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

2017-11-22陶希东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陶希东

共享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

◎陶希东

当下,共享经济已经广泛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在共享经济基础上的“共享城市”理念,将成为未来引领城市发展的新范式。本文在分析共享城市的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全球首座共享城市首尔的建设经验,为加快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城市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共享城市;共享经济;首尔经验

当前发展共享经济已成为时代热潮,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尤其是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率先加快建设具有包容性、公平性的共享城市,无疑对推动全社会共享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全球共享城市的概念

1.兴起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部以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演变史。目前,全球大约有53%的人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64%。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口集聚之所,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于是建设怎样的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成为国内外学者关心的共同话题。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提出的“社会公正城市”、卡斯特的信息网络城市、萨森的全球城市、佛罗里达的创意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等概念。一般而言,这些城市都具有可持续性、社会性和参与性的特征。

近年来,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Uber、Airbnb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得到了爆发式增长和迅速发展。有学者预测指出,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转向“协同共享”的新型经济体制,目前这一模式开始进入攀升期,到2050年,协同共享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导性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建立在共享经济基础上的“共享城市”这一新的概念,并逐渐成为未来引领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范式。

2.本质

共享城市不应该仅仅通过大规模再生产商品或服务,抑或仅仅依靠市场交换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强调人应该共同享有公平的生存健康权,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有限的生态阈值内,让更多的人通过近似零边际成本共享别人的剩余物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个经济效率,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拥有尊严的生活。共享城市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共享城市是协同共享经济模式抑或共享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运行模式。众所周知,共享经济是一个利用线上共享平台即时连接商品和服务的拥有者和消费者的系统,更强调经济的社会属性,这从根本上为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思路。

(2)共享城市是现代高科技与生活高度融合,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可持续宜居社会。近年来,面对巨大的全球贫富差异,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重大命题,其中让所有民众包含低收入群体共享世界经济增长的成果,是落实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享城市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组建发达的共享经济体系,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充分参与共享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过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促进整个城市的包容、公正和持续发展,让城市变成一个富有公平正义的理想住所。

(3)共享城市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之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提出,共享本身是一套强大的管理机制,在每个共享实例中,所有民主化的参与者的共同议定是使共享可行的黏合剂。从这一点来看,真正的共享城市是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尤其是社会信任非常充足的地方,市民文明素质也应该很高,否则难以维持共享体系的有效安全运转。可以说,共享城市是一座社会信任度较高和规则意识很强的精神高地和文明之城。

国际案例:首尔经验

韩国是经济发达的高度城市化国家,其首都首尔是一座潜力巨大的世界城市,堪称“世界富城”和“城市化楷模”。但是在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存在交通拥堵、收入差距拉大、发展空间资源有限以及居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解决城市化问题,2012年,首尔市政府宣布推行“共享城市计划”,旨在依靠社会革新,全面建设全球首座共享城市,树立共享城市品牌。

1.进行共享城市的法制建设

首尔市政府首先通过了《首尔促进共享城市法案》(The Seoul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Act On The Promotion Of Sharing),详细列出共享公共资源的原则、民间组织及企业的角色、政府在行政及财务上的配合以及整体计划的统筹和协调,为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2.对市内未被善用的资源活化再利用

将市内一些未被善用的资源,如空间、物业和公园等,通过共建模式重新活化,这既包括那些使用率偏低的公共空间和政府旧物业,也包括部分新建公私物业,市政府经过统筹后,使之预留一定的开放空间,作为举行文化艺术活动、跳蚤市场和交换市场等的场所,并通过电子地图系统,统一管理发放相关资讯。

3.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平台

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市民将自己使用率偏低的物品,包括住房、汽车、图书、日用工具乃至知识、资讯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布,有关平台进行各类资源的有序收集,使市民充分了解资讯,参与、交换和分享各类有形或无形的资产。

