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白天也懂夜的黑
2017-11-18陈娟
陈娟
沉寂多年后,他在热播網剧《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性格迥异的兄弟俩,演技备受好评
演员,1974年生于北京。1999年主演电影《非常夏日》,获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由此进入影视圈。2006年,因主演《京华烟云》《白蛇传》《红衣坊》三部大戏而被观众熟知。之后一直不温不火,如今因在刑侦网剧《白夜追凶》中演技过硬,再次获得外界一致称赞。
潘粤明自己也未曾预料到这场走红。作为演员,他已年过不惑,颜值也称不上在线。当关注和赞美扑面而来,他有点猝不及防,但也表现得格外平静。
“我很幸运,在合适的年纪演了合适的角色。”潘粤明以此来解释这两个月来的人气飙升。2017年8月30日,刑侦网剧《白夜追凶》上线,一个月后点播量突破20亿,口碑稳居高位。潘粤明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沉稳内敛的哥哥关宏峰和活泼开朗、痞里痞气的弟弟关宏宇。
走红的结果是满当当的时间表——里面写满了各种采访和活动,时间精确到分钟。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前,他利用间隙吃了一根香蕉,“太饿了!”或许因为减了肥,他整个人看起来没有剧中那么圆润。一开口说话,北京男人那股子不吝劲儿就上来了,“坐在你面前聊天的我,就是真实的我。” 潘粤明说。
一个演成丧狗,一个演成疯猫
潘粤明与《白夜追凶》相遇于2016年。当时,他刚参加完《跨界歌王》,正发愁没事情做。朋友五百打来一通电话,说自己正在监制一刑侦题材的网剧,里面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的角色,想请他一人来演。
“早就盼着演这样的戏,一个演员在一部戏里演好几个角色。”如今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潘粤明依然难掩激动。再加上自己本身就比较钟爱刑侦题材,他很爱读日本推理悬疑小说家东野圭吾、松本清张等人的书,福尔摩斯、007类的电影更是看过很多遍,所以自信能驾驭好角色。
等到真正拿到《白夜追凶》剧本,潘粤明才发现这并不简单。
《白夜追凶》中,弟弟关宏宇武警部队出身,因为突如其来的“2·13”津港灭门惨案而被全国通缉。哥哥关宏峰是刑侦专家,发誓要帮弟弟洗清冤屈。但哥哥有“黑暗恐惧症”,晚上只能由弟弟假扮哥哥出门查案,哥哥则需要假扮弟弟在家。这样一来,他实际上是一人分饰四角:哥哥、弟弟、扮演哥哥时的弟弟和扮演弟弟时的哥哥。
潘粤明一边看剧本记下所有的问题,一边在心里给两兄弟定了位:一个能文一个能武,一个阴郁一个阳光,一个心思缜密一个放荡不羁。“我从动物角度来理解,一个演成丧狗——闷声不说话,但咬人咬得特别狠;一个演成疯猫——肢体比较灵活、淘气。兄弟俩都住在我体内,需要哪个出现就唤醒哪个。”
在剧中,观众要通过细节才能认出兄弟俩:哥哥关宏峰目光淡然,眼神平和,要么平视要么耷拉着眼皮向下俯视,很难看出情绪的变化,只有在听到对弟弟不利的消息时,他才会瞪大眼睛;弟弟关宏宇痞里痞气、举止散漫,也因此在扮演哥哥时难免露出一些马脚,比如看到尸体弟弟会有本能的排斥反应,揉鼻、绷嘴等小动作甚至几度引起他人的怀疑——哥哥之前在检查尸体时,甚至会拿起来认真地闻气味。
“真怀疑潘粤明还有一个弟弟潘粤暗。”有网友调侃说,也有人评价戏中的他,“满脸写着‘去他的白面书生”。潘粤明很感激这些评语。他自己闲时也会和网友一起追剧,看着屏幕上一条条滚动的弹幕和评论,心里很安慰。
忆起在《白夜追凶》剧组的那段日子,潘粤明觉得拍这部戏很锻炼人。剧组刚开机,前两个礼拜拍的只有兄弟俩的戏,他只能一个人自说自话。“我演完哥哥再去演弟弟,要记住台词的间隔时间,还要记住哥哥的表情。两个人最少要拍两次,这样两条线合起来才不会有重叠。”
让他印象深刻的桥段大都是在片场临时加的。有一场在酒吧的戏,关宏宇见义勇为把对方的手指头给掰断了,对方尖叫,他来了一句:“嗓子这么好你怎么不上《跨界歌王》啊!”这都是潘粤明现场“灵光一现”加进去的。
在他看来,《白夜追凶》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主要在于这部剧罪案悬疑的外衣之下,以小见大表达出了现代社会的全貌。例如第一起碎尸案的凶手高远,他“狂欢性”杀人变态人格的形成,是因为患有严重的肾病,无法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长期的痛苦压抑使他痛恨那些“蟑螂人”——身体健康却不积极进取,宅在家混吃等死的人,进而通过极端手段来报复社会。
“它探讨的是自我的挣扎与救赎,是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更多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与人性。”潘粤明说,坏人也有自己的“理想”,好人也有无法自拔的困惑,而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和生活。
被生活打磨过久的人
《白夜追凶》片名英文为“Hard boiled”,翻译过来是“被煮得过硬的鸡蛋”,也可以理解为“被生活打磨过久的人”。很多人觉得,这片名说的正是潘粤明。潘粤明自己则说:“万事有因果,大家现在能看到这个戏、这个我,都源于之前的磨炼。”
