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红肉火龙果绿色生产技术

2017-11-17郑丽徐绳武张雅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绿色食品湖北省

郑丽 徐绳武 张雅娟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设施栽培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红肉火龙果设施栽培生产实践制定了红肉火龙果绿色生产技术,包括建园、栽培设施、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温度调控与越冬、采收等技术要点,适用于湖北省区域绿色食品红肉火龙果的生产。

关键词: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667.9:S5-3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0-390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0.027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red pitaya(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in Hube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standardized green-food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experience of red pitaya facility cultivation in Hubei,the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red pitaya was worked out, including orchard construction,facilities for cultivation,management of soil,fertilizer,and water,plant management,disease and pest control,temperature control and overwintering,harvesting,et al. This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green-food production of red pitaya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red pitaya (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 green-food; production technology; Hubei province

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on)是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Berger)Britt. et Rose]多年生攀缘性肉质植物,其花朵硕大美丽,香味扑鼻,有霸王花之称;其果实形状优美、色泽紫红艳丽,有吉祥果之誉;红肉火龙果口感清甜而不腻,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新兴热带亚热带水果,其果实富含花青素、水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营养物,还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1],具有抗衰老、减肥、美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激素水平[2]等保健功效[3]。因其观赏性强、采摘期长、营养保健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非常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已引发了种植热潮。现在湖北省火龙果的设施栽培发展很快,所以生产上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需求强烈。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设施栽培红肉火龙果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相关规定,结合湖北省红肉火龙果设施栽培生产实践,制定了红肉火龙果绿色生产技术,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1 建园技术

1.1 园地选择

选择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 ℃地区,且避风向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地下水位宜在0.6 m以下,土壤pH在5.5~7.5。此外,种植地选点应交通便利,方便生产资料和果品运输。

1.2 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选用抗寒力强、自然授粉率高、适合当地种植的红肉优良品种。提倡使用品种纯正、茎枝健壮、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容器苗,也可以用茎秆扦插苗。

1.3 园地整理

将种植地表层肥沃土壤集聚起垄,形成垄高约15~20 cm、上宽约100 cm、下宽约120 cm的定植行带,垄间留宽80~100 cm为行间,行间中间留宽30 cm、深20 cm的排水沟。

1.4 栽培设施

1.4.1 单栋大棚 采用双层镀锌钢管大棚,棚膜用聚乙烯耐老化无滴膜,外棚宽8 m,高3 m,内棚宽7.6 m,高2.7 m,棚间距1.0~1.5 m,行距2.0~2.1 m,种植3行。

1.4.2 连栋大棚 采用双层镀锌钢管大棚,棚膜用聚乙烯耐老化无滴膜,单棚宽6~10 m,棚高3.5~4.5 m,肩高2.5 m,行距2.0~2.5 m,根据实际情况种植。

1.5 栽培架式

推荐使用梯形架式,具体方法是:将一根350 cm的钢管(DN25)做成上底边宽30 cm,两腰边长160 cm,下底边宽80 cm(无钢管)的等边梯形,在梯形钢管架地面两落地内侧30 cm处固定一根长30 cm左右的钢管或者角铁,与梯形两边垂直。将两边插入火龙果栽植行至钢管或角铁固定处,梯形钢管架地面两脚撑开距离70 cm,上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20~130 cm,相邻两个梯形架相距200 cm,用两根平行的钢管(橫杆)连接,横杆直接固定于梯形上边顶上,两根钢管相距20 cm。栽植行中间每隔25 cm固定1根长140 cm、直径1.5 cm的牵引竿。

1.6 定植

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最适定植期。株距25~30 cm、行距2.0~2.5 m,种植密度800~960株/667 m2。定植前栽植行带土壤整细耙平,栽植深度5~7 cm,细土盖根,不得踩踏。选择枝条前端绑缚于牵引竿上,让新梢向上延伸。栽后浇足定根水,对因浇水而裸露的根系及时培土;定植后每周浇水一次,高温干旱应缩短浇水间隔时间;15 d后开始施肥,以浓度低于1%的水肥为主,薄施勤施。endprint

2 田间管理

2.1 土壤管理

生产季节对栽植行带及行间的杂草应人工及时拔除,保持土壤疏松、地面干净。在雨后应实施培土,覆盖裸露根系;新建园在冬季尤其要培土,以防寒护根。

2.2 施肥管理

根据红肉火龙果生长需求,按照文献[4]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

2.2.1 幼树施肥 幼树应薄施勤施,以水肥为主,每隔10~15 d施1次,每667 m2施均衡型复合肥5~10 kg,对水施用。在每年3-4月气温开始回升时和11月气温下降以前,分别施入腐熟有机肥,用量1 000~2 000 kg/667 m2。

