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数学阅读,畅游数学海洋

2017-11-20吴春云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培养学习方法

吴春云

摘 要:数学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数学思维,即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包括文字、图形、公式、概念等。而这种理解需要以阅读为基础,也需要用阅读来强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学的学习越来越需要数学阅读理解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习惯培养;学习方法

人们提到阅读,第一反应是语文,而谈到数学,想到最多的便是数字、计算、公式等。但事实上,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教育的改革、社会的进步等一些大因素影响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素质要求——需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也就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随着个人的年龄逐渐而有限增长的。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能力是有限的,但真正体现学生学习好坏的,其实就是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是那些读题精准,能抓住重点的学生,而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么题目条件整理不全,要么不会筛选条件,甚至有的连题意都不理解。

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到底如何呢?关于这一点,笔者对小学各年级段学生在解决不同类型习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和分析。

案例1:一年级

在得数比70小的算式后面画“√”。

68+5□ 75-8□ 26+40□

68+2□ 78-5□ 48+30□

按理说,这样的题目学生根据要求来解答,很容易就能选出正确答案。然而,在批改时,笔者发现了很多错误。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原因在于低年级学生认字比较少,读题容易抠字眼,或者干脆不读,只仿照以前做过的题目来完成习题,根本未理解题目要求。

案例2:三年级

第一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圆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里圆圈个数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方形里的圆圈一样大。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动手试一试。

求解这类操作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题目有哪些要求。课堂上很多学生在完成时都漏掉了“并且都和第一个正方形里的圆圈同样大”。大多学生做数学题时都选择直接动手操作而舍弃阅读。

案例3:五年级

杂技演员在一根悬空的钢丝上骑独轮车,车轮的外直径是45厘米。从钢丝的一端到另一端,车轮正好滚动40圈。这根悬空的钢丝至少长多少米?

高年级应用题需要学生的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常出错的原因便是应用题文字较长,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要理清各条件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数学阅读不容忽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而理解需要阅读。

二、小学数学阅读的特点

百度百科中指出: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而数学阅读属于阅读的一种,有其特殊性。它需要阅读者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求精确,能够抓住阅读信息中关键的数学信息。

1. 数学阅读的思维性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的过程。而数学的学习离不开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即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语言的灵活转化

数学语言包含了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公式、图形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各类型的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舉个简单的例子:找规律,填数。21,28,35,42,( ),( )。我们可以用算式说:21+7=28,28+7=35,…,49+7=56。也可以简单用一句话表述:每次加7。所以,在进行数学阅读时,需要阅读者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大脑中灵活地形成数学语言的结构框图,如同分子结构一样科学、简洁,以便解决问题时能随时提取。

(2)数学语言的逻辑关系

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便是对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无力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每个数学语言的含义,能够分析它们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

2. 数学阅读的精确性

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都有其各自的精确性和作用,比如公式有助运算,便于思考;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符号简单明了,方便书写;图形表现直观,有助思维,有利于解决问题等。当学生尝试理解数学语言时,必须通过阅读理解其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者省略任何一个信息。所以,数学阅读讲究精读。

3. 数学阅读的选择性

阅读有很多方法,速读、浅读、赏读……科学阅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阅读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带着理解来阅读。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数学阅读更应如此。因为有了理解,我们才能从中选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所必需的信息,这样才是有效的数学阅读。比如,三位同学跳绳,小明跳了67下,小红跳了50下,小华跳了54下。小明比小红多跳多少下?小红比小华少跳多少下?理解了的学生很快能够知道,要解决第一个小问,就要找到“小明和小红各跳了多少下”,这就有了从三个已知条件中选择两个来解决问题。所以,数学阅读需要必要的选择。

三、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随着学生年龄和阅读经验的增长,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提高。那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呢?低年级学生因为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需要教师“帮读”以便理解;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经验,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而教师只在一旁做辅导,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endprint

当人对某件事情有需求了,就会热衷于它,积极地去研究探索,这就是所谓的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那过程也好,结果也好,都会很不一样。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呢?

(1)牢抓课本,落实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阅读大多来自于数学课本。所以,学生首先要做好的便是数学课本的阅读。而如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数学书的作用似乎只是完成习题,并未很好地作为课本来阅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课堂入手,提高学生阅读课本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研读教材,了解知识的结构框架,理清编排意图,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包括例题分析、习题要求、拓展知识等。小学教材中很多例题都是从情境引入,然后进行具体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有很多卡通的情境图,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等,在情境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引导性的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变换一些阅读的方式,比如分男女生对话阅读、同桌互相阅读等,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阅读,让学生有阅读的冲动。

(2)注重课外,巩固延伸

尽管运用一些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喜欢数学课本的阅读,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数学阅读不能只侧重于课本,还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数学课外资料,如小学数学报上的一些童话故事、数学科普知识、数学思考题等都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当然,现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不一定是一些书本纸质类的閱读材料,还有一些趣味性比较浓郁的视频或者APP,只有能正确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粗心,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因为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造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受益一生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提高数学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好学生的一些小习惯,比如读题要完整,做题一定要阅读题目要求等。虽然可能都是一些小习惯,但是一旦养成,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可能会事半功倍。

3.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也需讲究方法,而且这方法需要循序渐进。像低年级学生因为本身的学习经验缺乏,需要教师辅导阅读,并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比如一年级有很多习题都没有具体的文字要求,只是让学生照样子填一填。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直接让学生完成练习。像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阅读能力,可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渐渐地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过渡到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仔细认真阅读,不漏字,不多字,反复阅读,特别要注意一些数学逻辑性语言;对于一些信息中的重点可以画一画,以加深印象,方便解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地做出示范,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另外,应要求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如“在阅读中需要知道什么”“阅读中有哪些不理解的”等。

数学阅读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营养,一种享受,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它,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数学的海洋是如此浩瀚,如此神秘,如此有趣。多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会源源不断,学习数学的能力会与日俱增。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习惯培养学习方法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数”山有路“读”为径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