岸国际大通道前期工作,启动全国陆路口岸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示范点建设,推行通关一体化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新模式。加强与连云港、西安等国家港务区合作,积极推动集装箱西行专列、中哈铁路客货联运。加快建设面向中亚、西亚及欧洲市场的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大宗物资进口集散基地和进口资源转化基地。加快启动伊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奎屯保税物流中心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加快广东龙浩航空物流奎屯枢纽基地建设。争取伊宁市、巴克图口岸边民免签政策,扩大旅游购物规模等。

4.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夯实发展基础

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工建设墩麻扎-那拉提高速、富蕴-五彩湾高速,国道577线墩麻扎-旱田等一级国省道干线公路,加快推进国道219线阿勒泰-吉木乃-和布克赛尔-阿拉山口,国道577线旱田-特克斯等重点公路项目,国道219线察昭公路大洪纳海隧道建成通车。阿勒泰-北屯铁路建成通车,全面开工建设阿勒泰-富蕴-准东铁路,克拉玛依-塔城铁路一期工程完工,加快推进奎屯-伊宁-霍尔果斯城际铁路、阿勒泰-吉木乃铁路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伊宁机场国际化改造和阿勒泰机场改扩建,力争开通伊宁-塔城-阿勒泰环形航线。引入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

5.做强旅游产业,将“旅游+”融入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景区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视“旅游+”项目落地,突出旅游富民,加快国际旅游谷进程。加强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特别要做好以惠远古城为重点的伊犁九城及锡伯古城保护开发。充分利用伊犁独特自然、人文条件,发展休闲养生、研学体验与摄影采风等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新业态。规范提升农家乐、牧家乐,支持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农牧民在旅游业发展中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加强旅游纪念品及衍生产品开发,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抓好旅游宣传推介,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伊犁调查队)

C81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1.025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霍尔果斯伊犁旅游
伊犁放歌
霍尔果斯:不是没有故事的“新同学”
伊犁将军长庚
旅游
打伞的人
丝绸之路口岸霍尔果斯设市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