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术前准备不完善率中的应用
2017-11-16罗琴殷小红蒋晓丹
罗琴 殷小红 蒋晓丹
【摘要】 目的:探索通过品管圈降低术前准备不完善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笔者所在科术前准备过程中存在的不完善项目进行现况调查,分析要因,从而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科室术前准备不完善率由49.5%下降到16.3%,达到了预期效果。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术前准备不完善率,提升了护理品质,提高了术前准备的终末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
【关键词】 品管圈; 术前准备;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62-03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产品质量提高、业绩改善之目标[2],充分体现了“自动自发,团队合作,品质管理,持续改善”的基层质量管理理念[3]。品管圈活动是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运作方式,目前已越来越多运用到医院的细节管理中[4]。众所周知,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创伤大、病情重、风险高,术前准备质量是整个围手术期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5]。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保障手术的及时性,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质量,笔者所在科于2016年1月开展了“降低术前准备不完善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组织和实施
1.1 组圈并确定圈名
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3],共8名成员组建了品管圈。每位小组成员都有相应的职责,定期参加圈会。针对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创伤大、病情重、风险高等特点,利用头脑风暴,确定以“呵护圈”为圈名,寓意是以仁爱之心、互助之心关爱呵护患者每一天;以专业的角度,熟练的技巧,用爱心、细心及关心撑起患者的信任。圈徽附以红色爱心和绿色橄榄枝,红色爱心代表每个人都有一颗炙热的心,仁爱的心;绿色橄榄枝象征用正义、和平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
1.2 选定主题
选题是品管圈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8名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多个可行性主题,根据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的原则,各自打分求和,选出得分最高的“降低术前准备不完善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为:对医院而言,能减少术前准备不完善所导致的手术延缓,减少术前准备不完善所导致的医疗费用的增加,减少术前准备不完善所导致的手术不安全,减少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的相互推诿;对患者而言,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的满意度;对护士而言,能学会使用科学工具解决护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明确工作目标,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密切护患关系,拓展优质护理内涵,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1.3 拟定计划
运用品管手法甘特图制作活动计划表,2016年1-8月共8个月完成该活动项目。活动开始时先按照预定进度用虚线画上计划线,在活动中每完成一个工作项目,便以实线画上实施线,用以监控工作进度,以便如期完成改善活动[6]。
1.4 现况把握
首先根据科室术前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作心胸外科术前准备不完善情况查检表,每名患者调查包含术前宣教、手术接送单、腕带、各项准备4大块共16个项目,术前宣教内容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踝泵运动、深呼吸及咳嗽训练、手术及麻醉方式、手术衣裤穿戴时间及方法、停用特殊药物;手术接送单内容包括填写完整、缺单;腕带内容有血型、手术部位、清晰度;各项准备,包括皮肤准备、去除移除物、药品准备、物品准备、胃肠道准备。通过4个月时间共收集91例患者,其中不完善者45例,占49.5%:不完善者中不完善项目共97项。运用柏拉图分析,发现术前宣教不完善占76.3%,根据80/20原则将此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
1.5 设定目标
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将总目标设定为:降低术前准备不完善率为19.4%,分目标值设定为:降低术前宣教不完善比例为29.9%。
1.6 问题分析
运用鱼骨图手法进行要因分析,发现术前宣教不完善者主要原因有:(1)护士因素。专业知识缺乏,重视程度不足,宣教方式未因人而异,宣教技巧、时机不当。(2)患者因素。宣教内容多,患者文化程度不一,导致接受程度低,患者重视程度不够,频繁更换家属。(3)材料因素。科内缺乏宣教视频,现场示教不够,缺乏宣教手册,现有的材料内容复杂,患者不容易接受。(4)其他因素。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1.7 拟定对策及组织实施
1.7.1 加强护士的培训 利用科内学习时间对所有护士进行术前准备知识的集中培训,提高其专科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教会其健康宣教的技巧。把术前宣教的内容放入围手术期考核内,质控护士每周定期进行质量督察,发现问题及时向当班护士提出,如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护士长沟通,于次日晨会向全科护士传达,并列为下周质量督察的重点项目,做到有检查、有改进,有反馈。护士长对科室护士进行不定期提问,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及抽查力度,进行不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业务学习及考核。
1.7.2 制定并完善术前准备流程图,制作心胸外科术前准备路径表 目的是让每一位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能够按照标准更全面、更有效的完成每一项术前准备。术前准备路径表涉及4个班次共12项内容,分别在术前前一天日班、中班、夜班及手术当日日班完成。术前前一天日班完成的项目主要有7项,分别是术前宣教,填写接送单,完善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的护理书写,去除移除物,完善腕带,特别是血型的添加,进行基础的皮肤准备等,术前宣教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踝泵运动、咳嗽及深呼吸训练、麻醉及手术方式、停用特殊药物情况、手术衣裤的穿戴等;中班需完成的项目有4项,包括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护理书写、体温测量等;夜班或次日日班的项目有4项,包括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物品及药品准备、术前治疗、完善书写等。将所有要完成的工作项目及每个项目里面具体的内容及要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制作成表格,当班护士每完成一项就在相应栏内打钩,这样既能提醒护士防止遗漏术前准备的各项工作内容,又能对护士的术前准备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又方便质控护士的质量督察及护士长的不定期检查。endprint
