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项化教学对高中女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嘉定区两所高中为例

2017-11-17徐梦琴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女生实验组问卷

徐梦琴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上海 201802)

体育专项化教学对高中女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嘉定区两所高中为例

徐梦琴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上海 201802)

2001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明确提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这5个学习领域。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2013年上海市提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并努力进行探索。如今正式实施几年来,这一改革对学生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所以笔者拟从高中女生运动参与这一切入点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探索体育专项化教学对其的影响,以期为改善高中女生运动参与现状提供实践参考。

1 体育专项化教学含义

体育专项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技能水平等,选择1~2项运动项目进行专门的学习,通过3年的专项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嘉定区两所高中为例,对体育专项化教学对高中女生运动参与的影响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以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一个非试点学校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在为期1学期的教学中,实验组进行专项化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形式进行教学。由于高二已全面实施专项化教学,所以选择高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进行2次问卷调查。实验前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实验后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鉴于此问卷所设计的6个指标(积极兴趣、消极兴趣、合作精神、意志品质、自控力、健康意识)都是从运动参与态度及情感方面出发,而缺乏关于运动参与行为方面的问题,特在征询相关专家及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行为表现指标,从运动参与频率、每次参与时间、参与方式、运动强度这几个方面进行问题的设计。在相关专家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为了确保本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间隔15天对50名学生进行重复测试,信度系数为0.82,稳定性较高。

2.2.3 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前、后对两所学校所选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数据软件和Excel表格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实验设计

3.1 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体育专项化教学对高中女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3.2 实验假设

体育专项化教学对高中女生运动参与有积极的影响。

3.3 实验步骤

3.3.1 确定学习内容 试点学校确定网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4个运动项目供女生选择,非试点学校教学内容来源于高中体育课本中的基础内容。

3.3.2 选择被试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进行预测。经正态分布检验得出各项指标均成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得出所选取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3.3.3 实验前测 开学第1节体育课,让学生填写问卷并回收问卷,了解实验前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情况,并作为实验前测数据。

3.3.4 实验后测 期末结束后,让学生再次填写问卷并回收问卷,了解实验后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情况,并作为实验后测数据。

3.3.5 实验变量的控制 两校选取的学生生源、体育课教学时数、学校场地器材等情况基本相同,执教教师教学水平相当。

4 结果与分析

对问卷结果的处理分两部分完成:第1部分对积极兴趣、消极兴趣、合作精神、意志品质、自控力和健康意识6个指标进行数据整理,把反映同一维度的问题进行选项均值处理,然后再采用SPSS工具统计。其中,消极兴趣维度需进行反向理解,即分数越高则越消极,其余维度均是分数越高越积极。第2部分采用Excel表格对运动参与行为表现的选项进行概率统计和分析。

4.1 实验后两组学生运动参与情况

经过1个学期的不同方式教学,试验后两组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反映运动参与情况的6个指标中,除了自控力,实验组在其余5个指标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兴趣越低越好),但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学生在自控力指标上得分基本相同,相差0.01。

由此说明,专项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运动参与兴趣,并且运动参与程度、投入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在自控力这一指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略低0.01,这可能是由于自控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较大改变,所以实验效果不明显。总体看来,实验组的运动参与情况已经转变,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

从图1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运动参与行为表现之间差异程度较大,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每周参与运动次数上,选择高次数(3、4、5次/周)的选项,实验组出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对照组也成上升趋势,但不明显;在每次参与运动的时间方面,实验组在较长时间(21~30、31~40分钟/次)的选项上成递增趋势,而对照组基本保持持平或略低水平;在喜欢的运动强度方面,实验组增长较快的是中等强度运动,大强度运动选择数量也有上升,说明实验前很多选择小强度运动的学生在试验后改变成了喜爱中等或大强度运动,而对照组出现了相反的变化,实验后选择大强度的学生少了1%,喜欢小强度的学生多了2%。

图1 实验后两组学生运动参与行为表现对比

表1 两组学生实验后运动参与调查结果

表2 对照组学生运动参与自身对照情况

表3 实验组学生运动参与自身对照情况

4.2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运动参与情况自身对照

表2反映出,对照组学生在运动参与的6个指标上的分数在实验前后变化不大,只有略微的波动,但都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表3反映出,实验组学生在经过1个学期的专项化教学后,运动参与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项指标分数均高于(消极兴趣指标反向分析)实验前分数。

然而,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虽然在各个指标上都是向积极方向发展,但是实验组的提升程度更为明显。从表2、表3中可以看到,对照组和实验组自身在6个指标上的均值变化,对照组提高的范围在0.08~0.19,实验组提高的范围在0.13~0.31,实验组提升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5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高中女生进行体育专项化教学,女生的运动参与情况已有转变趋势,女生对运动参与的积极兴趣更高,消极兴趣降低;合作精神增强,意志品质提高;健康意识提升,运动参与意识更强烈。(2)在专项化教学的影响下,女生的运动参与频率、运动时间以及运动强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她们更倾向于和他人一起参与运动。(3)专项化教学能够让高中女生的运动参与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长时间坚持实施,可能效果更好,同时建议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4)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运动机会以满足学生运动参与的发展,同时,可积极参与或组织学生活动,因为学生更喜欢与他人一起参与运动。

[ 1 ]张海景.运动教育模式对高中生运动参与度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 2 ]刘海燕,于秀.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4(1):79-80.

[ 3 ]张邱萍.进步度与达成度评价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以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为例[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2):81-83.

G807.3

A

1674-151X(2017)10-132-03

投稿日期:2017-08-15

徐梦琴(1986~),中教二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女生实验组问卷
高中女生体育课厌学行为及改善措施探究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诱导式兴趣教学法在高中女生跨栏跑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早恋女生的依赖心理拯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