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广志的光环从何而来

2017-11-18金苍

环球人物 2017年20期
关键词:旅长蓝军精气神

金苍

国庆期间,“活捉”的哏再次流行开来。央视《相聚中国节》栏目请来朱日和基地的蓝军旅长满广志。满广志现任中国陆军第一蓝军旅旅长,多次在演习中与红军各部队交手。因为演习中胜率太高,对手喊出“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主持人幽了一默:演播室的门已经关上,满广志,你被“活捉”了。与满广志一起被“活捉”的,还有唯一战胜过他的红军旅长丁炜。英雄惜英雄,两位的现场过招看点十足,“活捉”了众多观众,让他们成了这两人的粉丝。

满广志和丁炜为什么受欢迎?最主要的,是他们身上的精气神。看节目时,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自带光源。上世纪80年代,有外国人来到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形容大街上的人“两眼无神,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当满广志说自己演习“没有输过”,丁炜说“这个人是我的对手”时,言语间充满了自信,眼中绽放着神采,能想见他们在沙场点兵时的风采与气质。可以说,在他们眼睛里,在他们身上,更多人感受到军人的魅力,感受到人之为人的精气神。

这样的精气神从何而来?他们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可能更多是从演兵场上的磨砺中来。满广志“外星人旅长”“六边形旅长”“升级版李云龙”的外号,可不是凭空得来。为了学习信息化作战方法,蓝军旅组建团队翻译了150余本前沿军事著作、外军野战条令,形成了300余万字的理论成果。常驻朱日和充当磨刀石的蓝军,常年就两种状态:准备演习、参加演习。这样的业精于勤,同样是网友们喜欢满广志、丁炜的原因——他们的自信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空中楼阁。

幽默、自信、专业、阳刚的形象,不仅是公众心目中军人的典型,也是当前普遍追寻的精神气质。荧幕上的花样美男收获着高片酬,他们有吹弹可破的皮肤、纤细瘦削的体态。即便肌肉型男不少,也多了几分扭捏与造作,少了几分自然与豪迈。沈腰潘鬓的审美无可厚非,但若只有这一种,那也太單调、无趣了。所以,当大家看到“朱日和对决”时,才会折服于两位主角的魅力。

这让人想起去年热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深宫中自成一统的修文物者,精于一技、勤于一业,同样充满魅力。人的精气神不一定来自外表,更多还是存之于心、发乎于行的魅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神采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对事业的热爱、理想的坚持。精气神本就是道家术语,所指乃是通过调节生命的状态,修养身体的“内丹”,进而更加健康、有活力。或许,专注、勤勉、向上,正是激发自身活力与潜能,让一个人充满朝气最好的方法了。

今天的国人,越来越多地焕发出这样的精气神来。“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遵义老支书黄大发,36年在绝壁中引水修渠;塞罕坝林场望火楼的夫妻,11年岁月守护林海……除了这些“时代先锋”,还有亿万“出彩中国人”。不少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在工作与生活之外,也有自己的爱好,向往而且去往“诗和远方”。电影《战狼Ⅱ》中,吴京的一句台词引来很多共鸣:“那是以前!”的确,随着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国人的精神、心态乃至外形,也会有一个质的跨越。

在朱日和,蓝军与红军的对战还会继续。沙场的磨砺也将让更多年轻军人涵养出满广志、丁炜一样的精气神。生活不也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战斗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越来越多人活出了自己的精气神,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必然会朝气蓬勃、天天向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长蓝军精气神
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精气神
爹味发言等
朱德给“闹情绪者”做工作
快刀猴
你不懂“蓝军”
马走驹
精气神
新蓝军,新气象
绑架不是祸
凝聚扶贫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