2.2.2 结果树施肥 结果期以水肥为主,每隔10~15 d施一次,每667 m2施均衡型复合肥5~10 kg,对水施用,配以0.3%的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7-8月增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667 m2;最后一批果采完后施用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667 m2。

2.3 水分管理

遇干旱时应进行适度滴灌或喷灌;敞棚时遇降雨应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文献[5]的规定。

3 树体管理

3.1 整形修剪

3.1.1 幼树的整形修剪 植株沿牵引竿攀缘生长,只保留1个主茎,每隔30 cm用布条或塑料绳捆绑固定主茎于牵引竿上,以防倒伏或折断。当植株长至栽培架高时截顶,选留3个以上的自然下垂枝培育成结果枝。

3.1.2 结果树的整形修剪 每树留10~12条枝,可以安排2/3的分枝作为结果枝,其他1/3的分枝可抹除花蕾或花,促进营养生长,将其培养为强壮的后备结果枝;每年采果后,剪去衰老枝、病虫枝及垂地重叠遮阴的无效枝,重新选留更替的新枝。

3.2 花果管理

火龙果授粉方式主要是自然授粉,也可人工辅助授粉。疏花在开花前8~12 d实施,每节茎只留下1~2朵花蕾。在花谢后摘除病虫果、畸形果,对坐果偏多的枝进行人工疏果,同一结果枝约30 cm留1果,同一植株同一批次最多不超过3个果。

3.3 采收

果实由绿变红5~7 d后即可采收。火龙果采收时应采取 “两剪法”,即在果实着生部位的上侧剪一刀,下侧剪一刀,略带茎,切不可伤害果肩。果实采下后,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损伤。按照文献[6]的要求包装。

4 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防治

按照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健康种苗;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剪除病虫枝和病害果,并清理出园;在最后一批果采收结束后,全园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果园消毒。

4.2 物理防治

采用防虫网、粘虫板、诱虫灯、性诱剂等措施测报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捕杀。

4.3 化学防治

按照文献[7]的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在斜纹夜蛾、蚜虫发生初期,可选用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800~1 000倍稀释液喷雾;在螨类的若虫和虫卵出现时,可选用5%噻螨酮600~1 800倍稀释液喷雾;对茎腐病在发现病株后,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稀释液喷雾;对溃疡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稀释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稀释液于发病初期喷雾。

5 温度管理

5.1 揭膜

当棚外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可揭开内膜,当棚外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可揭开外膜,连栋大棚则打开侧窗和天窗,以利于通风透光。

5.2 遮阳

当连栋大棚内温度达到35 ℃时,则要通风、遮阳,可用遮阳网覆盖。

5.3 安全越冬

当棚外日平均气温降至10 ℃时,盖棚外膜;当棚外日平均气温降至5 ℃时,盖棚内膜。晴天可于上午10:00左右至下午15:00左右通风排湿[8]。1-2月若出现极端低温,应严格控水,当棚内温度低于0 ℃时,可在夜间设加温炉增溫;也可在火龙果生长架外侧空间盖简易内棚膜[9]。

火龙果植株受到冻害后易发生腐烂病,待气温稳定回升后,要及时治疗。危害严重的枝条应及时剪除,小型病斑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治疗,将腐烂、变色的部分彻底刮除干净,然后涂上广谱性杀菌剂[10]。

参考文献:

[1] 李升峰,刘学铭,吴继军,等.火龙果的开发和利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3,24(7):88-90.

[2]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徐 慧,王秋玲,韦 刚,等.火龙果的保健功效及其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6(3):383-385.

[4] NY/T 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S].

[5] 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S].

[6] NY/T 658-2015,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S].

[7] NY/T 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S].

[8] 刘会芹.火龙果冬季大棚栽培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5(1):21-22.

[9] 徐绳武,李 辉,郑 丽,等.鄂南地区火龙果设施栽培冬季防冻技术[J].常绿果树,2015(11):23-24.

[10] 周 成,刘卫强,吕 斌,等.火龙果炭疽病鉴别及综合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57(2):75-76.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绿色食品湖北省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无公害苗菜生产技术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