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7-11-17徐以立
文|徐以立
于无声处听惊雷
文|徐以立
01 “于无声处”的部分主创人员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鲁迅先生《无题》中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虽然静籁无声,但是暗潮汹涌,激荡着震撼人心的力 量”。
最近记者也亲身经历了一把“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万籁俱静的公益新天地的某个不大的房间里,三四束光打在中央,一个高脚凳放在一旁,形成一个极小的舞台。在其中,学员不着一声,没有多余的道具,仅仅通过一连串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所有不同的情绪、情节与故事,甚至连脸上的汗珠、眼角的泪珠也成为表演的一部分—这是肢体对感受力和表达力的一种极致绽放。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种戏剧称为默剧,通过表演者之间的默契以肢体动作及新的创意手法来表达一些更加抽象的意义。谈起默剧,很多人也许都会一头雾水;但说起默剧大师卓别林和“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很多人一定不会陌生。其实,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出现在古罗马。而眼前这群默剧演员,如果不是特别介绍,记者完全想不到这是一群听障人士,来自公益社团“于无声处”默剧社(以下简称“于无声处”)。
气质儒雅、发型中分、戴着圆框眼镜,眼前艺术气息澎湃的男子叫王祖锴,是“于无声处”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他是一名专业的话剧导演,作品有《经典复刻契诃夫·海鸥》《最完美的婚姻》等。他的《关于水的若干问题》更是夺得2014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一等 奖。
为什么一个专业的话剧导演会在业余时间无偿做起默剧来?
时间要回到2015年下半年,当时王祖锴想尝试实验戏剧。灵光乍现后,他大胆地启用了一群听障演员作为主要演员。导戏时,王祖锴惊呆了,同一个场景,听障演员能诠释出全新角度。谈到这段经历,王祖锴依旧很激动:“同一场车祸,普通演员大都只演绎悲伤的情绪;而听障演员却表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豁达,‘在人间,我的旅程结束了。在天堂,我要开始全新的生活了’。”
虽然实验戏剧的指导过程结束了,但是“成立一个公益团体,让更多的听障朋友能接受戏剧教育的熏陶”的想法却在王祖锴的脑海中成型了。于是,在公益新天地园区,他和朋友琥哥一起成立了“于无声处”。每周四晚上,他们为听障学员提供专业教学,把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通过默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
用身体、用表情去传情达意
“于无声处”所理解的“默”,除了是“沉默”,指默剧、听障人士外,更是“默契”,指灵魂与世界之间的一份被忽视的关联。用王祖锴的话说起来,就是“静下来,抛开固有语言思维定式,重拾本能的感官体验,用眼睛、耳朵、身体、心灵去感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悲一喜。用身体、用表情去传情达意”。
在多次排练中,王祖锴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听障学员陷入了模式化表演的怪圈:表演伤心,必定擦眼泪;表演学习,必定翻书本;甚至有学员无论表演什么,开场的第一个动作,必定要从舞台的一侧走入中 央……
真正的表演艺术是具有思想、有感觉的,而且独特的,绝没有刻板化的公式。独特、走心的表演,是王祖锴对听障学员最新的要求。
平日里,和王祖锴合作的都是专业学员。但是“于无声处”的听障学员都是有各自正式工作,并没有演出经验的普通人,该如何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表达出自身独特的生命张力呢?
