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览”的词类标注问题与对策
——一项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的研究

2017-11-21赵念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家语委展览词类

赵念念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400031)

“展览”的词类标注问题与对策
——一项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的研究

赵念念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400031)

以“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和《汉英词典》(第3版)词类标注数据,对“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弄清“展览”一词的词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及汉英词典编纂提出合理的建议。

词典编撰;词类标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由于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和依据以及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原因,汉语词类标注是长期困扰学界的一个问题。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汉语及汉英词典中,汉语词类标注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自相矛盾或彼此矛盾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兼类问题的处理尤为棘手,极具争议性。

赵元任先生认为“当一个词时而属于一种词类,时而又属于另一种词类,这就出现了兼类。如果从这个词的角度看,它就是兼类词”[1]。王仁强明确指出,兼类言系统层面词库中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类范畴的现象,在词典中体现为兼类词[2-4]。兼类属于词的语法多功能现象。Chao,Coughlin和Robins都曾指出,英语等分析语中常用词兼类现象比较突出[1,5-6]。而朱德熙先生、沈家煊先生、陆俭明先生等都主张兼类要少的“简略原则”[7-9]。

由于汉语词典对汉英词典的编撰具有参考作用,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不准确或错误不仅会给词典使用者造成困扰,而且影响汉英词典的编撰。

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第 7 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简称《现规范》)(第 2版)和《汉英词典》(第 3版)词类标注数据,对“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出于权威性和对比性考虑,笔者选取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三部词典,即《现汉》(第 7版),《现规范》(第 2 版)和《汉英词典》(第 3 版),并在这三部词典中分别查询了“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情况。所选语料库为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1.2 理论基础

Croft,Croft&Van Lier指出,言语层面句法中词类的本质是指称、论述和修饰等命题言语行为构式功能[10-12]。鉴于此,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及其语言使用理论和常态与拓展理论,王仁强、陈和敏和Wang针对汉语等分析语提出了 “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3,13-15]。 该模型指出:“在社群语言系统层面词库中,概括词的词类判断应该基于语料库的使用模式调查为基础,以便发现其规约化的用法,从而有效区分其在社群语言系统层面词库中的词类归属和言语层面句法中的词类归属。”[4]

2 统计结果

2.1 基于三部词典的查询结果

如表 1 所示,在《现汉》(第 7 版)中,“展览”的词类标注为动词,但其配例却是名词的用法。在第三个配例中,“展览”显然是名词的用法,出现了配例中的词性与标注的词性不一致的情况。在《现规范》(第2版)中,“展览”的词类标注为动名兼类。在动词的用法中,配例却是“展览”的名词用法。在《汉英词典》(第 3版)中,“展览”的词类标注为动词,其配例却是名词的用法,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统计结果

表1 “展览”在三部词典中编纂处理对比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显示,“展览”一词的标注语料共有208条。其中的20条语料,每条语料中“展览”出现了2次;其中的2条语料,每条语料中“展览”出现了3次。因此,将“展览”一词的标注语料总数处理为232条。详情请见表2。

表2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对“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情况统计表

3 讨论

上节的统计结果表明,《现汉》(第7版)和《汉英词典》(第3版)将“展览”一词标为动词,而《现规范》(第2版)将其标为动名兼类。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将“展览”一词处理为名动兼类。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处理不当的情况。对于词类标注的标准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界就词类划分依据已经达成共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的类别,而意义只能作为参考。认知语法的最新研究也表明,最终的判断依据是语法功能。

1)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关于“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有待改善的地方

根据所查语料分析,发现该语料库中对“展览”一词的词类标注有些瑕疵。如:

58这次/r展览/v展出/v了/u二十九/m个/q省/n、/w市/n、/w自治区/n选送/v的/u青少年/j科技/n作品/n近/a三千/m件/n。/w

59这次/r展览/n表明/v,/w在/p实现/v四个现代化/i的/u新长征/n中/nd,/w广大/a青少年/j爱/v科学/n、/w学/v科学/n、/w 用/p科学/n,/w积极/a参加/v课外/nt科技/n活动/n,/w丰富/v了/u知识/n,/w增长/v了/u才干/n,/w科学/n的/u幼苗/n正在/d茁壮/a成长/v。#语料来源 [样本名称]:N/A;[作者]:N/A;[写作时间]:N/A;[出版时间]:1987-11-27;[书刊名称]:天津日报;[编著者]:N/A;[出版社]:天津日报社

190本市/n举办/v节电/v展览/n。

200成立/v青少年/j科技/n辅导员/n协会/n、/w科技/n爱好者/n协会/n,/w举办/v科技/n作品/n展览/v等/u。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规范》可知,上述样例中的“a”是形容词的标记代码,“c”是连词的标记代码,“d”是副词的标记代码,“j”是缩略语的标记代码,“m”是数词的标记代码,“n”是名词的标记代码,“nd”是方位名词的标记代码,“ni”指的是机构名,“nl”是处所名词的标记代码,“ns”是地名的标记代码,“nt”是时间名词的标记代码,“p”是介词的标记代码,“q”是量词的标记代码,“r”是代词的标记代码,“u”是助词的标记代码,“v”是动词的标记代码,“vd”是趋向动词的标记代码,“vl”是联系动词的标记代码,“w”指的是其他。

第58、59条语料是一个对照组,第190、200条语料是另外一个对照组。在第58、59条语料中,“展览”都处于主语的位置,且前面的修饰词都是“这次”,后面紧跟的词分别是“展出”“表明”,这两个词的词性都为动词。然而这两处语料中的“展览”的词类标注却不一样,第58条语料中的“展览”词类标注为动词,第59条语料中的“展览”词类标注为名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这两处语料中的展览词类标注应该一致,都应标为名词。第190条语料可以缩写为“本市举办展览”。

