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研究

2017-11-17刘信

科教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重构

刘信

摘 要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对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构建符合滇西北民族、地域实情的文化发展生态系统,从而保障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良性传承,民族精神更能弘扬广大。为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传承发展寻求可行路径。

关键词 滇西北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生态系统 重构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9.071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Northwest Yunnan ethnic cultural development,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Northwest Yunnan national and regional situation, so as to guarantee the benign heritag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o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more can promote the national spirit. For ethnic area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cological heritage development to find a feasible path.

Keywords northwest Yunna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

1 文化生态系统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所谓文化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或者经过民族,种族,战争,和平等一系列的过程,最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象宗教一样相对稳定的东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某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顺应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精神内核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内容上、在形式上、在文化内涵上都是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2 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困境”解读

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引起我国总多学者的关注,研究的成果也层出不穷。提出要保护民族传统用体育,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等等号声不绝,究竟如何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如何发展这一系列问题不是哪个学者说了算,全国有56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同一民族还分布于不同的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困境”各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怎样去改变这些现状,笔者将做如下解读。

2.1 文化生态的边缘化破坏了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滇西北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滇西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存条件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尤其是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滇西北地区民族更加崇尚西方体育文化的“高、大、上”,开始“俯视”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觉得它“庸俗、落后、上不了台面”,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失去自信,或轻视、或逃避、或抗拒的思想情绪。诸如怒江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溜索”、“上刀山”、“下火海”等传统体育项目传承起来就有些举步维艰。纳西族的“飞石索”也仿佛没有了“用武之地”。

2.2 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滞后扰乱了滇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大特点就是将文化与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明白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包括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如何受制于环境等等,这些观点和方法都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文化生态系统也必须随之改变,努力调适,才能使其文化长盛不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亦是如此。滇西北各民族在历经本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滇西北地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使得滇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滇西北民族傳统体育文化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意义。这需要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以适应环境的特性、功能的需要。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需要通过自我调适摆脱现有困境,进行重构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 重构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维持生态平衡。主要是要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能力维持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凸显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从而决定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3.1 从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上进行整改,维持滇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平衡

3.1.1 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上的整改

滇西北民族众多,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因起源环境不同,功能不同,内容也千奇各异。为了适应文化生态的发展,需要对某些具体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进行整改。譬如,纳西族的东巴跳,起源于纳西族智者东巴在各种宗教祭祀仪式中跳的舞蹈,从内容上可以提炼动物舞、器物舞等舞蹈内容,反映本民族浓郁的古代社会生活气息,升华它自然朴实、清新流畅的艺术风格,淡化或隐化它的原始宗教意识,凸显强身健体的功效;怒江的“溜索”,在内容上可以开发接力“溜索”, 负荷“溜索”、花样“溜索”适应地区旅游开发需要,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等心理需求。

3.1.2 滇西北民族传统用体育项目形式上的整改endprint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式,这里主要指带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符号,包括所依赖的器械、服饰、场地等等。比如:大理白族的霸王鞭所用的彩棍的材质、彩绸、铜钱等,都可以以现代艺术眼光来制作,服饰上除了满足大理白族服饰的“三须”“五须”“鱼尾帽”等文化符号之外,可以在颜色等方面做调适,艳而不娇,繁而不杂,张扬白族民族文化;又如纳西族的东巴跳并非一定要在祭祀活动中进行,为了平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可以将它纳入景点玉水寨、或者七夕节的某个表演场地,向世人展示纳西族的古朴舞蹈、东巴舞蹈的精气神、东巴智者的器械板铃、板鼓、铜锣等乐器法器。

3.1.3 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内涵上的整改

在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些传统体育项目与当地民族生产生活有关,有的与民族宗教有关,有的与民族婚恋有关的;往往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不是单一的,我们尽量提炼出与现代文化生态系统更合拍的文化内涵,便于更好的传承发展。比如:彝族的火把节上举行的歌舞传统体育,人们为了点火把的初衷是照天祈年,除秽求吉,但在整个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等娱乐活动,更是丰富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得以更好的传承。让彝族人们过火把节,从文化内涵上更多的是想到各种民族的比赛,丰富彝族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样,大理白族的“三月街”除了“花街”的文化内涵之外,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它集民族体育赛马等赛事、商贸物资交流为一体,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X-10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2 从政府、民族、泛民族区域多管齐下,共创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3.2.1 政府政策保证,为滇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传承,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传承当地民族固有的民族习俗、和传统的民族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保持浓厚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形成传统模式。一方面,发挥民族地区政府的区域自治权利,努力完善地方法规制度,增强民族盛典、风俗习惯的宣传力和执行力,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得到民族的认可和自律。比如,给予民族节日的法定保障,如丽江纳西“三多节”、大理白族“三月街”成为当地每年的法定节日。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诸如妇联、文化、教育等部门联手鼓励和支持村委、社区及学校积极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定期举行某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赛事等,共同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

3.2.2 以家支为点、个体民族为面,面面联手,稳定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家族是由一个个民族构成,家族之间的伙伴、亲戚、朋友之间经常依赖某种民族精神内核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开展某些民族文化活动,比如,以家族为单位的清明祭祀、丧葬、婚庆等民族活动中的打跳、划龙舟等,就是对民族成员精神文化内涵教化的一个过程。同样,个体民族因所涉及的民族符号,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从言谈举止、着衣装扮、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是民族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受教的过程。民族的个体形成个体的民族身份,刻意去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传承着本民族文化,如藏族赛马、独龙族的射弩、纳西族的飞石索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某个民族的代码。依赖民族自尊、自觉去稳定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使之传承发展下去。

3.2.3以泛民族區域特点,邻里联手,多方渗透,持续滇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系统

滇西北地区,除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玉龙县纳西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对集中的四大民族之外,还大杂居小聚居着21个少数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人们除了在泛民族区域生产生存之外,大部分人会走出自己的民族区域,与外界其它各民族之间进行社会交往,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会将自己民族的先进文化展示给别的民族。这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所以泛民族地区有必要相邻民族联手,在保留本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的同时,努力打造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比如开展香格里拉的赛马节、借丽江的黎明乡景区展示传统攀岩运动、依赖大理地域亮相舞龙舞狮……建民族村寨,发展民族村寨乡村旅游,把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纳入村寨旅游文化之中,凸显特色。滇西北各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应该乘滇西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之东风,满足游客探新、探奇、探险以及积极参与等心理需求,将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续发展下去。

4 结语

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在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因多方原因导致失衡现状是必然的。文化生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时间、环境等变化而努力调适去适应而生存的。所以,滇西北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可以重构优化的,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地政府、体育界、文化节、民族文化研究所、包括区域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使命。在重构优化滇西北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好文化本身与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及调适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金琳.文化生态视野下河南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J].新闻传播与研究,2012(10).

[2] 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9).

[3]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

[4] 陈帅,陈钢,陈璐.论中华民 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4).

[5] 温搏,王静,王旭景,等.武术文化变迁及其文化生态成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

[6] 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

[7] 张燕.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多元文化交融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