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情感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和探讨
2017-11-21于树林
于树林
【摘要】 经过多年的教改洗礼,高中数学的教学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依然有一些教学问题有待解决。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数学课堂成为了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主要阵地。情感教育也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实践中,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却很难得到提升,虽有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和实践,但收效甚微。为改善和解决这一教学困境,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概念特征、实践原则等理论,力图提高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丰富情感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观念。
【关键词】 学科教育 情感教学 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0-157-01
1.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情感教育理论等的指导引发学生的正面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受到数学情感的感染,加深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情感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学习兴趣、创造能力、成功体验和美学特性。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以上情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造思维。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对自身数学能力有正确的评价,为今后开展数学活动打下基础。数学学科的内容广袤而深邃,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挖掘理论、概念知识中具有的美学特征,增强对数学的认识。
2.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原则
情感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当采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产生情感上的变化,而非通过说教、批评等方式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情感灌输。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信任,让学生乐于主动配合教学活动。同时,还要结合高中数学的基本特性,利用情感教育将乏味的理念教学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概念知识背后蕴含的情感故事,理解数学符号背后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来看待数学学科,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减轻、消除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排斥心理,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3. 高中数学情感教育的手段
3.1用情感带动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正面情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性格和思想,让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进而主动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丰富和改变内心世界。传统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枯燥乏味,且内容复杂,多抽象知识,导致很多学生将其视为升学路上的大山,对数学学科持消极情绪。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用情感进行情境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乘车方案”的情境,导入对排列组合知识的学习。创设“快递寄件收费”的情境,导入对分段函数的概念学习。还可以结合各种与数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对于提高生活效率、优化生活方式等的作用,如支付宝余额和日收益的关系探讨、水电费缴纳的数学依据、植树造林的环节资金需求等。在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服务作用后,更容易对数学产生情感上的理解和赞同。
3.2用情感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实践
利用概念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情感因素,设计更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帮助学生主动思索和实践。例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走读的学生会将自行车停在车棚里,自行车通常间距都较小。再创设情境:如果有一个同学不慎将自行车碰倒,其余的自行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常会回答“自行车会依次碰倒”。然后教师再导入学习内容:数学家就是依靠类似的事例,提出了数学归纳法。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就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3.3用情感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情感教育并没有教学模板,不能通过照本宣科达到教学目的,需要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因材施教,融合自己的教学热情,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动自发展开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内心情感,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积累一定的文化修养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与学生达成有效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学生在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下,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注,进而为达到教师要求而不断努力。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合作、让学生纠错等方式,与学生站在同一条线上,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知识时,在进行了基础的理论教学后,教师可以先设计题目再自行解答:“什么样的三角形中存在sin2B=sin2C的关系?由已知条件得出2B=2C——B=C,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询问学生自己的解答是否存在错误。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积极讨论查找老师的错误,后根据诱导公式得出“2B=π-2C,还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课堂氛围自然能够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取得进步和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李敏.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5,8(10)16:47.
[2]王俊丽.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5,03:14.
[3]李卉.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學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5,04:26-27.
[4]刘延昌.情感教育的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4,11(13)21: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