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转型与区域治理”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7年年会综述
2017-11-21张宇权王惟晋
张宇权 王惟晋
* 张宇权,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惟晋,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2017年11月25~26日,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联合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珠海举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世界秩序转型与区域治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世界秩序转型与中国外交”“全球化与区域治理”“‘一带一路’与区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与区域治理”四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一)世界秩序转型与中国外交。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世界秩序转型与中国外交发表了看法。关于世界秩序转型的主要观点是:当前原有的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国际体系的变化是不断建构的;中国应顺应形势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转型,提出中国方案。外交学院杨闯教授认为当前国际格局向着多种力量格局转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清华大学赵可金教授认为世界中心正在转移至东亚,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点并开始进行战略调整、设计强国外交战略。浙江大学朱天飙教授解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塑造了当下国际秩序,并认为未来全球化萎缩是必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武心波教授提出中日双方必须加强互信和战略合作,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关于中国外交大家认为,中国外交需要“两破两立”,破现有思想的束缚,破中国与世界的旧关系,立新的观念和新的规矩,而中国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大的创新。苏州大学钮菊生教授认为中国外交既要破除思想束缚、抵制外部势力的影响,也要将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结合,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不民主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国防大学唐永胜教授认为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和增强影响力,促其在统一后要对中国友好,不能出现美韩军队或者是日韩军队控制半岛的情况。同济大学夏立平教授强调中国新海权观应该突破海陆二元对立的范式,要海陆合和,权力依然是核心自变量,信息技术是海权的关键。中山大学黎相宜副教授建议中国在对待泰国国内政局变更时应保持中立,并且在泰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时应“重经济,轻政治”。国际关系学院赵晓春教授认为现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大的创新。南京大学洪邮生教授强调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长。大家认为,时代发生变化,学者的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同时,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应该两者并重。同济大学王存刚教授提出中国外交的研究面临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专家的理论优势与信息优势受到挑战,研究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中国外交研究要有微观和宏观的基础结合。中山大学博士后王惟晋介绍了质性编码技巧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胡文涛教授认为推特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传播工具是不可逆的事实,但要注意其背后的思潮涌动和意识形态变革。
(二)全球化与区域治理。学者们认为,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中国需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逆全球化。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认为,不能忽视今天世界上的逆全球化现象,但是不能悲观。四川外国语大学宋国华副教授认为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经环节,周期尚未完成。暨南大学张振江教授认为现阶段中国用“侨”的概念太重,学术界高谈利用侨民增进国家利益会有干政他国之嫌。对于如何实现区域治理,学者们认为,我国必须要对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外交学院高飞教授认为中国的成长与国际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对国际社会的关怀,中国是实现不了成长的,中国需要对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吉林大学刘雪莲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步意义在于实现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正外部性以及供给的可持续性。国际关系学院刘慧教授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公共经济政策、国家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出谋划策。暨南大学邱丹阳教授提出中国和巴西双方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积极推动澳门成为中巴经贸合作的桥梁。国防科技大学马建光教授认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无力充当主导者,美国的力量也日渐衰微,中东反恐依然任重道远。吉林大学刘清才教授建议中国应推动建立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和平机制,从而走出朝核困局和大国安全困境。
(三)“一带一路”与区域安全。四川大学罗中枢教授认为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就要巩固和维持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快“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发展战略的对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树春教授提出中国新安全观的主体、内容、手段应该多元,应该涉及国家、社会、个人多个层面。华侨大学黄日涵副教授以斯里兰卡、缅甸、巴勒斯坦的建设项目为案例,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大国博弈、政权变更和地方武装冲突风险。暨南大学曹云华教授认为东亚地区多个国家之间都互不信任,不愿中国在地区事务中扮演领导角色,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团结的东盟更符合中国利益。中山大学张宇权副教授认为东亚各国共同意识的内化程度和自我约束程度是形成东亚集体身份的关键。黑龙江大学教授杨勇认为主导权国错位和实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东亚一体化的推进。此外,学者们也认为中国也要处理好与地区大国之间的关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文化交流以凝聚信任和共识。南京大学郑先武教授建议中国要借助话语实力,将中国特色的总体安全观与国际接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黄昭宇研究员强调,安全是关系话语,一国对于他国只有客观上不构成威胁、主观上免于恐惧才是安全的;安全的基石是全面发展,没有发展的平衡性就没有安全,安全问题的处理需要采用发展的思路。吉林大学郭鸿炜博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最大的问题是跨文化冲突,中国需重视非政府组织构建的非强制性文化交流在化解冲突中的作用。中山大学王正副研究员认为大陆对台经济迫统是台海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国际关系学院罗英杰教授认为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非常激烈,有些中亚国家的问题会变得更尖锐。中山大学王帅副研究员认为东西德缓和时期的协商方式深入两德人民的内心,表明对抗和斗争无法持续,对当下的区域安全构建有示范性意义。
(四)非传统安全与区域治理。在非传统安全理论方面,中山大学魏志江教授认为欧美非传统安全理论有着较大缺陷,需要从中国文化视角考虑建构中国非传统安全的话语体系。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认为建构新型的国际关系,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说就是要构建新型的质量安全共同体。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中山大学黄云静副教授认为中越在双边层面的禁毒合作比多边层面的合作更有成效,但双方的理念和法律制度差异值得关注。在反恐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马勇教授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项目,有示范作用,对于恐怖主义对项目的威胁中巴双方不能掉以轻心。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青岛大学丁金光教授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很重视气候问题,在巴黎协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刘贞晔教授认为中国可通过“刺激反应”“制度诱导”“相对利益”“身份塑造”“利益内生”五种模式在气候问题上增进国家利益。在难民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蒲俜教授认为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理应积极参与难民问题的治理并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力量。在金融安全方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宋浩敏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融资困境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应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要为企业提供便利。在能源安全方面,武汉工程大学舒先林教授呼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命运共同体。上海外国语大学潜旭明副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