1.7.3 完善宣教资料 心胸外科患者多为高龄患者,接受能力比较弱,为了更好地让患者理解术前准备的各项注意事项及意义,护士集思广益制定了通俗易懂的“什么是踝泵运动?为什么要进行踝泵运动?怎样进行踝泵运动?踝泵运动过程中的重点有哪些?”“怎样进行有效咳嗽及呼吸功能训练?”“心胸外科围手术期宣教”“防跌倒十知”“专科用药注意事项”等专科宣教彩色卡通手册,提供患者阅读,同时将踝泵运动、呼吸功能训练、术前准备注意事项等制作成视频,每天让患者观看,提高了患者对术前准备的重视程度,加深了患者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使患者通过护士讲解并结合翻阅手册和视频宣教能深入掌握手术相关的知识。
1.7.4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查看制度,通过各班交接班查看,床位护士和当班护士术前准备时查看,术前床位护士与手术室工人交接时再次查看,监督各项内容的完成情况,建立各项监督机制,如床位护士相互监督,责任组长的监督,护士长总监督等,将护士工作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挂钩,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及工作的积极性。
2 结果
通过定期召开圈会,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调整措施,发现患者的术前准备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总目标:术前准备的不完善率从改善前的49.5%下降到改善后的16.3%,分目标:术前宣教不完善所占比例从之前的76.3%下降到改善后的50.0%。患者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由94.3%上升到97.1%;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 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品质
患者的安全問题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确保医疗质量能持续地改进和提高,就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来实行有效的管理[7]。8个月的品管圈实践证明,通过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到位,术前准备的不完善率得到明显下降,充分体现了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优质服务品质以及保障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此次制定的术前准备完善路径表在全院进行了推广应用。
3.2 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文化的影响力
QCC倡导质量管理理念,创造高效保质的工作绩效,增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较好的团队配合精神[8]。本次“呵护圈”活动不但降低了术前准备的不完善率,而且还使圈员们收获了可喜的无形成果。所有圈员积极认真主动参与,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管理意识和对工作的责任心[9],圈员的专业知识、活动信心、责任感和荣誉感、团队精神,尤其是在运用QCC能力、自信心和积极性方面[10]。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的直接效果[11],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
3.3 提高了术前准备的终末质量
护理流程的改进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但每家医院、每个科室的情况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改进[1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科内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大多是机械的执行术前医嘱,不注重术前准备的终末质量,下一班护士也不会对上一班护士完成的工作内容进行质量检查,导致部分术前准备未完善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部分患者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如踝泵运动不到位,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未掌握,影响了术后的康复,甚至出现了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完善了术前准备流程,细化了术前宣教形式,制定了术前准备路径表,将术前准备的内容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使护士有章可循,降低了术前准备不完善率,提高了术前准备终末质量,减少了因术前准备不充分而致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翠萍,刘洁珍.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6,23(18):29-32.
[2]王珊,金如燕,沈蔚.品管圈在提高时间静脉用药准确性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1A):15.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林如.品管圈在降低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154-155.
[5]冯锦芳,谭秋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44-546.
[6]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7]李田军.利用品管圈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的规范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157-159.
[8]达玉婷,张铭.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手术物品准备准确率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5):471-474.
[9]盛霜.品管圈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29):6609.
[10]花文红,许庆珍,李从玲,等.品管圈在降低胸外科术前检查项目序贯性错误率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7(7):1791-1793.
[11]陈露露,姚美燕,华丽群,等.品管圈在改善患者入院接待时间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96-897.
[12]范海霞,陈旭慧,艾梦婷.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专科设备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168-1169.
(收稿日期:2017-0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