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2017-11-20陈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死亡高血压

陈英

【摘要】 目的:对青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预后情况。方法:研究从2012年1月-2016年

11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筛选出6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年龄结构的差异予以分组:A组27例青年患者的年龄均小于或等于45岁,B组41例中老年患者的年龄均超过45岁,对两组危险因素深入分析,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两组饮酒史、高血压、抽烟史、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破裂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等急性脑出血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血脂症为B组患者的主要危险诱因,动脉瘤破裂、饮酒史、抽烟史、动静脉畸形等均为A组患者的主要危险诱因。A组出血部位以脑叶部位以及基底核区为主,脑叶部位发生率高于B组,而B组则以基底核区为主,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3.70%)患者病死,B组中有8例(19.5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均可能会有急性脑出血症状出现,而高脂血症则会使中老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增加,同时饮酒史及抽烟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增加,年龄因素以及出血部位可能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所以要加以重视与防范。

【关键词】 中年急性脑出血; 青年急性脑出血; 高血压; 危险诱因; 死亡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151-02

脑出血极易诱发脑卒中,尽管其发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病情状况却仍不客观,而且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加强脑出血防治已成为医学界重点关注的课题[1]。一般而言,青年患者及中老年患者身体体能存在差异,因此其疾病危险性因素也同样有一定差异,为总结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本次以68例于2012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作对象,期待能深入了解疾病因素,从而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从2012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筛选出68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年龄结构的差异予以分组。其中,A组27例青年患者的年龄≤45岁,有男19例及女8例。此外,B组41例老年患者的年龄均>45岁,有男26例及女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都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采取回顾式分析方案,对所有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病程时长、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时长等。(2)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如下危险因素:饮酒史、高血压、抽烟史以及高脂血症等。(3)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重点查看其发病时的具体表现为静态或者是动态,并且回顾患者入院时的各项临床体征。(4)给予患者综合诊断,重点查看其输血量、病灶组织总数以及出血点部位等。(5)对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重点观察其肝功能、血小板、血脂指数以及肾功能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汇总,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

两组饮酒史、高血压、抽烟史、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破裂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等急性脑出血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患者疾病病因以動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破裂为主,B组则以高血压及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血部位比较

A组出血部位以脑叶部位及基底核区为主,脑叶部位发生率高于B组,而B组则以基底核区为主,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A组有1例(3.70%)患者病死,B组中有8例(19.5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姚凯华等[2]发现,急性脑出血为临床危重性脑血管疾病,该病的病情较急、病情较为凶险,同时发展较为迅速,且并发症较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不仅如此,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尽管脑出血的致死率明显下降,但其继发的脑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同样会影响到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所以要加强防治。脑出血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患有该病的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且表现出年轻化特征,但是,中老年患者、青年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危险性诱因等方面都表现出差异,所以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深入分析,再加以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3]。

一般而言,脑出血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了可由单因素引起外,还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且脑出血症状出现后,患者颅内压会迅速升高,不仅脑灌注量会明显降低,同时血流供应量也会降低,以至于局部缺氧现象发生,从而出现脑水肿症状[4]。此次研究通过对青年患者以及中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深入分析,发现急性脑出血的诱因之一即为高血压,且A组中有7例(25.93%)高血压患者,B组中有33例(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为B组患者中的主要危险诱因,动脉瘤破裂、饮酒史、抽烟史、动静脉畸形等均为A组患者中的主要危险诱因。此外,A组有1例(3.70%)患者病死,B组中有8例(19.5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中老年人群中出现脑出血的概率比青年人群高,因此年龄成为该疾病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这是由于中老年人群出现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类疾病的概率较高,致使其血管内皮组织严重受损,并且有血流动力指数异常问题发生,因此患病率高[5]。不仅如此,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压症状,其小动脉组织就会发生纤维样变,不仅管壁部位的弹性受到影响,呈现出脆弱状,而且还可能会突发性地破裂,导致出血症状出现[6]。与此同时,高脂血症、动脉瘤破裂、饮酒史、抽烟史、动静脉畸形等都可能会诱发脑出血,所以在预后管理工作中,除了要鼓励中老年人群定期测定血压指数外,还要准确判断是否出现高血压症状,并坚持用药,而青年人群在接受定期体检时,不仅要重视对血压的检测,还需查看脑动脉组织、脑静脉组织的健康状况,通过分析是否有畸形征象,从而防止疾病出现[7-8]。除此以外,青年人群还要严禁烟酒,同时中老年人群要改变不良习惯,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血脂指数以及血糖指数等,以进一步防范急性脑出血,改善预后状况,防止病死问题发生[9-10]。endprint

综上所述,一旦患上高血压,各年龄段患者多可能会有急性脑出血症状出现,而高脂血症则会使中老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增加,同时饮酒史以及抽烟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增加,且出血量因素、年龄因素以及出血部位等,都可能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所以要加以重视与防范。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谭玉,钱明月,等.应激性高血糖与新发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7):41-43.

[2]姚凯华,孙辉,孙永,等.老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64-3965.

[3] Svenkeson, D,Sena B,Oishi M,et al.A Novel Use of Transfer Function Estimation for Early Assessment of Brain Injury Outcome[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4,61(9):2413-2421.

[4]张健,师春梅,周春燕,等.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8):455-459.

[5]余小艳,石际俊,姜春黎,等.血尿酸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卒中患者预后及脑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9):2351-2354.

[6]王光胜,王少丹,周业庭,等.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幕上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261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8):723-728.

[7]張晓浩,马楠,邱忠明,等.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1178-1181.

[8]宋同均,魏建功,刘裕浩,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组织氧与二次脑损伤因素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230-234.

[9]莎其尔,乌达木.比较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0):11.

[10]何川,陈慎之,潘建南,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1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死亡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