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探讨
2017-11-20李宇
李宇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提高最终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人性化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
原发性高血压属临床常见疾病,病情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应该及时对患者实施相应治疗,但是降压治疗仅仅是帮助患者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同时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改善其临床情况。本次我们则着重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使用效果,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2.31±2.35岁,男女分别为62例和48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52.63±2.28岁,男女分别为61例和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同时密切检测患者血压。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管理,(1)运动护理:高血压病情和患者的运动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们积极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提高患者的机体素质,同时改善患者机体的糖代谢情况,促进患者及时恢复;(2)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即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减少含糖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1];(3)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在疾病发生后容易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对患者的积极性和治疗信心均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耐心和患者沟通,对于患者的负面心理适时进行疏导,最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帮助自身情况得到改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同时按照组别进行统计和比较;此外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包括较满意、不满意和很满意,其中很满意率+较满意率=总满意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檢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同时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可见其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改善,见表2。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中较为多见,病发后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而言均属于重要的干预内容,因此我们在治疗同时应该及时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临床常规的护理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的需求[2]。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干预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对于护理内容的执行过程中考虑到整体性和个性化,尽力达到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最终充分实现人性化和便捷满意的护理结果[3]。本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则针对相关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明显改善(P<0.05)。这充分说明了观察组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探讨发现,其相比常规的护理而言,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提高最终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以期通过护理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优质、高效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 喆.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8(16):158-161.
[2] 王晓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5,04(13):586-588.
[3] 杨丽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遵医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5,06(9):903-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