4.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社会企业的作用

政府积极发动民间组织、社会企业参与共享城市行动,建立多方协作的参与平台,对认可的机构颁授“共享民间组织或企业”的称号,并提供配套资金,激发社会企业参与创建就业、互助和创业等领域的共享工作空间,促进社会共享程度与公平发展。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城市已经借助大数据和手机应用软件,推行着分享私家车(瑞典奥迪APP让你跟朋友“共享”豪车)、共享自行车(布鲁塞尔市推行4年的“电动车共享”项目)、共享废旧物品再利用等计划或项目,它们在城市资源再利用、低碳发展和城市社会的公平包容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我国加快建设共享城市的策略建议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境内也开始出现一大批本土化的共享经济企业,如交通领域中的网约车平台(优步、神州专车和滴滴出行)、摩拜单车以及共享单车ofo等。如何从共享经济和共享城市的本质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适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城市,是全面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包容、公平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1.全面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为共享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动力

目前,国家已经提出了共享发展的总体理念,地方政府既要把共享理解为让广大普通民众分享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成果,还要真正认识到共享城市具有的包容性、公正性和持续性等深层内涵。因而共享城市的建设,要从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解决城市环境危机、促进社会关系融合、积累社会资本、解决经济排斥以及促进城市包容、公平和发展的高度出发,全面确立“共享是政策、是施政理念”的新思想,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治理的新视野、新路径和新方法。

2.依法明确推行共享城市的规则、规范及计划项目,增强共享计划的权威性和持久性

共享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居民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集体行动,它需要一套完备的法律或规章体系,对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职责作出明晰的规定与约束。因此,对我国一些超大城市而言,可借鉴首尔制定《首尔促进共享城市法案》的做法,制订自己的《促进共享城市建设条例或实施意见》《共享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或具体计划方案,对不同领域、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社会资源共享的原则、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依法保证实施项目或计划的权威性,保障共享城市计划的有序、持续推进。如当前国家和各大城市出台的网约车新政,就是单个共享领域中一项很好的法律保障举措。

3.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分步骤构筑多层次的共享社会经济体系

共享城市可以采取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共享性、公益性社会策略。具体而言,可建立健全以下四大共享性社会经济体系:其一,交通共享体系。主要包括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两种。它们已经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当中有所发展,其发展的关键是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制定合情合理的监管措施和运行规则,引导企业在合法安全的共享模式中运行,同时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其二,住房共享体系。美国Airbnb公司目前已覆盖全球190个国家数万个城市,注册房源超过1.2亿个,其新近估值已达255亿美元。我国与此类似的有途家、小猪短租和游天下短租等房屋共享平台,也使在平台发布信息的业主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其三,以众创空间为主体的共享办公体系。当前,努力发展办公共享平台,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城市和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新型竞争领域(wework已经入驻中国市场,如3W空间以及车库咖啡等),这种模式的引进有利于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城市办公环境。我国超大城市可从降低城市经济运行成本和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出发,积极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发展包括创业孵化营、众创空间等多元化的办公共享平台,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共享资源,提高创业成功率。其四,加大新型共享社区的建设。在基层社区当中,激发和发动社区居民的共享意愿和力量,组建各类社会化的共享组织,鼓励居民把家中的日常用品、工具、玩具和旧书等资源在社区居民之间进行共享,这种做法既可实现社会闲置资源的重新配置,也为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可利用的资源。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共享医疗、共享科技资源和共享人力资源等诸多共享战略,全面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社会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4.实施更加包容性的政府共享治理策略

共享城市建设离不开政府共享治理政策的配套和支持,否则难以发挥共享体系对缩小社会差距、减少人口贫困和促进社会包容发展的初衷和目的。为此,其一,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治理策略。公园、绿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体育馆等公共空间,是整个城市居民最容易共享的第一基础资源,城市政府在加大公益性公共空间开放力度的基础上,应不断开辟更多的小型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让更多人共享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改造的成果,提升整体幸福感和可获得感。其二,在面对各种类型的共享经济时,如网约车,政府的治理政策除了在确保其运行安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降低共享行动主体资格或个体的准入标准,杜绝各类不公平、不公正的身份歧视做法,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参与到共享经济体系之中。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模式与中国经验分析研究》(编号:16BSH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TU984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1.021 ■ 编辑:田佳奇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中国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