在每次排练之前,王祖锴和琥哥总会定一个主题,让听障学员经过独立思考后,口头创作一个小剧本,然后再进行启发式指导。他们严格恪守与听障学员的创造界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构思,“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将固有的方式与认识框架套在他们的身上;在不打击他们的自信,给予其安全感的同时,再去开发多些创意的可能”。
记者有幸参加过一次排练,当天主题是“成长历程中一件难忘的事”。学员赵幸一先是“说”了年少时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北上读大学的经历。虽然记者觉得叙事平淡,但是耐心的王祖锴并没有打击赵幸一的积极性,而是点出其缺点,并抛出几个关键字,继续启发。
02 手语MV《好久不见》一个片段
03 “小队长”在接受专业指导
正当赵幸一苦苦思索的时候,他弟弟揭发了哥哥年少的一段“粉红色回忆”:一位年轻的姑娘曾给过赵幸一一瓶水,而正是这瓶水成为他暗恋情愫的开端。但“不幸”的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王祖锴听后拍案叫绝,在其他听障学员的“手舞足蹈”的无声起哄声中,当即和哭笑不得的赵幸一商量起如何将这个故事改编成默剧。很快剧本成型了。在排练中,王祖锴一遍遍地指导着赵幸一的表演。甚至受到表演中“开瓶盖”动作的启发,他们最后还将故事结尾的“美丽的误会”戏剧化成“姑娘只是口渴了,请赵幸一开个瓶盖而已”的搞笑桥段。
最后,赵幸一用一连串的简单又直白的动作和生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表演“笑”果十足,现场效果十分出彩。而这也是默剧的独特魅力—表达真实的自己,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展现着各种情境之下的人生百态,彰显一场沉默的美。
他们的故事“好久不见”
最近,“于无声处”和上海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上海聚舍影像工作室合作,即将推出一部手语MV,原曲来自陈奕迅《好久不见》。他们将MV重新编撰、拍摄,演绎听障人士自己的故事:
一个听障男孩爱上了一个普通女孩。相携走过人生的一段旅程后,最终他们选择分手。溺在旧时光里的男孩经常逗留在他们最爱的咖啡厅中,试图找寻相爱过的痕迹。一日,男孩终于再次遇见女孩。他犹豫着,想上前“说”一句“好久不见”的时候,却发现女孩的身上有了新伴侣的气息……
不同于原MV将陈奕迅扮演的“卓别林”作为唯一主角,“于无声处”将故事人物具体化,男孩、女孩、女孩的新男友将悉数出场,由具有表演经验的听障学员出演;而“卓别林”则作为灵魂人物出现于故事的关键点和转折点中。
“卓别林”的扮演者Steven,就是前文提到的将车祸演绎得颇具禅意的演员。他不仅是“于无声处”元老级的学员,更是大家公认的“老戏骨”。由于面部轮廓深邃,他的“卓别林”扮相分外形神兼备。Steven告诉记者,他是“无声中的对话”工作坊的听障教练。虽然之前也有戏剧表演的经验,但是他之前多半演绎的是正剧,很少走喜剧路线。为了跳脱出以前表演的条条框框,在接下角色后,Steven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对着镜子进行形体和表情的训练。有时,看着自己因训练太久而偶尔失控的“狰狞”表情,他也觉得“好好笑”。Steven并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表演经历,他笑称家人看到他对着镜子疯狂训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我疯了吧”。
除了推动剧情发展,Steven还要负责手语与歌词对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无法听见歌曲,为了做到手语动作和歌词同步,他反复看MV,不仅要记住歌词内容,还要硬生生地记下了歌词与歌词之间的间隔时间。4分钟的歌曲、将近50句歌词,他耗费了巨大的心力。
让戏剧融通社会
除了Steven、赵幸一外,“于无声处”还有许多可爱的听障学员,比如《好久不见》的男主角,搞笑又“多情”的单保文;比如天真浪漫、特别喜欢聊天的“小队长”等。他们开朗的性格、丰富的内心活动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听障人士从业面的狭窄,“小队长”说每周四的排练是他最期待的时候,能让他忘却工作的“心累”。而他未来的心愿就是能帮助大家在表演方面更好地进步,做大家名副其实的“小队长”。
在排练中,记者还发现了两位特殊学员,她们都是普通人。一位是全职手语翻译员糖糖,她在活动中担任专业翻译;还有一位是Sunny,除了学习默剧外,她还向各位听障学员学习手语。她们和听障学员都相处得特别好。静默的排练现场,除了王祖锴和琥哥导戏的声音外,多的就是他们在学习之余互相打闹的声音—因为Sunny偶尔会闹一点手语翻译的小错误,一些调皮的听障学员会嘻嘻哈哈地善意“嘲笑”她。但在记者看来,这却是他们如亲人般融洽的表现。
04 每周四,学员们都会进行排练
这也是“于无声处”所希望看到的: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融合式交流环境,以戏剧这种平等的方式,让听障学员与普通人进行互动和沟通。这既有助于双方相互建立友谊且平等相待,也有利于听障学员的发展。琥哥也说,“于无声处”不止是为听障人士而打造的,他们希望也欢迎未来有更多普通人能加入这个温暖的大集体。
戏剧是王祖锴、琥哥的毕生追求,也是他们认为的一种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当戏剧与公益联系起来,就是向“有意思”的外壳内注入了“有意义”的内核,正如他们的口号一样:“公益,就是我吃饱了,你也别饿着。”
采访结束已是深夜,走在归家的途中,记者偶见结束工作的王祖锴。深夜,街头凉风习习,路口灯影绰绰,骑着单车的他飞速地掠过路口,背影洒脱,将死寂的夜带得似乎也生机盎然了起来—宛若17岁的少年,自由而又肆意地穿过年轻而又磅礴的梦想。
向默剧致敬,向“于无声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