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生态底线 建设生态宜居海南

2017-11-22务乙沣

今日海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宜居海南生态

文|务乙沣

坚持生态底线 建设生态宜居海南

文|务乙沣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提出了“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的海南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原原本本学习领会中,笔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感受颇深,现结合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海南实际,谈三点体会和认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明确告诉世人,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走“先发展后治理”“只要GDP,无视环境承载力”的老路。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国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在我国显现,诸如北方雾霾和沙尘暴、松花江水污染、云南曲靖铬污染、湖南郴州血铅事件等,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区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生态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比如,作为国家首个生态县的安吉县曾经是浙江省20个贫困县之一,这些年通过经营环境,走出了“生态资源化”的新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安吉县的美丽蜕变给予我们启示: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地区之间的角力,已经从拼资金、拼土地、拼政策演化为比环境、比规划、比潜力。生态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承载力。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海南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在保护好优良生态环境的同时,海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4044.5亿元,5年间迈上两个千亿台阶,年均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7.5亿元,实现五年翻番,年均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实现五年翻番,年均增长21.5%;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产业加快增长,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4.7%;2016年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新增注册资本5968.77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9倍和4.7倍,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保护好生态环境,怎么做都不为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14亿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为此,海南要切实发挥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全国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努力实现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但是,岛屿生态环境又极其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早在1999年,海南就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多年来,海南始终秉持“保护生态环境,怎么做都不为过”的原则。任何项目、产业进入,都要仔细、认真地算好生态这笔账。

正是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加强生态保护,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过去五年,海南开展全岛海岸带专项整治,收回岸线土地8765亩;重拳整治违法建筑,拆违2307万平方米;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双下降,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连续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累计造林174.1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1%;建成并投入使用了31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和19个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和94%以上;加强对土地、林地、湿地、海域、岛礁、水库等集中规范管理,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空气优良率保持99%以上,等等。这些都让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让海南成为世人向往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建设生态宜居海南,要坚持生态底线思维

“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闯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要在过去工作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建设美丽海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海南人民的共同期盼。对此,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海南生态文明建设要领跑全国,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以上,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美丽海南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

建设生态宜居海南,海南要始终坚持生态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持之以恒抓好绿化宝岛、节能减排、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工程,下大力气“增绿”“护蓝”,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是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城镇修补,推进绿化宝岛和湿地、热带雨林、海岸带及岛礁保护等生态工程。发挥“多规合一”引领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绝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项目,将全省90%工业聚集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等省重点园区内,建立健全园区污染处理设施和环境监控措施。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垃圾分类,集中力量解决城镇内河(湖)黑臭水体、扬尘、机动车尾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二是注重在保护生态同时夯实发展基础,将生态经济概念引入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比如,在实施绿化宝岛活动中,大力推广种植酸枝和海南花梨等珍贵木种;比如,将生态元素有机融入海南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实施美丽乡村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再如,利用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观澜湖、海棠湾、棋子湾等一批度假区,使海南的自然风光与旅游业发展相得益彰,在保护好海南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三是制定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强化环保督察。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能力。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

四是培育构建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倡导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生态自觉。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加大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扶持发展低碳制造业,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塑造海南新形象,让海南人民共享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福祉。

(作者单位:省政府办公厅)

猜你喜欢

宜居海南生态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为打造“宜居漯河”贡献人大力量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海南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