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7-11-19王文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角色转变视唱练耳

王文君

摘 要:对高师视唱练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建设综合性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体系,需要转变高师音乐教师的角色,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做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做学习资源的设整理者,做课外艺术实践的组织者,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式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改革;音乐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95-01

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基础必修理论课程之一,也是音乐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课程。当前,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观点、教学内核主要脱胎于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高师视唱练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建设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高师教师作为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组织者与执行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师音乐教师通过重新塑造教师角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式的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帮助学生的专业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相互合作与探索的意识与行为,以适应新时期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需求。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传统的高师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者与执行者,学生根据教师的内容设计与任务布置获取学习信息。因此,在视唱练耳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道具一般是一架钢琴、一面黑板,学生是一本教材。两节课时的安排顺序是一节视唱课程,一节练耳课程。具体来讲,在视唱课程教学环节,教师针对视唱教材中的练习内容,以条数的顺序进行学习与练习。一般一节课的视唱练习条数在7至10条左右。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流畅、完整的读谱与唱谱;在练耳课程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内容包括调内(非调内)单音、调内(非调内)音程、和弦连接以及单声部(双声部)节奏、旋律等,学生通过反复听辨、听唱与听记这些知识点来强化训练内容。在此,学生在教师的“高压式”、“满堂灌”的教学过程之中,彼此互动交流机会较少,学习紧张度增加,学生能动性发挥的空间不够。许多学生上完课后反映,这样的课堂学习会经常性感觉学习内容过于单调、乏味、枯燥、疲倦。学生们一方面感觉自己在学习之中力不从心,进度很难跟上,自卑心理开始产生;另一方面对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了解不深,无法与其他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为推进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在遵循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规律与特点的前提下,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思维、完善教学内容。教师要深入了解与探究课程的教学属性与价值,廓清教學思路,明确教学方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发展潜能与独立学习意识。如,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问题与情况,对学习进度与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去收集自己在课堂之中没有消化好的学习素材和学习资料,采用更有效、更自由的学习方式,补充知识能量,再次循环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与督促者

教师作为学生的激励者与督促着,应积极调动与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勤于反思、乐于实践,而不是机械消化、囫囵吞枣。首先,关于视唱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基础性的训练中,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视唱中的音准、节奏、呼吸等基本问题。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与具备一定基础能力之后,教师需将技术性训练与艺术性体验相结合,鼓励与引导学生去学习视唱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完成技术性向审美性的转型,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价值与学习效果。

其次,关于练耳课程的学习。练耳课程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刺激学生音乐听力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过程。针对音乐听力的训练与学习特点,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的有限时间,显然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与技巧之后,应督促与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课外拓展训练,以完善与充实课程学习内容。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可成立“互动学习小组”。一方学生针对另一方学生的知识弱点,进行巩固测试的训练,对彼此存在的问题、难点,双方可在相互探讨、交流之中进行思考与分析,再加以修正与完善,以获取良好的自学效果。

另外,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听觉学习特性,可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定期安排听觉训练任务,学生训练内容包括基础性的听觉知识,还有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对音乐作品的听觉练习,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的调式调性、音高节奏、旋律特点、和声技法等等与练耳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将学习信息反馈于教师,通过教师检阅学习效果。

三、教师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与收集者

教师要有合理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目前,网络通讯发达,相关的视唱练耳教学视频、教学资料、教学信息丰富多样,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如何收集相关专业资料,一方面要针对学习的材料进行甄别与筛选工作,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专业成长需要。如,有些学生读谱习惯不好,可补充一些视唱谱例,并根据教学视频的示范与讲解,进行课后学习;有些学生听辨音程、和弦感觉困难,寻找相关学习素材,用不同方法与形式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对这些视唱作品、听辨素材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引导学生去更多了解与掌握音乐材料中的旋律音高、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乐句结构等基本特点,弥补自己的知识弱项,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能力,完善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设计上,需注重“学科综合”的特点。教师可将音乐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如,学生在进行调内和弦连接的听觉训练时,将与所学的基础和声、即兴配弹等相关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专业知识彼此交融、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知识连接体。这也是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宗旨,学会“服务”于其他专业课程,合理运用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第三,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从中、小学的音乐教材资源中,寻找合适的学习素材,对学生进行微课训练与展示,以强化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endprint

四、教师是学习成效的评价者与监督者

评价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对学生表现将评估和评议,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传统的教师评价,期末成绩的测试是一项重要的硬性指标。改革视唱练耳的学习成效评价,教师应树立正确、客观、科学的教学发展的评价观。教师可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观察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新的变化与进步。如:学生可否针对单声部或双声部的节奏特点,进行自主的创编与弹奏练习,并对练习的情况进行学习反馈;学生可否根据教师的视唱作品提示,独立寻找相关的视唱素材进行创编与表演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等。另外,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引导与帮助学生排练音乐作品,举办视唱练耳音乐会等等。教师在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建议学生与学生之间可形成自评与他评的良性互动。

五、教师是课外实践的组织者与设计者

关于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對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可见,研究性教学对于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与作用。教师除去正常的教学活动以外,给学生的舞台实践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去感受视唱的魅力和练耳的乐趣,将有别于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教师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以互动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在举办视唱教学音乐会的过程中,学生以体验、实践与研究者的身份对每一首视唱作品进行认真地排练,用心地表现。并通过不断的磨合与领悟,学生们将会获得音乐技巧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的长足进步。让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单调的音高、节奏、读谱等基础性、片面性的技能训练,而转化为可观可听可感的音乐作品表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内涵,也让课程的拓展学习变得丰富、生动、有趣。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质量评估与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JK17CTW002。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张晖.音乐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J].中国音乐学,201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角色转变视唱练耳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论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