第200条语料的后半句同样可以缩写为“举办展览”。从缩写后的结果来看,在这两条语料中,“展览”前面都是“举办”这个动词。既然如此,这两处语料中的“展览”的词类标注应该是一样的,都应该标为名词。而语料库中这两条语料的标注情况却是不一样的,让人难以信服。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逻辑混乱。

在这232条语料中,对 “展览会”“展览厅”“展览馆”等类似的词的标注也不尽如人意。值得一提的是,《现汉》(第7版)将其视为专有名词。

4本/r年/nt四/m 月/nt初/n在/p校内/nl举行/v的/u手工艺/n展览/n)/w的/u经验/n,/w知道/v每/r一/m次/q展览会/n固然/c在/p一定/a的/u范围/n内/nd藉/v具体/a形象/n帮助/v大家/n明确/v了/u一部分/n观念/n,/w并/c介绍/v一点/mq知识/n,/w同时/c在/p此/r一定/a范围/n之外/nd,/w一般/a的/u方面/n,/w也/d起/v了/u有力/a的/u教育/v作用/n。

117这/r是/vl武功/n赫/a赫/a的/u大/a建筑/n,/w瞻望/v起来/vd令人/n顿生/v敬/v尊/v之/u感/n的/u陈列馆/n,/w红/a红/a的/u×/w章旗/n,/w在/p这/r巍然/a矗立/v的/u神社/n的/u屋顶/nl招展/v着/u…/w…/w而/c在/p这/r陈列馆/n内/nd,/w我们/r大/a中华民国/n的/u青天白日/i旗/n,/w却/d静/a静/a的/u躺/v着/u,/w 给/p观众/n作/v展览/v品/n。

127由/p荔湾区/ns文联/j、/w荔湾区文化馆/ni联合/v举办/v的/u群众/n书画/n作品/n展/n,/w于/p今天/nt上午/nt在/p荔湾文化艺术中心/ni展览/v厅/n开幕/v。

193由/p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ni主办/v的/u《/w上海市/ns书法/n展览/n》/w四月/nt十二/m日/nt在/p美术/n展览馆/n隆重/a开幕/v。

“展览会”“展览品”“展览厅”以及“展览馆”等都应该是构词的用法,词类标注应该统一。这里的“会”“品”“厅”和“馆”是词根“展览”加类词缀的用法。

2)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对语料重新标注的结果

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笔者将查到的232条语料进行了重新标注。重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语料库中“展览”一词的词类重新标注情况统计表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汉》(第 7 版)、《现规范》(第2版)、《汉英词典》(第3版)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展览”一词的词类应为动名兼类。对“展览”在汉语词典中的词类标注及配例做出如下修改:【展览】zhǎnlǎn ①动陈列出来供人观看:~时装|~文物。②名展出的活动;展出的物品:参观~|文物~|时装~|摄影~

对“展览”在汉英词典中的词类标注及配例做出如下修改:【展览】zhǎnlǎn ①动 exhibit:~文物 exhibit ancient relics②名 put on display;exhibition;show:工业~industrial exhibition/菊花~chrysanthemum show。

[1]CHAO YR.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2]王仁强.现代汉语兼类问题研究——兼评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J].外国语文,2013(1):12-20.

[3]王仁强.现代英语兼类现象研究——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为例 [J].外国语,2014(4).

[4]王仁强,周瑜.现代汉语兼类与词频的相关性研究——兼评“简略原则”的效度[J].外国语文,2015(2):61-69.

[5]COUGHLIN D A.Deriving part of speech probabilities from a machine-Readable Dictionary [A].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methods in natural processing [P].Ankara,Turkey,1996:37-44.

[6]ROBINS R H.Gener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ory survey[M].London:Longman,1989.

[7]朱德熙.语法讲义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沈家煊.汉语词类的主观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643-658.

[9]陆俭明.汉语词类的特点到底是什么?[J].汉语学报,2015(3):2-7.

[10]CROFT W.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1]GROFT W.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2]CROFT W&E.Van Lier.Language Universals without Universal Categories[J].Theoretical Linguistics,2012,38(1-2):57-72.

[13]王仁强.现代汉语词类体系效度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80-386.

[14]王仁强,陈和敏.基于语料库的动词与构式关系研究——以sneeze及物动词用法的规约化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9-31.

[15]WANG RQ.Two-levelwordclasscategorization in analytic languages[P].Processing of the 36th Annual Conference ofthe German Linguistic Society(March 5th-7th,2014).Marburg:University of Marburg,2014:345-347.

责任编辑 刘志明

Word Class Labeling and Solution of“Zhanlan”——A Study Based on the Two-Level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Model

ZHAO Niannia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This empirical study aims to figure out the word class of “zhanlan” and attempts to offer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to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wo-level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model.The data come from CN corpus,Modern Chinese Dictionaries (the 7th edition),Standard Dictionaries of Modern Chinese (the 2nd edition)and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the 3rd edition).

dictionary compilation;word class labeling;two-level word class;CN corpus

H314.2

A

1674-5787(2017)04-0098-04

10.13887/j.cnki.jccee.2017(4).25

2017-06-21

赵念念(1992—),湖北松滋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神经语言学。

猜你喜欢

国家语委展览词类
学者聚焦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2011
—2015年国家语委课题立项现状分析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