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指山市驻村第一书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7-11-21王亦晴

今日海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五指山最后一公里第一书记

文|本刊记者 王亦晴

图/王亦晴

“看!这些山兰酒、茶叶、鸭蛋

……都是我们村出产的!”日前,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村旅游咨询兼电子商务服务站,五指山市旅游商务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志苗兴奋地对本刊记者说,“这可是我们村里脱贫致富的宝贝呢!”

记者看到,这间十来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侧靠墙的货架上摆着村里出产的各种特产的样品,正对门的桌子上摆着四台办公电脑。王志苗告诉记者,这个服务站是今年6月在她的派出单位帮助下成立的。通过电商、微商,村里既可以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又能及时了解外界的动向,向村民传达有关政策,使得脱贫致富的门路更广了。

记者从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像王志苗这样的第一书记目前在五指山市共有49名,其中5名为第一批继续留任,包括9名中直、省直单位干部和40名市直单位干部,覆盖全市83%的行政村。第一书记们到村任职后,在组织部门牵头、各乡镇和选派单位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双争四帮”工作职责,团结村“两委”抓党建、抓民生、抓发展、抓稳定,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驻点村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抓党建、转观念,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这49个派驻第一书记的村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条件比较艰苦。”五指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伟珠告诉本刊记者,各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把抓好农村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重点围绕班子队伍建设等问题,结合实际,采取外出学习、引导教育等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极大开阔了村干部视野,激发他们干事创业激情,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据统计,各村第一书记到任后共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85次,考察学习累计711人次。

“我到村以后,首先开展的就是抓实党建工作。”省编办驻毛阳镇毛栈村第一书记杜经师向本刊记者讲述了他的“党建经”。毛栈村积极打造“双带型”村“两委”班子,建立起村“两委”每周工作例会制度,明确“村务不过夜”的工作要求,同时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村“两委”干部带头执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决策和监督;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作用,目前村“两委”中有3位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瓜菜、养猪增收,使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大增强。毛栈村还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融合,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党员笔记和出勤考核,对纪律不严的党员通报批评,确保学习任务落地生效。

“我们开展了‘党建、教育精准扶贫1+1’活动,发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党、团组织,一个党、团支部对应帮扶一名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党、团支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提供学习用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派驻畅好乡保国村第一书记吕能标说,保国村还组织党员干部、贫困户及致富带头人到三亚市中廖村、槟榔村学习参观,重点学习其基层党建、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另外,五指山市还组织开展普法活动,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截至目前,五指山市共组织开展普法教育170次,接受普法教育群众1万多人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22起,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

调资源、育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曲折蜿蜒的山路边,有一排具有黎族苗族风情特色的茅草屋造型的房子,这是水满乡毛脑村的旅游咨询中心。沿着村路往里走,可以看到芦苇掩映下的竹子搭起的凉亭,将要上演舞台剧给游客观看的小广场,还有可以眺望五指山的观景台……

省外事侨务办派驻水满乡毛脑村第一书记秦存平告诉记者,凭借临近五指山旅游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他与村“两委”干部决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邀请专家对该村毛纳村民小组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和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村、乡镇与市旅游局的沟通联系,推动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顺利进展,跟踪落实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

在秦存平的提议下,村里还支持致富带头人王大德和王进友分别成立了“五指山水满大叶茶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五指山毛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全村旅游资源、土地资源整合和产品销售。

记者了解到,五指山市派驻第一书记的49个村,大多数是整村推进贫困村和“空壳”村,经济基础薄弱,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脱贫攻坚工作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书记紧密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和村情实际,提高“产业化扶贫”战略思维能力,以创建产业、培育产业为推手,着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先后协调引进产业发展项目97个,引进产业发展资金1700多万元,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发展特色种植3100多亩,发展专业养殖户576户,帮助贫困户1473户脱贫。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五指山市纪委(监察局)驻毛道乡毛卓村第一书记丁尚贺说,他和毛卓村“两委”干部加强与挂钩帮扶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利用中国移动五指山分公司的3万元扶贫资金购买种兔兔苗,将20户贫困户纳入番丁种养专业合作社集体养兔,让贫困户获得分红。

“我在合作社一边打工,一边学技术。”该村贫困户邢世强告诉记者,这样每个月都可以拿到工资。他计划今后也在家里养兔,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日子总是有盼头的。”

第一书记们还发挥机关单位优势,广泛调动资源,为民办实事。据统计,第一书记协调、引进道路桥梁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5700多万元;协调、引进水利设施、群众饮水项目82个,帮助实施民房危房改造建设758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驻水满乡新村第一书记王江涛协调派出单位捐赠资金300万元,其中290万元用于新村扶贫项目建设,10万元用于五指山中学“雏凤”助学金项目。

勤学习、勇担当,切实履职尽责

“第一书记是联系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说,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五指山市委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及时下发有关通知并选派第一书记,先后印发了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请销假制度、经费报销补贴标准和保险购买等制度规定,明确了第一书记主要工作职责任务,对第一书记日常管理、考核奖惩、保障关怀等作了具体的要求,不断提高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规范化水平。

“驻村第一书记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褪去‘文件味’,多点‘泥土味’,切实当好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领路人、带头人和贴心人。”黎伟珠说。为了让第一书记能够尽快开展工作,五指山市注重第一书记能力素质全方位提升,重点加强涉农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帮助第一书记增强党性、熟悉最新惠农政策、掌握农村基层党建知识、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及脱贫攻坚工作业务知识等。2015年以来,五指山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021.91万元全面加强第一书记驻点村道路交通、水利渠道、饮水工程、挡土墙、生产生活等5大类32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驻点村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当第一书记以来,我变了,村里也变了。”谈起驻村工作的感受,王志苗笑着说,“我胆子变大了,以前没在农村生活、工作过,如今上得了山、下得了田,开得了摩托,驾得住车。脸皮也变厚了,以前听到领导大声说话都会觉得不安,现在为了村里的事,我可以厚着脸皮几次三番上门去要、去磨。我对‘三农’知识的了解,由空白变成半个专家。村里也发生明显变化,村委会的活动越来越多、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委会大门开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要勇于担当,勇挑重担,切实履职尽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宋少华表示,五指山市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今后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让十九大精神在基层更好地贯彻落实,在农村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五指山最后一公里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五指山旋律
五指山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小林的漫画
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