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17欧宝生
欧宝生
摘要:通过在化学的教学中渗透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式教学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化学教学应用
新课程实施以来,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探究学习,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过程体验,因而有利于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探究”式教学,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实现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实践。
一、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将一个静态封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侧面出发,变为一个动态开放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再通过横纵向比较,拓宽解题思路,使问题具有求异性、开放性、多变性,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条件、变结论、变形式、变图形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所提的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引导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且要符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价值。
如在学习氨气的喷泉实验原理时,先进行演示实验,再设置下列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引发喷泉的重要操作是什么?
(3)对于该实验还可采用哪些方法形成喷泉?
(4)喷泉实验中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色,为什么?
(5)类似哪些物质也可发生喷泉实验?
(6)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是否属于同一原理?
(7)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哪些事项?
通过所设置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和激发学生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这一组问题的引导,从而使学生从氨气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思考到产生喷泉真正原理是什么,最终用书本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通过不断的解疑和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这样也就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识记,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氯气的性质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了解氯水或潮湿氯气的漂白作用是由于氯气和水作用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笔者通过演示氯气与干燥红布条、湿润红布条的作用,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红布条褪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完成氯水与石蕊试液的作用,氯水与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氯水在光照下发生的变化等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思考氯气与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它与氯水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最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化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在设计方案时,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究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抛弃“等”、“靠”、“畏”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三、通过过程“探究”,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科学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过程“探究”要符合以下原则: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探究化实质上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硫酸》教学片段的科学探究设计:
[提出问题]浓硫酸能否氧化非金属单质碳?
形成假设(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氧化除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如铜),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单质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因此,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应该能氧化单质碳。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浓硫酸与碳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生成S02和C02。
设计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浓硫酸与碳,常温下若不反应则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品红试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试液、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和Na0H溶液中。
收集证据第一个品红试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假设生成S02和C0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较强还原性,+6价硫被还原为SO2,碳被氧化为C02,C+H2S04(浓)2S02↑+C02 +2HO
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不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从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在活动中,学生也能不断领会凝结在科学文化知识中的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情感、审美意识及创新意识等,促进其内在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建立和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巫登荣.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
[2] 杨继友.试析中学化学“指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