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血护士对献血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作用及效果

2017-11-20李淑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献血者心理护理作用

李淑清

【摘要】 目的:分析采血护士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献血者对献血者的影响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进行无偿献血的382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顺序编号,并根据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单号)191名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双号)191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疼痛感知评分、抑郁、焦虑状态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再次献血率(57.59%)、疼痛感知评分(1.87±1.91)分、HADS-D评分(2.33±0.84)分、HADS-A评分(2.46±0.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4%)、再次献血率(29.32%)、疼痛感知评分(2.53±1.64)分、HADS-D评分(5.75±0.96)分、HADS-A评分(6.14±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护士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献血者,有助于缓解献血者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知,减少不良反应,显著提高再次献血率,护理效果较优。

【关键词】 采血护士; 效果; 心理护理; 献血者; 作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blood donors.Method:From January 2015 to July 2016,382 blood donors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in the light of blood donation order number,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single and double.191 blood donors of control group(odd number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191 blood don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even number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donation rate,pain perception score,depression and anxiety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1.57%),redonation rate(57.59%),pain perception score (1.87±1.91)points,HADS-D score (2.33±0.84)points,HADS-A score (2.46±0.28)poi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5.24%),redonation rate(29.32%),pain perception score (2.53±1.64)points,HADS-D score (5.75±0.96)points,HADS-A score (6.14±0.56)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to blood donors can help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reduce pain perception,reduce adverse reactions,and improve the rate of blood donation.

【Key words】 Blood sampling nurse; Effect; Psychological nursing; Blood donor;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Ziyang Blood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Ziyang 641300,China

近年來,随着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无偿献血人群逐年增多,采血护士采用常规采血穿刺技术抽取血液时,献血者受护理操作技术、献血者个体及痛觉感知差异等影响,献血时常出现头晕、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使得其献血后会出现生理、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再次无偿献血的积极性[1]。因此,为了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再次献血积极性,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随着献血模式不断改进,心理护理已逐步应用到无偿献血护理过程中,目的是将该种护理模式与实际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使护理人员能够更专业、更优质地进行服务[2]。为了给献血者提供更全面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对382名献血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对其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后,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笔者所在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382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献血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191名。其中,对照组男94名、女97名;学历初中及以下34名,高中及中专35名,大专及大学62名,大学以上60名;年龄18~38岁,平均(27.51±2.11)岁。观察组男93名、女98名;学历初中及以下33名,高中及中专33名,大专及大学63名,大学以上62名;年龄19~37岁,平均(27.17±2.13)岁。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本组研究通过笔者所在血站护理部同意,所有观察对象知情同意,献血前体检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要求,符合献血标准,临床资料如数收回,不公开,保证了其隐私性,且配合度较好。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采血护士根据采血护理流程了解献血者一般资料,告知献血者献血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献血者生理状态。观察组加以采用心理护理:(1)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相关内容培训,以提高其自身护理水平及采血操作技术;采血过程中主动与献血者沟通交谈,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影响献血者,适当进行一些献血知识宣讲,降低献血者的恐惧心理,献血后做好情况评估并进行随访调查。(2)加强献血前科普宣传: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手册,详细介绍血液相关知识、采血目的及流程等,说明献血相关的国家政策;建立无偿献血相关微信群、QQ群等,鼓励献血者分享自己的献血经验、心理状态及困扰自身的问题等,互相激励,提高无偿献血率。(3)强化献血过程心理护理:采血护士应加强与献血者沟通,关心爱护献血者,通过耐心、细心的交流分散献血者注意力;密切观察其献血过程中不同的情绪变化,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对献血者提出的献血相关问题要详细解答,使其正确认识并积极接受心理护理;对献血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为其提高舒适、安逸的献血环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及疼痛评分情况。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引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对两组献血者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可分为抑郁分表(HADS-D)与焦虑分表(HADS-A),每个量表选择其中7个项目,采用0~3分、四级评分制。疼痛评分:采用VAS疼痛评价标准,根据献血者自身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所有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再次献血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再次献血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及疼痛感知评分比较

观察组HADS-D评分、HADS-A评分、疼痛感知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討论

随着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多,献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得到医务人员广泛重视,献血者采血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疼痛感知较为敏感,会导致献血中断等情况,影响再次无偿献血率。因此,采血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事业迅速发展,护理模式也逐渐进步,心理护理是一个系统性、有组织性、规范而又具体的护理方案,通过对献血者实行献血前科普宣教、献血过程及献血后的心里护理、等一系列标准化护理操作,可有效缓解献血者对献血的恐惧、紧张等抵触情绪,显著减少头晕、面色苍白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3-4]。过去护理多按诊疗流程给予常规护理,该种护理方案多以完成任务为主,无论是在沟通或服务上多有所欠缺,更注重一般资料的评估及对饮食、行为指导等,条条框框标记明确,比较笼统而缺乏人性化,容易忽视献血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忽视了献血者情绪的细微变化,献血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再次无偿献血率,护理效果不理想[5]。与常规护理相比,采血护士心理护理模式的实施贯穿献血过程始终,干预时间较长,保证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规范性、连续性,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也为献血者再次献血提供可能[6]。心理护理是较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它的意义在于,该护理模式能更系统、直观、全面的改变献血者的态度、认知及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继而增加配合采血护士操作的积极性[7]。心理护理的优势在于,该护理模式能充分满足献血者的各类需求,强化心理干预能增加采血护士与献血者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帮助献血者正确认识献血行为[3,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疼痛感知评分、抑郁、焦虑状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心理护理后,有效改善了献血者焦虑、恐慌等茫然心理,通过谈话分散其注意力,降低疼痛感知,提高其配合采血护士操作的积极性,有助于降低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良好的献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次献血率。

综上所述,采血护士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安抚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疼痛感知及不良反应情况,满足献血者期望值,提高再次献血率。

参考文献

[1]陈庚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5,28(3):74,77.

[2]李霞,谢丽萍.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心理障碍的护理策略[J].西部医学,2015,27(3):472,474.

[3]田秀花.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81-83.

[4]詹伟波,李诗敏.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1):1245-1246.

[5]谷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作用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6):724-725.

[6]张蕾,宋俊贞,张金彩,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2):313-315.

[7]邓雪飞.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总结[J].中华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13,12(13):155-156.

[8]卢丽霞,曾娟,劳丽嫦,等.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81-683.

[9]柏则蓉,王传芳,贾红志,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69-71.endprint

猜你喜欢

献血者心理护理作用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