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

2017-11-20谭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1期

谭军

【摘要】目的 建立骨科创伤与术后下肢肿胀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拟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骨折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取接受中药桔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的5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P<0.05)。结论 中药桔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骨折术后下肢肿胀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骨折手术;下肢肿胀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

肢体肿胀是骨科创伤或骨折手术后的常见症状,下肢肿胀可能导致组织间筋膜室压力增高,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为防止上述相关并发症发生造成患者残疾,对于骨科创伤及骨折手术后下肢肿胀尽快消除缩短肿胀病程,下肢肿胀越轻越好。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18例采用桔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防治下肢肿胀防取得理想疗效,现就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骨折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4.3±2.8)岁。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3.8±3.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予以所有患者实施早期局部冷敷护理;将患肢抬高置于布朗氏架上,抬高高度以高于心脏水平面10~30度为宜。为患者提供早期关节、肌肉主动运动与功能运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先从简单的低强度动作开始,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与耐受性逐渐增加动作难度与练习强度[1]。同时每天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 ml,一天滴注一次,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药桔术四物汤与循环驱动仪联合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患者每天服用一剂。桔术四物汤主要起行气、止痛、通经、逐瘀作用,有助于改善下肢微循环。在此基础上辅助应用微循环驱动仪治疗,利用气袋内充入的气体对血管、肌肉产生的压迫,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治疗,每天滴注剂量视患者体质量而定,通常情况下静脉滴注剂量范围为0.1~0.4 mg/kg。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渗出作用,通过增加患者静脉张力进而改变静脉回流,促进肿胀吸收,散瘀。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情况,膝关节活动度作为疗效评价依据。显效:治疗后下肢肿胀完全消退,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处在0~110度,满足日常基本活动需要,但下蹲活动略微受限;有效:肿胀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处在0~90度,下蹲活动明显受限;无效:治疗后患肢肿胀未有明显改善,膝关节无法伸直,膝关节屈膝度不足90度,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计58例(98.3%),对照组达前述疗效等级的患者43例(72.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0.678,P<0.05)。见表1。

3 讨 论

软组织损伤后患肢局部所发生的反应性水肿是骨科创伤及骨折手术后常见症状,其因素包括:创伤局部内出血、血循环障碍、感染。主观肢体不适、麻木、活动受限是患肢肿胀患者普遍存在的癥状表现,部分患者或有皮温升高或降低表现,皮肤表面呈瘀紫色或张力性水泡出现,活动时可有剧痛。

我们利用肢体未发生缺血,患肢越高于心脏水平位置,肢体消肿效果越好这一原理,实施患肢抬高,使用布朗氏架抬高。将患肢抬高的高度定为高于心脏水平10~30度[2]。本文采用中药桔术四物汤与循环驱动仪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循环驱动仪通过加速血液回流降低患者血液黏滞度,促使组织通透性增加,对炎症介质致炎作用起到良好抑制作用,加速水肿吸收。除此之外,循环驱动仪在骨折创伤中应用克服了骨科创伤及术后应用传统七叶皂苷钠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替代七叶皂苷钠禁忌应用的患者。

采用中药桔术四物汤与循环驱动仪联合治疗,加速了肿胀消退,缩短了病程,减轻了下肢肿胀,进一步提高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效果,是骨科创伤及术后肿胀防治的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东凌,罗开富,聂正全,等.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5,24(78):4.

[2] 林志新.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的治疗[J].当代医学,2016,22(19):18-19.

[3] 钟广彬,丘均友,徐伟玲.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的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26-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