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经济的音乐社会经济功能研究
2017-11-21刘佳
刘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音乐行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音乐与市场经济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事实上市场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发展,而音乐反过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通过从简单说明音乐和社会经济之间内在关联入手,着重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音乐所表现出的社会经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市场经济;音乐;社会经济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2-0182-02
当前市面上存在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主要以无偿和有偿两种服务形式存在。无偿服务下的音乐作品,无论是社会还是大众在传播与接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均不会出现交换行为,所有的音乐作品将免费提供给社会和公众。而有偿服务下的音乐作品则带有了交换的价值和商品的属性,公众需要通过购买等行为获取此类音乐商品并完成音乐作品的传播等活动。而这也体现出音乐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说明社会经济需要音乐,音乐也需要社会经济作为支撑和发展原动力。
一、音乐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是音乐
在社会经济之下出现的音乐已经不仅仅带有音乐的特性,其同时还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商品,而社会正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力求能够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经济效用[1]。在当前的音乐市场当中,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自由买卖和交换的产品,对资本发展和推动音乐以及表演事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方面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于音乐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音乐人也可以专注于此,继续加大对音乐的投资和发展力度。虽然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音乐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从现实层面上来说,音乐和社会经济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彼此相辅相成、不容分割,譬如说,现如今开展的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等等,说明音乐反过来也为社会经济的全速发展发挥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将社会经济与音乐艺术进行有机联系,将物质生产和音乐活动视作一个整体,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正确认识音乐艺术同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关联。通常情况下,音乐艺术活动需要分别经过创作、作品和欣赏这三个过程,而社会经济在生产物质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经历三个过程,分别为生产、产品以及消费。但在音乐艺术活动中的欣赏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作品在欣赏消费的过程中不仅没有逐渐消失,其自身价值反而得到了不断增加。
(二)音乐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
原本归属于普通生产劳动活动的音乐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独立出来,在某一段时间当中专业用于对人类精神世界和自由理想世界的集中表达。这也使得音乐艺术完全区别于满足人类的基本物质需要和注重实用性的社会经济活动,但这种“体脑分离”形式的出现,也使得音乐艺术站在了和社会经济相对立的一面[2]。
纵观音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历经坎坷的生产活动保持一致。有相关研究人员指出,音乐艺术除了在愉悦精神的领域中展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之外,还在商业领域以及其他众多领域当中表现出了自身的重要特性。譬如,当前在许多快餐店当中会播放快节奏的歌曲,用于加快人们的进餐速度,缩短客人的等待时间。而在许多购物商城当中会在顾客购物时播放节奏舒缓、旋律动听的音乐,人们在聆听此类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从而大大激发顾客的消费和购物欲望。而在影视剧以及广告、宣传片当中也需要配合相适宜的背景音乐用于更好地传达感情、渲染气氛或是展示商品。不仅如此,音乐也开始运用在了工业制造和农业等领域当中。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为哺乳期的奶牛播放曲调悠扬的音乐,其产奶量要比普通哺乳期奶牛高出大约2%;而如果在蔬菜大棚当中在蔬菜的生长期定期播放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同样也有助于蔬菜产量的提升。
二、基于市场经济下的音乐社会经济功能
