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村庄变成大景区

2017-11-22高虹

今日海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村安吉农场

文|本刊记者 高虹

小村庄变成大景区

文|本刊记者 高虹

鲁家村“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让农田变农场、小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

“呜呜呜”——伴着清脆的汽笛声,“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满载着游客缓缓开动。窄窄的铁轨伸向远方,深深浅浅的绿,在阳光下更加诗意和耀眼。小火车从中穿行而过,串起了绿意浓浓的灵芝农场、竹园农场、桃花农场、蔬菜农场、石斛农场……

6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的鲁家村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如今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

无中生有,巧令小村提“颜值”

山如眉黛,湖似明镜,村舍齐整,宛若桃源……今年8月30日,记者随全国党刊2017年工作交流研讨会代表来到安吉参加基层“走转改”活动,第一站就是鲁家村。谁能想到,这里曾在安吉187个行政村环境卫生检查中倒数第一呢?

垃圾遍地、邻里不和、百姓没钱,村民大都外出打工,农田山林大多荒废。“全村16.7平方公里,在当时找不到一个垃圾箱,泥巴路,土坯房,简易厕所随意搭。”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回忆,2011年,新当选的鲁家村班子到任时,村账户仅有6000元,负债却高达150余万元。

当时,安吉县正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精品示范村,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村班子决定,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为抓手,破解鲁家村发展的困局。可是,没有古村落、没有名胜风景,没有名人故居,没有特色产业,一个贫困而普通的小村庄怎么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

朱仁斌是土生土长的鲁家村人,经商多年,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他认为,鲁家村发展起步晚,不能再走传统农村的点状发展、局部发展或者单一优势产业的路子,而要立足全局在建设上整村规划、产业上整村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是,村里请来专业公司对村庄、产业、环境提升等作了统一规划,鲁家村的每一步发展都必须按这张蓝图执行。

当年,鲁家村从13个自然村中选出鲁家溪中心村和大路桥、干山坞、安山坞等3个自然村作为首批创建村。根据预算,创建精品村需要1700万元资金。对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来说,钱从哪里来?

“我们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财富,必须好好利用起来。”正如朱仁斌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鲁家村最好的财富、最大的卖点:村里有一块1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他们在这块地上建了20间三层村民联建商住两用楼,通过出售出租回笼了300多万元;拍卖闲置多年的村小学用地收益186万元;村集体流转土地获得了60万元;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补助金和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共计六七百万元。他们还在村里办公场所的原址上建了一幢新楼,用作村委办公及店面出租。

很快,鲁家村修建了办公楼、篮球场,铺了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建起了化粪池和污水处理池,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4个自然村都通过了安吉县精品村严格的考核,而其他9个自然村也纷纷要求创建精品村。2015年,鲁家村实现了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目标。

家庭农场,绿水青山留住最美乡愁

低矮的塑料大棚下,25000株铁皮石斛贪婪地吸吮着阳光。李国香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较大的石斛剪下放在小篮子里。家庭农场,这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词,如今在鲁家村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并且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村里组队到台湾、杭州等地考察后,决定把家庭农场培育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建设18个家庭农场,形成家庭农场聚集区,以家庭农场为龙头带动休闲观光业发展,支撑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七山一水两分田”。鲁家村有近10000亩的低丘缓坡、8000亩毛竹林,还有一些从事野猪、山羊养殖和茶叶、铁皮石斛种植的小型农场,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2015年1月,鲁家村启动招商工作,家庭农场的美好愿景吸引了众多投资商,仅1年零3个月就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通过市场化运作,鲁家村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每天来这里考察的投资者络绎不绝。截至目前,鲁家村已吸引到社会资本15亿元,如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4亿元的花海世界、上海颐久药业投资2亿元的中药农场、爱伦巴巴房车文化俱乐部投资1亿元的房车营地等。

一个核心农场居于中心村,17家家庭农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四周,这就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家庭农场在建设中充分考虑鲁家村地势、气候等环境要素和农场主专业领域,实行差异化发展,每个农场规模在100亩至300亩之间。农场不准搭建围栏,不准建大型停车场,确保鲁家村形成一个大景区。朱仁斌告诉记者,除农产品外,家庭农场还拓展了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其中葫芦农场、红山楂农场、万竹农场、葡萄农场等农场建起了木屋吊脚楼,野猪农场、蔬菜农场发展土灶,桃花农场经营私厨和复古风格民宿……

尤其2015年,村里建起了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绕村铁轨,观光小火车串连起18个家庭农场,成为鲁家村旅游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成批的都市客恋上鲁家的山水、美食和农居,在他们眼中,美丽的田园梦想——不仅仅是种田、种景,更是种乡愁、种理念、种生活的态度。

“3+”模式,实现农村、农场、农民共富

投资集聚、项目落地,并没有让村“两委”沾沾自喜:“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致富,农民收入怎么增加?”

朱仁斌介绍,“我们采取的是‘公司+村+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村里引入第三方经营平台成立旅游公司,村里占股49%,公司占股51%。具体言之,就是村统筹土地资源招引农场主入驻,公司投资公共设施负责具体运营,农场主自主建设不得偏离总体规划要求。”

2014年,鲁家村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原村经济合作社转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自动转为股东。

2015年1月,鲁家村引入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

2016年,鲁家村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

目前,鲁家村民收入主要有四大块:土地流转的租金、旅游区提供的就业薪酬、村集体分红以及村民自主经营收入,真正实现了“农村、农场、农民共富”的梦想。6年时间,村集体资产从2011年的不足30万元跃升至近1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提升至2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5万元增至3.28万元。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生活。”村民徐美菊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她和丈夫在村里打短工,一年收入近2万元;家里十几亩林地和茶山,每年收入三四万元;家里1.2亩农田被政府征用,每月有1500元的养老金。而作为鲁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民”,未来她还会有股份分红。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里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和木艺文化展示中心。据悉,今年10月4A级村域景区开园后,预计一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将至少创收600万元。

“环境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鲁家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

“远也好看,近也好看;红也好看,绿也好看;生也好吃,熟也好吃。”鲁家村民一句朴实的顺口溜,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动人风景……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yq@163.com

猜你喜欢

家村安吉农场
农场假期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快乐农场
小丑拉绳
农场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看到了什么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