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导演工作中的二度创作

2017-11-21孙博

戏剧之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事件矛盾冲突

孙博

【摘 要】“二度创作”就是在已有的文本创作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再创作的过程。作为导演的二度创作工作的核心就是把戏剧从文学形式上升到舞台形式。而这种从平面的想象艺术到立体的感官艺术的独特飞跃形式无疑也是来源于戏剧在艺术范畴中的独特之处。作为导演你在创作的时候,不仅要想到内容,而且要想到如何表现内容,想到它的舞台面貌以及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直观印象,否则就有可能陷入被动。

【关键词】事件;矛盾;冲突;融合;一戏一格

中图分类号:J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0-0031-02

导演作为戏剧艺术的诠释者和总指挥,是戏剧创作的灵魂。假如导演有了剧本,那么怎么把它呈现在舞台上呢?这就是导演的“二度创作”。近年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形式变更十分频繁而迅速,人们已经作出了种种尝试,有些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则给人不伦不类的拼凑感。面对这种情形,任何一位导演都不免产生疑惑,在二度创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一、关注理论

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公元五世纪的古希腊,经历了中世纪戏剧、古典主义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直到至今还不完全成熟的后现实主义戏剧。它之所以能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就是因为这动人心魄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但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戏剧家,而且还在不断的戏剧实践与戏剧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使得戏剧的本质和戏剧的特质逐渐浮出了水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论,我们又要用这理论去指导实践的再完善,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这理论逐渐从《汉堡剧评》《莎士比亚戏剧集》《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走出来,并逐渐转化为每一位戏剧工作者心中无形的戏剧潜规则和艺术鉴赏力的审判标准的时候,导演就完成了对于剧本的第一步分析,同时这些理论也就成了导演创作与再创作的前提和动力。

二、关注矛盾

诗有诗情,画有画意,而戏就要有戏剧性。英国戏剧理论批评家威廉-阿契尔和美国哈佛大学戏剧教授贝克都认为,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就是戏剧性。但为什么观众会发生兴趣,什么东西能抓住观众呢?最根本的答案就是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在事件和人物性格的背后潜伏着、活动着,就不可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干脆利落的细节、紧张兴奋的剧情,也不会产生任何戏剧的突转、行动和合乎情理的戏剧情节。所以,戏剧要真正的感染观众,必须有强烈的矛盾冲突。

舞台上的矛盾冲突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经过了剧作家艺术处理了的,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矛盾。无论是《赵氏孤儿》《于无声处》《奥赛罗》,还是《玩偶之家》,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创作出来的。但很多导演在构思作品的时候,常常只会想到很浅显的人物矛盾和动作冲突,这也使得作品常出现人物脸谱化、情节不合理的问题。

其实,矛盾有三种形式,即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环境的矛盾、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形态也分三种,即意志冲突、性格冲突、行动冲突。如果更多、更好地运用这些矛盾冲突形式,作品将更具感染力,深刻性。

三、关注人物

任何有意义的艺术形式总是把人物放在第一位,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它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戏剧家曹禺先生写作话剧《雷雨》只用了半年时间,但在动笔之前却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来分析和整理人物。他在看完《丹心谱》后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是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画人物这个问题。”至此,人物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也就显露出来。尤其是在较大场面、较多人物的作品当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显得至关重要。

四、关注主题

主题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问题,就现实主义题材来讲,主题应该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反映社会当中的优点和问题。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导演在分析剧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明确主题。明确主题,能指导素材取舍、明确主题,能明确素材的表现方向,能帮助确定戏剧风格。人是复杂的,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也完全可以有多种解读。而在戏剧中,我们只能表现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所以主题也显得至关重要。

五、关注现实意义

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戏剧大师。之所以说易普生伟大,是因为他把戏剧当作表现社会生活、讨论社会问题的手段,对社会制度及伦理道德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也就是我们说的戏剧的现实意义。作为导演,也都置身于生活和社会之中,要为生活和社会负责,用自己的思想,用强有力的真实去主宰时代,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并以普通的生活环境作为戏剧背景,戏剧环境越普通,越为观众熟悉,剧作就越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就越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观众在欣赏戏剧时,也是在目睹可能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件。导演应该把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搬上舞台,带给观众直接的启发和影响。

六、关注风格

风格是作品的标签、是成功的基石,不同的风格将存在于人物性格的把握、规定情境的认知、表演状态的指导,以及美术、音樂的确立等多个方面。而要确定风格先要确定体裁,只有搞懂了是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才能确定或写实或写意或象征或诗画的风格。风格一旦确定了,就像有了前进的方向、指路的明灯。比如说喜剧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夸张的、巧合的、误会的、错位的。悲剧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利用人物与性格和命运的极大反差,来取得观众的同情和怜悯。那么,不同的形式会有不同的动作处理,不同的判断处理,不同的交流处理,更重要的是调度的处理。

七、关注细节

“戏在于细”是提醒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当注意细节,让观众从细节处看出故事的起伏、人物的性格,等等。同样,舞台美术、音乐、服装、道具等都需要注意细节。比如笔者在排练话剧《敖包相会》的时候,反反复复听音乐的节奏,确定从哪一个音符起到哪一个音符落,最大程度指导演员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一个随处可得的音符、一个信手拈来的道具,都有可能是你塑造人物的关键。所以创造舞台形式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细节的存在。

八、关注创新

导演在面对一个将要指导的作品时,要对剧本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和认知,明确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意图,对待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对作品进行完善和改变。欧阳予倩先生曾经提出过“一戏一格”的说法,就是说,每一部戏在上演之前,都应当在经过导演的创造之后,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和神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简简单单走别人的老路,照搬照抄经典的模式。

笔者认为,这是对每一位导演甚至是每一位创作者提出的务实要求,也是对每一位观众负责任的要求。“一戏一格”并不是要求每一部戏都完全不同,而是要求每一部戏都应该有自己的创新,戏剧创新是要正视和面对的。

笔者把戏剧的二度创作比做一个喷磨打印机,分为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两大部分。那么,剧本工作就是输入,舞台工作就是输出。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台打印机的名字就叫“导演”。

参考文献:

[1]王文琦.从“戏剧导演”到“戏剧导师”[D].上海戏剧学院, 2010.

[2]肖旭.浅谈戏剧导演艺术[J].文艺评论,2014.

[3]马力.表演艺术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65.

[4]郎晨.浅析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意识[J].戏剧之家,2017.

[5]苏乐慈.导演的困惑[J].戏剧艺术,1993,(3):35-36.

猜你喜欢

事件矛盾冲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