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成脱贫“领头羊”

2017-11-22韦倩

当代贵州 2017年46期
关键词:领头羊厨子收益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合作社成脱贫“领头羊”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11月,收获的季节。记者走进盘州市保基乡厨子寨村,只见村民正在晾晒自己丰收的小黑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黑稻米是一种绿色、有机、原生态大米,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厨子寨村利用“三变”改革发展起来的脱贫攻坚产业“领头羊”,不少村民靠它脱了贫。

“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听着很实,说到我们农民心坎上了。党的好政策给带来了不少实惠。现在我们用土地入股村合作社,集体发展小黑稻,收入有了保障,都干劲儿十足。”村民张富春笑得合不拢嘴。

为有效地把分散的人力、土地、资金聚集起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保基乡按照“一村一社、一户一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覆盖多数、带动全村、政策叠加、资源聚集”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了7个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农户用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

“根据产业项目发展实际,我们按兜底扶贫、市场化激励和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对入股农户分阶段进行收益分配。”保基乡冷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江庆华说,在产业项目未产生效益或收益不足时,由项目公司兜底土地保底分成,按照荒地每年300元/亩、旱地每年400元/亩、水田每年500元/亩的价格优先保障入股农民保底分红。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三变”改革为引领,将发展产业作为撬动脱贫攻坚的有效杠杆,保基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目前,全乡有1.8万亩茶叶、4024亩核桃、2100亩刺梨、2940亩小季作物(蚕豆、油菜)、1100亩向日葵等特色产业,复垦种植本地红米600亩、小黑稻230亩、乌洋芋220亩等有机生态特色农作物。并按照“种养循环、长短结合”的原则,发展林下牧草400亩、林下本土乌骨鸡养殖场2个、努比亚山羊养殖点3个,实现了贫困户短期增收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

决心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保基乡从上到下齐心奋斗。图为乡干部和村民一起垦地种茶叶。(盘州市保基乡党政办供图)

在产业项目资金保障方面,保基乡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户股金。截至目前,已整合投入财政资金2629万元。

同时,当地还积极与产业项目公司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起“保底分成+务工收益+经营收益+股权收益”的利益联接机制,极大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合作社和我们签订了入股协议,给我们发放股权证,制作了分红单,每年都发放保底分红。现在还有务工费和利润分红,比起单纯种庄稼收入翻了好几倍。”厨子寨村村民王升迅说。

数据显示,当前保基乡已累计发放土地入股保底分红784.68万元,覆盖农户3752户12387人;发放种植劳务费312万元,带动务工10540人次,每人次平均增收297元。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时代对脱贫攻坚的要求,量体裁衣谋发展,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坚决啃下脱贫困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争。”保基乡党委书记李金平如是说。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猜你喜欢

领头羊厨子收益
“领头羊”(环球360°)
铁厨子
铁厨子
铁厨子
铁厨子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