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定四破”解民忧

2017-11-22周静任廷会

当代贵州 2017年46期
关键词:搬迁户易地劳动力

文_周静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四定四破”解民忧

文_周静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过了大半辈子,还真没想到能搬新家,有漂亮的房子,我儿子也娶上媳妇啦。”88岁的张词富老人满怀感激。

张词富是江口县桐木湾村民,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家境贫寒,儿子张应皇快40岁了还过着单身生活,老两口甚是着急。直到2016年江口县第一批移民搬迁工程启动,张词富家搬进新居,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改善。

在周屯移民安置点,张应皇找到一份做木工的工作,不到半年就娶到了妻子。“我家开了小卖部,妻子负责打理,我父母终于放心了。”张应皇说,现在已经从农民变成工人,他有信心从贫穷走向逐步富裕。

站在张词富家窗前,记者看到的是四面青山环抱,河中溪流潺潺,一幢幢两层洋楼错落有致地掩映在丹桂、香樟林中,房前屋后满田满坝的瓜果林,老人们悠闲地剥玉米,孩子们快乐地追逐嬉戏……一片喜庆、祥和。一个人、一家子、一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江口县惠民、利民的移民搬迁工程。

自2016年以来,江口县精准聚焦扶贫难题,积极探索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四定四破”法,有效破解了“怎么搬”“搬出来后怎么办”两大难题。

以就业岗位“定”搬迁,破生活保障难题。江口县坚持先摸清岗位底数,根据街道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就业资源优势,精准识别出技术、管理等现有就业岗位类型及数量,再确定搬迁人数,按每户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标准,综合区域、产业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易地扶贫搬迁人数。

以群众意愿“定”搬迁地点,破“穷窝难挪”问题。江口县坚持群众自愿、思想引导、绝不强迫的原则,注重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为帮助贫困户顺利“挪穷窝”,江口县按照“保基本”和不让贫困群众负债的要求,合理规划设计安置房户型,认真执行易地扶贫搬迁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

以户籍人口“定”搬迁面积,破大小不均问题。移民安置区根据搬迁户家庭情况,以户籍人口多少决定户型面积,切实做到住房有效供给与搬迁人口精准对接相统一。

以家庭实情“定”脱贫措施,破腰包难鼓问题。江口县制定了“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腰包难鼓”问题。

产业发展带脱贫。对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的“三缺”搬迁户,通过引进种植企业到搬迁点周边发展特色果蔬产业,引导搬迁户参与产业发展,制定了一户人均一亩的果蔬种植带动计划。

江口县周屯易地移民安置点。(罗军华 / 摄)

入股分红助脱贫。搬迁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有土地的“三缺一有”家庭,以“精扶贷”资金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村级组织”模式发展红心猕猴桃、紫秋葡萄等产业。

推荐就业保脱贫。搬迁户有技术、有劳动力的“两有”家庭,安置点统筹协调就业岗位,推荐搬迁户就近择业,并进行岗前培训。

鼓励创业促脱贫。针对搬迁户有资金、有技术、有劳动力的“三有”家庭,依托农业园区,着力打造特色风情乡村旅游,推荐搬迁户建起乡村客栈、采摘篱园等形式,做活搬迁点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 / 付松)

猜你喜欢

搬迁户易地劳动力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