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运动影响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2017-11-16郭治平雷华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郭治平 雷华冰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运动干预对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自身动态血压、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80例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在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尿酸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动态血压、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方法,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动态血压、血清尿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运动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效果差异较小,因而对于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采用运动疗法。

【关键词】 运动影响; 中青年轻度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清尿酸; 高密度脂蛋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65-02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较好,但是在血压长期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大、学习压力大、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高血压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比例,本文结合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资料,就利用运动影响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80例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收集时间为2013年9月-2016年8月,所有患者均为男性,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年龄19~48岁,平均(29.7±3.5)岁,病程1~3年,平均(1.7±0.5)年;对照组年龄21~49岁,平均(30.2±3.6)岁,病程1~3年,平均(1.6±0.6)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中的相关规定,收缩压≥140 mm Hg(18.7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12.0 kPa)可确诊为高血压[2]。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2)本研究前6个月,所有患者未接受高血压相关治疗;(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有完整的治疗和随访记录。排除标准:(1)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2)存在严重肝、肾、心、肺功能不全或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等;(3)继发性高血压;(4)治疗期间相关数据记录不完整患者[3]。

1.4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1022296)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的是运动疗法,具体采用的是有氧运动,每天有氧运动时间控制在0.5~1 h,其中有氧运动通过计数脉率判断,具体的可参照(220-年龄)×(60.0%~85.0%),具体的可采用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有氧舞蹈、做韵律操等有氧运动。连续进行3个月[4]。

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其中6∶00-22∶00属于白昼,22∶00-6∶00属于夜间,白昼测量时间间隔30 min,夜间测量时间间隔60 min。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按照标准测量方法实施测量,测量完成后求得平均动脉压。在治疗结束后于患者清晨空腹条件下采集5 ml静脉血液,并按照相应的测定方法测定患者的血清尿酸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5]。

1.5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有:(1)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压;(2)治疗前后血清尿酸;(3)治疗前后的高密度脂蛋白。

1.6 统计学处理

整理本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动脉压比较

在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脉压、白昼脉压、夜间脉压等血压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动脉压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清尿酸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清尿酸分别为(352±94)、(351±95)?mol/L。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分别为(329±90)、(328±91)?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在血清尿酸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酸指标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論

高血压作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早期多见于老年人群,但是近年来,在中年人及青年人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高血压患者,究其原因有中青年人群面对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肥胖、情绪波动大等。这些都是造成中青年人群患上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同样的应重视高血压的治疗,避免长期血压控制不良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影响[6]。endprint

硝苯地平缓释片属于高血压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通过钙离子拮抗剂作用降低了经过钙通道进入细胞的钙离子,与此同时,该药物能够特异性对心肌细胞、冠状动脉、外周阻力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发生作用。在治疗中青年轻度高血压过程中,硝苯地平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以及血管,并且减少冠状动脉平滑肌张力作用,消除了血管痉挛,通过上述多种综合作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促进患者血流量的增加,降低血液流动阻力,改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7-8]。

在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药物实施治疗,但是对于舒张压低于95 mm Hg的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纠正患者的生活状态,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在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可作为高血压预防、治疗以及控制的重要方法,这种干预越早,患者的血压控制程度越高。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就是有氧呼吸方法,具体的主要通过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等相关项目,这些有氧运动具有强度低、节奏感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期间有氧气的充分供应,此阶段,人体吸入的氧气和自身所需求的氧气保持动态平衡,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血液可保证心肌有充分的氧气,整个过程中,有助于患者体内糖分的分解,促进脂肪的燃烧,因而对于中青年本身超重或肥胖人群,还具有较好的减肥效果。长时间的坚持,还能发挥较好的降压效果,改善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尿酸属于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最终经过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酸的含量水平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比如: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动力学改变、RAS系统激活等。在中青年轻度高血压中,高血压能够造成肾小球动脉硬化以及局部缺氧,增加了乳酸的生成,而乳酸会抑制到尿酸的排泄,使得尿酸含量水平升高,尿酸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造成了钠离子含量的增加,进而促进患者的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还会存在一定的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自身组织转运到肝脏,临床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水平和动脉官腔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也就是说高密度脂蛋白属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能够将对人体血管壁上沉浸的有害物质,比如胆固醇等通过转运实现分解排泄。高血压患者在病情缓解后,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升高。

本研究中对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以及有氧运动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有氧運动对于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可取得与药物治疗相同的效果,从而为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提供重要的治疗方法。不过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数量有限、均为男性且属于轻度高血压,因而后期还应加大不同程度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氧运动治疗的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对于轻度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运动方法,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动态血压、血清尿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运动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效果差异较小,因而对于轻度中青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采用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程勇,陈海燕,张富.运动干预治疗中青年1级高血压[J].福建中医药,2016,9(5):56-57.

[2]凌浩青,方丽,陈永群.基于移动网络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管理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21(5):390-393.

[3]黄玉云.有氧运动降低体重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27):278-279.

[4]胡利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101-103.

[5]罗臻怡,汤赵荣.综合社区管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9(12):65-66.

[6]李雪云,翟丽萍.自我管理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8(2):278-280.

[7]江勇,罗义根,肖新明.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21(3):11-13.

[8]叶向阳,陈松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6(1):100-102.

(收稿日期:2017-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