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以致用让化学教学生活化

2017-11-17刘丽琴

未来英才 2017年21期
关键词:模式生活化化学

刘丽琴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得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关键词:化学;生活化;模式;实验

化学是和生活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身的实用性较强,但我们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往往脱离了生活实际,过于注重理论,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既不利于化学知识的牢固掌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素养。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内外正确的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与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前期的生活、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生活中的现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对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所以说,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构建自身知识的一个过程,是通过学生原有的生活环境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基于此,我们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教学中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相关的案例,并将生活内容巧妙地运用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溶液酸碱度——pH的测定方法”之后,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的酸碱度,可以让学生回家,对田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测定,并提出合理施肥、合理利用资源的建议。再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关于“二氧化碳”相关资料,掌握二氧化碳的作用,并用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制取二氧化碳,从而对实验进行研究:第一步:当你喝下一口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第二步:将一瓶碳酸饮料的瓶盖打开,把带有导管的橡皮盖将瓶口封住,然后在轻轻的摇晃,用集气瓶将二氧化碳收集两瓶。第三步:将导管放入装有澄清石灰水及有1-2滴紫色液体的试管中来,并认真观察实验效果。第四步:将火柴点燃,并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来,并认真观察实验效果。第五步:将两支蜡烛点燃,放入烧杯中一高一矮的阶梯上面,沿着烧杯内侧慢慢的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并认真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生活实践方式,为学生学习化学创造生活课题,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把化学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并帮助学生学会对传统书本知识及生活实践知识相转换,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与发展。

二、设置生活化的实验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广泛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无处不在,我们教师应抓住这一优势,将生活中的化学原料、物质、设备充分引用到化学课堂,化学实验中来。

1、实验药品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天然化学药品,很多实验器材以及药品都可以取自生活,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常见材料。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各种常见物质作为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不仅可以提升实验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验过程,抓住实验的原理与实质,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如:蛋壳的性质实验、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实验、蔗糖溶液的配制实验等,这些实验所涉及的实验药品,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不仅如此,这些实验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这些常见物品,自己研究与分析实验过程,然后自主展开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能够让学生在充分的研究实验原理、展开方式以及实际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验内容源于生活。我们化学实验的现象很多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这些有价值的素材,抓住这些很值得分析与解读的化学现象,并且充分将其引入到化学实验的课堂上。不仅能够引发学生更为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而且能有效的利用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如: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验、铁钉锈蚀实验等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选取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自己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最后自己完成实验过程。这会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养,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活化实验教学的价值与作用。

3、实验主题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典型的化学实验主题,这类问题完全可以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主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的特点,选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生活化的探究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引入实验课堂,这会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相应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与透彻。

三、学以致用,将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知识作为切入點,有意识的将课堂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的过程中,主动吸收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如:铁生锈的原因与防护、苏打不但可以治疗胃酸,还可以用于发馒头、缺铁锌碘会产生一系列疾病等,这些都与生活相互贴近,掌握这些生活化的化学知识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体会生活,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陈默.关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11):158.

[2] 王一婷.高校化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14.

[3] 郭启德,曹爱娟,王建芬.浅谈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07):16-17.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生活化化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