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的思考

2017-11-22牛少凤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

◎牛少凤

“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的思考

◎牛少凤

宁波成功入选“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要确立供给结构改革为总路线、企业主体强化为主干线、技术复合创新为动力线、绿色发展全面渗透为生命线、制度成果丰硕为风景线的“五线同推战略”,发挥好试点示范的思路引领、经验复制作用。

制造业;试点;创新

宁波市荣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既是对宁波这些年来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不断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宁波下一步推动制造业率先实现创新、智能和绿色等发展目标,奋力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与新路径,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战略要求。

推动战略一:以供给结构改革为总路线

宁波作为目前“中国制造2025”的唯一试点示范市,首要的是主动及时地研究确立起试点示范的总路线,即一切试点示范工作必须首先遵循并始终围绕的基本方针、中心任务与核心举措。“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正所谓纲举才能目张,只有回答解决什么是试点示范总路线的问题,全部试点示范工作方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那么,应当把什么确立为试点示范总路线呢?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一个经济体或者经济生活是否健康的最简单管用的衡量办法就是看生产与消费是否相对均衡,任何一侧的失衡都必然导致经济陷入困境。其中,一旦生产或者制造的产品极大超过消费需求或者市场承接水平,亦即产能过剩,必将引起产品库存积压、企业经营困难和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尖锐矛盾和问题。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实质就是制造业这个供给侧最主要方面之一出了严重问题。因而化解矛盾的对症之方就是推进制造业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从现实情形来说,中国制造存在的一些颇为尴尬的现实,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的重大根源。这里既有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的尴尬,又有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发育不良和功能消费、品牌消费渐成潮流间的尴尬,更有产品严重过剩、大量滞销和消费转移到海外爆买之冰火并存的尴尬。凡此种种尴尬,正是消费者对我们的制造业及其制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投出的否定票。补救之法十分明确,那就是推进制造业结构性改革优化。理论的呼唤、现实的需要,都彻底地昭示出这样一条基本结论,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首个试点示范,宁波必须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地肩负起推进制造业结构性改革之重任,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试点示范总路线,开启中国制造打赢一场漂亮翻身战的破冰征程。

在切实推进宁波制造业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既要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又须努力把握先进制造新趋势,重点打造“3511”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引领产业的培育发展,加快推动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和清洁能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宁波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融资租赁、人力资源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即从促进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等多方面,切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典型示范性成效。

推动战略二:以企业主体强化为主干线

作为试点示范市,宁波殊为重要的就是要有的放矢地找准试点示范的主干线,即明确能够最具体、最直接、最广泛地支撑引领试点示范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主轴力量与主攻尖兵。什么是能担此主干线重任的“关键先生”呢?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企业。

无论是从作为构成经济这一社会有机体的最广泛细胞角度讲,还是从作为市场最基础最活跃的微观主体角度讲,企业都当之无愧地能够担当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繁荣景气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从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的试点示范角度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是做好试点示范工作的前提与基石。企业强则国家强。世界500强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实力兴衰变迁的晴雨表。这也意味着,宁波的试点示范如果不把企业放在最根本、最基础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落地;如果不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激发企业活力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中国制造2025”将劳而无功、寂寥无声;如果不把促进企业最大程度、最高效益地做大做强摆在主攻方向的位置,“中国制造2025”将难以突破和成功。

世界企业发展史表明,企业的成功,一靠企业家精神,二靠市场竞争激励,三靠制度生态良好。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看,至少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一大主要原因,那就是企业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宁波试点示范必须把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及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拿出点动作,做出点探索,获得点成效。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以简政放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商事制度,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营造有利于宁波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做精的良好氛围,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打造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真正让宁波企业有强大的获得感与自信心。

推动战略三:以技术复合创新为动力线

作为一项创新战略,至为关键的是明确试点示范所要最大激发并最大倚重的动力线,即切实激发形成推动“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示范工作能够始终走在前列、真正取得实绩、最终实现突破的动力源泉与驱动力量。那么,何以培育新动能与激发新动力呢?唯有创新。

中国制造作为中国经济的最重要构成与最典型代表,无疑是新旧发展路径转换及形成过程中的最深刻的体会者和最集中的反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动能、优动力,一句话打造出新的动力线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示范所必须倾情关注的关键一环与全力修炼的关键一招。

提升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与水平,必须按照转变方式、破解难题、增强动力、厚植优势的目标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快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等高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宁波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制订技术创新路线图,前瞻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新型磁性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专项。着力建设科技大市场,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把创新贯穿到宁波制造的全环节,把研发成果应用到产品服务中,切实提高宁波制造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推动战略四:以绿色发展全面渗透为生命线

确立起适用于全方位领域、全环节过程的生命线,即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秉持并坚守的核心理念价值、先进方法手段与关键能力积累,是宁波作为试点示范市必须考虑的课题。是什么样的道路与抉择能够引领这样生生不息的美好图景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绿色发展。

绿色代表生机、绿色象征生命,绿色发展路子,将不断引领人类发展阔步于康庄大道。从保护生态环境到资源环境友好,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在人与自然的认识实践上,时至今日,如果继续泛泛而论“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示范的绿色发展,势必难以触及问题的更深层面,难以把思想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开拓。宁波试点示范唯有把绿色发展全面渗透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各个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地渗透到制造理念、方式、工艺、产品和消费等各环节,宁波试点示范的绿色发展探索才具有更巨大的效益、更宝贵的经验和更旺盛的生机。

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渗透到宁波制造的方方面面,就要全面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推进园区、企业对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推动宁波制造业加快绿色改造升级。根据能源利用、污染排放与生产工艺等因素制订宁波全市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重点企业名单,编制化工、铸造、化纤和电镀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清洁生产高效推行模式,推动生产过程绿色清洁化。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深入推进石化、钢铁和造纸等长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提高宁波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与循环的宁波绿色制造体系。

推动战略五:以制度成果丰硕为风景线

切实创造出一批在全国范围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意义与价值的做法经验与先行成果,是宁波作为试点示范市的应有之义。那么,通过什么构建起试点示范的系列化成果风景线呢?非制度供给莫属。

众所周知,所谓试点示范,如果说试点是手段,那么示范才是目的。一番试点下来,最终拿什么示范带动全国、靠什么服务引领全国,则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关注点,也是检验试点成效最简便直观的试金石。根本的,还是必须依靠创造丰硕的制度成果来实现试点示范的题中本义。唯有通过强化制度供给,才能达到试点示范全国这一主旨,这是由制度所具有的根本性、稳定性、规范性与长远性等本质属性所决定了的。“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说到底,“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示范就是要以制度成果丰硕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创造并构建起真正属于宁波这个排头兵与先行者的系统化、制度性的为全国认可欣赏的试点成果风景线。

聚焦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促进宁波试点示范各项工作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不二法门。探索制定《宁波市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和《宁波市先进制造业促进办法》,统筹资源,打破部门地区之间工作壁垒,形成试点建设合力。探索创新多元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优化市场化运作的财政资金,打造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启动运行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积极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推进外管改革试点,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大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展土地弹性出让制度,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实施要素供给差别价格制度。深入实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促进企业减负增效。从而既探索建立与开展试点示范要求相匹配的配套制度及政策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又及时总结评估试点实施效果,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F40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1.014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宁波试点
一图读懂宁波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