他上一次像如今一样受到关注还是5年前。那一年,潘粤明和董洁的离婚风波成为娱乐圈的大事件——先是有人在微博爆料两人已经分手,紧接着董洁被扒出“出轨”,后来董洁方发声明辩解,并指责潘粤明种种不是,但清者自清,最终以董洁经纪人被判致歉告终。风波过后,潘粤明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见任何人,“一直很压抑,想要透口气,但找不到出口。”
“想不明白。就觉得好好的一个家,怎么能这样呢?不应该,就是觉得不应该。”后来他在谈起那段变故时说,自己当时的状态“像刚捞上来的鱼在草地上挣扎” ,始终无法接受两个相爱过的人,散得却如此难堪。但是在“拧巴”之余,他也收获了一份生活感悟,“你没读懂生活,那生活就必须得给你来两下子。”
2013年初,婚变发生3个月后,五百邀请潘粤明出演自己执导的首部电影《脱轨时代》。这部影片讲述“80后”失婚女许可在遭遇丈夫刘光芒出轨后,重新面对感情选择的故事。颓废文艺男刘光芒的角色留给了潘粤明,“可能我当时的状态跟戏里的人物刘光芒有相近之处,都是比较颓废,生活上也比较失意。”endprint
潘粤明将这部剧称为自己“低潮期的一个记录”。当时,他甚至借演戏之机直言对“出轨”的看法,“我觉得出轨肯定不对,不管是因为什么,只要是影响婚姻的事情,作为有家的人肯定是不能做的。出轨其实是一种家庭矛盾的累积,双方可能都有问题。”演完之后,他开始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
那一年,潘粤明还接拍了电影《大嘴巴子》和《怒放2013》。在前一部中,他是“军师”,为一位被侵权的网络作家讨回公道出谋划策;后一部中他演一个被平庸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中年大叔”,不断地和生活较劲儿。两部作品都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太大波澜,但成功地把潘粤明拉回到工作中。
“你不能永远在一个空间里面去埋汰自己,身边还有那么多的朋友和亲人希望你能站起来。”潘粤明说。也是那一年,他重振旗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当把心思转移到工作上时,潘粤明开始琢磨自己的表演。在影视剧中不见起色,他转向话剧。2015年,他参演话剧《只因单身在一起》,在剧中扮演内敛憨厚、事业平庸的插画家崔圣宇。
“演话剧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种释放,既是情绪的抒发,也是表演的一种锻炼。同时,它还是对自己以前表演的检讨。”演话剧成了潘粤明的一个重要转折。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追光下走到台前,然后念出大段的台词,当时第一排的观众离他不超过2米,那种“拿下”的感受要比演电影、电视剧过瘾多了。
2015年底,电影《唐人街探案》上映,潘粤明打破固有形象,在片中演了一位在破旧车场打工的“变态老爹”,蓬头垢面,邋遢不堪,说着一口泰语。仅有5分钟的戏,大部分观众都没能认出那是潘粤明。
如果说“变态老爹”是潘粤明形象上的改变,那么《跨界歌王》则是他内在风格上的颠覆。他以崔健的《快在雪地里撒点野》亮相,在台上嘶吼呐喊,唱着唱着还拿下话筒,踢飞了立麦杆。后来又演绎猫王、孙悟空、灌篮高手,最后眼睛蒙上红布唱了那首《给自己的歌》。
舞台上多变的风格,把他推向了《白夜追凶》,也推到了众人的目光之下。
“演戏是我吃饭的技能”
有人为潘粤明撰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始,白衣少年带着满身的书生意气在文艺的世界里漫行;故事的中段,少年被命运抛进黑暗,孑然一身,深陷泥潭;故事的后段,他用自己的力量拨云见日。
回看这位“白衣少年”的过往,潘粤明说的最多的就是“珍惜”二字。他承认自己年轻时太过顺利和幸运:1999年,在路学长导演的《非常夏日》中,他饰演一名有上进心和正义感,但性格懦弱的汽车修理工,获得第七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之后,他又在霍建起导演的《蓝色爱情》中扮演一名卧底警察“小白”,获金鸡奖提名。
“路学长导演奠定了我可以继续靠表演吃饭的信心,等于亲手给了我一把钥匙。霍建起老师又帮我打开那扇门,正式开始了演员生涯。”他说。
2005年到2006年,由潘粤明主演的《京华烟云》《红衣坊》《白蛇传》三部大戏接连在央视播出,引发收视热潮。从《京华烟云》里极度叛逆的曾荪亚,到《红衣坊》中反复挣扎于人性善良与扭曲之间的张云天,再到《白蛇传》中单纯可爱的许仙,一系列角色下来潘粤明完成了从“文艺青年”到“性格小生”的转变。
“吃好吃的吃太多惯出毛病,慢慢地就会比较懈怠,也伤害了一些信任我的人。”潘粤明说。
“现在后悔吗?”记者问。
“后悔。好戏不会等着你,你不懂得珍惜就失去了。如果重来一次,我肯定不那么活了。”他终归是认清了现实,“演戏是我吃饭的技能。”
演戏之外,他用畫画和写毛笔字放空自己。看到什么画什么,画完后还发到微博上与粉丝交流。有充满佛学意味的《飞蛾参禅图》《达摩祖师飞飞图》,还有被戏称为“脑子进水”时画的《洗洗刷刷图》。不久前,因为粉丝说他胖,他在扇面上画了一条翻着白眼的鱼,并题字“子非大肥鱼,安知肥之乐”。
至于那些与感情相关的问题,依然是他的禁区。“还是说戏,说一些正能量的吧。”潘粤明说。如今的他没有什么压力,只认定一个方向:能遇到好的角色,演好戏,努力成为一名自己心目中的好演员。
“不想让信任我的人再次失望。人这一辈子,人生苦短,能遇到好的机会,就踏踏实实珍惜吧。”他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