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17汪险生
汪险生
摘 要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比较适用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将学生讨论摆在与教师讲授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的作用在弱化。在讨论环节,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促使讨论具有建设性。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公共经济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9.044
Abstract As a young subject, public economics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n the classroom will be placed in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equal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order to mobil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teacher role in weakening. In the discussion process, teachers need to actively guide and make the discussion constructive.
Keywords PADTM; Public Economics; teaching design
1 “对分课堂”的本质
充分理解对分课堂的内涵、功能及作用,需从理解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区别入手。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历史长达千年之久,历经几十个世纪的千锤百炼,得到数代科学家的精雕细琢,使得这些学科中错误的知识比较少见。因此,在高中以前的课堂中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似乎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问题,“尽信书”也并未导致学生获得多少错误的知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等,历史年轮相对少得多。经济学诞生于18世纪,社会学产生于更晚的19世纪,相对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这两门学科无疑是非常年轻的学科。所以,这些学科中错误的知识不在少数。经济学家往往对同一现象持不同的看法,观点的相左在深层次上是理论的分歧。由此也能表明高等教育的一些学科的理论体系仍然不尽完善。如果高等教育继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生误以为书中的知识一定是对的,学生不善于质疑、不善于发问将成为常态,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等教育中存在较大比重的以“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科,这些学科的特点是讨论与分析问题时容易掺杂个体的价值观,先入为主导致难以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因此,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学生难以接受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观点,又或者受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故而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低头族”将成为常态。此外,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自学。受制于课时的限制以及授課老师个人的专长,某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仅是这门课的部分内容或者重点难点内容,而其他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掌握。其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理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毕竟难以用短短四年的课程去完成对人类知识海洋的航行。故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人类的知识就显得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不仅要求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构架,促使其分析问题时要有理论依据,而且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敦促其养成自学的习惯。
对分课堂的意义在于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融合起来。由图1所示,对分课堂把教学分成三个阶段:讲授阶段(Presentation)、吸收阶段(Assimilation)、讨论阶段(Discussion),由此对分课堂简称为 PAD 课堂。具体而言,首先由教师对某一章节的内容框架、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授。然后,学生通过复习及课后作业消化课堂内容,并同时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吸收;这些课后任务不仅是吸收授课内容,更重要的是为第三阶段做好充足准备;也因为需要参与第三阶段的讨论,才能促使学生在课后复习和自学。最后的讨论阶段呈现的是学生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有准备的讨论,以此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内化。[1]
可以看出,对分课堂具有如下两个特点:其一,注重讨论。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认为讨论很重要,但是讨论参与率非常之低,所以讨论仅仅作为授课的辅助手段之一,讨论环节的安排也比较随意。对分课堂模式中学生讨论环节作为一个正式的、显化的授课环节,其地位与教师讲授并无高低之分。其二,隔堂讨论。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之间隔了一个吸收阶段,在时间上将讲授与讨论分开,给予学生充分的知识吸收时间。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在教师讲授之后,紧跟的就是让学生讨论。传统模式要求每个学生具备极高的知识吸收与消化内力,显然这样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由此,就能理解为何传统模式下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参与课堂讨论环节,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还未消化讲授的知识点,而非学生主观上不愿参与课堂讨论。由此,对分课堂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同样要求学生在课程复习或者完成课后作业,但这些在多数学生看来不过是教师课堂讲授的延伸,这些工作被看作是老师交代的任务,所以多数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因而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对分课堂专门开辟了讨论环节,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此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机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二是增强社会互动。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化的产物,而其中学校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社会互动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传统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与娱乐中,而学习上的互动比较少见,而对分课堂能够弥补这块的不足。endprint
2 “公共经济学”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效率与公平角度研究公共政策的科学。公共经济学关注资源配置、外部性、公共选择等相关议题,比如探讨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医疗与养老、再分配、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公共经济学适用于对分课堂的原因在于:首先,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共经济学学科历史更为短暂,理论体系自然不尽完善。其次,作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对政府的作用持不同的见解。再者,公共政策的目标通常涉及公平与正义,然而何谓公平与正义往往得不到一致的看法,由此导致分析问题时容易掺杂个体的价值观。基于此,可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以及借鉴其他课程的成功做法对公共经济学授课方式进行如下设计:
公共经济学注册人数为30人左右,共计48个学时,单周2个学时,双周4个学时,每个学时40分钟。因此,单周上1次课,双周上2次课,共计16周。鉴于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我们准备根据章节内容在讨论环节设置对点案例供学生讨论和分析。第一、二周以老师讲授为主,第一周讲授第一章,介绍公共经济学的课程体系。第二周开始讲授第二章,主要内容是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就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什么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哪些职能以及政府为什么会失灵等议题写出读书笔记,第三周上课前提交。此外,将准备的对点案例提前告诉学生(“政府补贴地铁项目建设的受益者是哪部分群体?”)。第三周第一节课展开分组讨论,5人一组,针对上节课的内容及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同时讨论和解答对点案例的问题。讨论时间安排20分钟,讨论结束后每一组选出代表展示本组的观点(20分钟)。第二节课前半节课就讨论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和分析对点案例。第二节课的后半节课与第四周讲解第三章公共物品理论的重点、难点内容,课程环节设置与第二章基本相同,这一章我们同样准备案例(“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后续章节的授课模式与第二、三章基本类似。
总体而言,具体的教学流程与经典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一致,区别在于公共经济学教学同时强调对点案例的设置。政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公共经济学又是一门研究政府职能的学科。因此,选择与课本内容高度契合同时又能反映当前热点问题的案例进行互动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社会问题的分析框架。比如对于医生收红包的现象,只批判医生道德水平滑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一味地道德批判可能会加剧医患关系。实际上,学生可从这个现象背后抽出几个逻辑递进的问题,即“为什么存在医生收红包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政府已做了什么(对此,学生需要梳理各项监管制度)?”“监管制度对医生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判断医生收红包是政府监管缺位还是管制过度导致的?”从而促使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解答,进而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因此,需要老师精心选择案例与设计问题,丰富讨论环节的内容,提高讨论环节的质量。
3 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对分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強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环节的作用在弱化。实际上,对分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分课堂三个环节中讲授环节为第一环节,第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后两个环节的完成效果。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对讲授环节的设计,该环节不仅要求老师对课本内容具有高超的概括能力,能够抓住课程内容的精要部分,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授课方法,“有所讲、有所不讲”,向学生抛出课本内容的理论框架,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探究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2]同时,教师在讨论环节要积极引导学生,尤其是公共经济学涉及政府角色的讨论,学生讨论问题时不免受到网络等其他渠道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分析问题时难以公正客观地看待政府行为。由此,讨论环节首先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避免无效讨论。其次要求学生避免“大而空”的讨论,比如不要把什么社会现象都归结于“体制”、“文化”问题或者心理因素。比如,假设医生收红包现象是政府监管导致的,则需要学生指出是哪种制度以及相应的规定是什么,由此才能提出明确的政策建议。“文化”与“体制”一样,也是一种很大的“框”,讨论问题时避免把什么问题都往这两个“框”里扔。而对于心理因素,主要是因为不具有可观测性,往往是通过某种行为去推测某人具有什么样的心理,而需要的解释恰恰是这个行为,所以采用心理因素解释社会现象容易导致讨论问题陷入“循环论证”。
4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越来越多被应用到高等教育中。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意识;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某些人文社科,其学科历史较短,理论体系不尽完善,由此需要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构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比较适应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非常必要,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需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代表教师讲授的作用在下降,相反对分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 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53-6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