(一)音乐商品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代音乐无须像主流音乐那般,要采取带有强制性的政治途径将音乐作品传递至观众处;同时,现代音乐也无须像严肃音乐那般,要通过严谨、严肃的学术途径,且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将音乐作品传递给观众。市场经济下的音乐作为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商品,通过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受众者可以直接接触到大批量的音乐作品。而无论大众在接受或是参与音乐产品及音乐文化活动,均归属在市场行为的范畴当中,大众需要为其市场行为或是消费行为进行经济支付。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现代音乐除了具备较高的审美特性之外,还需要重视将自身的功能价值发挥至最大。在商业领域当中,音乐艺术也由此产生了较高的投资价值。但从商品属性的角度出发,音乐作品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其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音乐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归属于审美意识形态范畴,直接受到審美规律等影响,但音乐产品的使用和交换价值则需要在音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等环节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音乐文化具有“二重性”[3]。相比于其他类型,如政治音乐、严肃音乐等,现代流行音乐在市场经济下,商品属性要明显高于其非商品属性,譬如,大量成产和售卖的音乐专辑等便是对其最好的证明。
(二)音乐经济活动与音乐商品
在音乐活动当中出现带有经济性的活动就是音乐经济活动,音乐经济活动虽然核心本质为音乐文化,但其产生的一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均带有明显的商务色彩,而生产和分配、存储音乐商品等均属于音乐经济活动。前文提及,音乐是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的重要一种,归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此音乐商品内容明确,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真实的社会生活可以在生动的音乐形象当中得到全方位的展现。而随着时代和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对音乐产品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从音乐商品的结构、销售范围等方式入手,如果从其应用范围的角度出发对音乐产品进行分类,则可以将现阶段出现的音乐产品分为流行型、冻结型、隐伏型、媒体型等不同种类的音乐产品。其中,流动型的音乐商品是一种有偿服务形式之下的音乐产品或是演奏表演活动,其所有的活动行为和活动内容均需要牢牢围绕音乐唱奏生产行为多次性原则。当前带有营业性质的音乐表演或是收费的接头音乐表演等均属于流动型音乐商品[4]。而冻结型音乐商品顾名思义就是被固化和“冻结”了的音乐商品,即在商店、文化市场当中明码标价的各种音像商品,如CD、唱片、录音带等等。隐伏型音乐商品大多指的是带有隐伏性的音乐音响,如音乐手稿等以及部分印刷音乐商品。而媒体型音乐商品指的就是需要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传播和欣赏的音乐商品,包括电视上播出的音乐晚会、穿插在影视剧当中的音乐作品等等。endprint
(三)现代音乐文化影响社会资本
虽然在市场经济之下的现代音乐不再是完全纯粹的音乐,其或多或少地带有了商品属性和“金钱气息”,甚至出现了大量为迎合市场需要而出现的“口水歌”,但社会资本在影响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其也对社会资本的重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社会资本需要历经各种复杂的流程和环节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社会资本的出现使得部分人从中获利,但也有一部分人因此而利益受损。譬如,被迫融入流行元素而变得不伦不类的民歌和民乐等,其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人们在对其进行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也慢慢完成了对社会文化标准的重新解读和构建,而这也使得部分“怀旧主义者”的感情因此而遭到破坏。当前在大众中流行的现代音乐,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具有欣赏性的音乐形式,其已经转变为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文化活动,需要演奏者、听众以及其他各方人士的共同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均体现在现代音乐当中。
在此类现代音乐文化中,表演者更多的是站在主观自我的立场上,对个人生活或是社会生活、内心世界进行真实反映,其通过利用现代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宣泄出内心的情绪情感,这与传统的、完全用于供人欣赏的古典音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类现代音乐文化更为直接,音乐艺术活动也不再是表演者一个人的舞台,广大听众和受众者也需要参与其中,否则音乐艺术活动将不再完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类音乐活动已经慢慢演变为带有强烈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活动,音乐艺术活动的内容在更多地向非主流靠拢。现代音乐文化活动也开始展现出了自身的媒介属性,其更像是一种带有形式美学特征的音乐事件。以往人们接受音乐的方式和对音乐的认知被彻底颠覆,社会资本也因此而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这也在文化层面上产生一种矛盾冲突之美。在这种情形下,這类音乐活动成为一种媒介或载体,从而也就构成了具有形式美学特征的音乐事件。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思维对音乐的接受方式,很大程度上也超越了传统美学的范畴,冲击和侵蚀了原有的社会资本,形成了文化上的矛盾和冲突。
结语
总之,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便有了音乐,它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当中的一大重要分支,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音乐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音乐产品的数量、种类以及传播范围等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现实中的社会经济生活和音乐早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客观的、无法依靠人类意志实现转移的存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