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74例护理体会

2017-11-16陈仙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内镜

陈仙艳

【摘要】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74例,术前进行常规饮食准备、手术评估、心理干预等;术中对手术操作器械进行妥善准备和传递,做好手术配合工作;术后常规进行基础护理、舒适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所有7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中,1例患者术中发生穿孔,发生率为1.35%;2例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70%;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5%。治疗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随访,显示70例患者手术部位已愈合,愈合率为94.59%。结论: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当中,采取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内镜; 黏膜下剥离术; 护理体会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51-02

在当今的医疗领域当中,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内镜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些消化道癌前病变及癌症早期,可以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中具有微创的特点,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相关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74例,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26~71岁,平均(47.3±2.8)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17例食管部位病变,54例胃部病变,3例十二指肠病变。

排除标准: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不包括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不包括无法配合治疗、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患者。

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对研究结果均无影响。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使用胃镜对患者胃腔进行检查,进行胃黏膜美兰染色,对病变位置进行确定,使用注射针将生理盐水注入病灶边缘,使病变局部抬高至完全隆起,与基层相分离。使用多种内镜用刀将病变周围黏膜切开,沿黏膜下层进行剥离,进而将病变位置切除。

1.2.2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在手术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具有手术禁忌证,术前让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并签字同意手术知情同意书。针对患者手术前的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信心[1]。术前应对血常规进行完善,术前1 d禁烟,术前保持8 h以上空腹。术前30 min肌肉注射10 mg山茛菪碱,并对相关手术药品及器材进行准备。由麻醉师进行麻醉评估,通过超声内镜检查确定手术病灶,视情况使用解痉剂或镇静剂。(2)术中护理。在手术当中,帮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严密监测,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2]。术前常规配置腚胭脂、甘油果糖、肾上腺素混合液,在病灶边缘0.5 cm位置,多点刺入黏膜下层,均匀进行注射,分离病灶位置和黏膜下层。手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确保患者充足的卧床休息,缓慢变换体位,避免剧烈活动等。确保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舒适,术后遵医嘱1~2 d禁食,3 d后如果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可逐渐开始进流质食物,逐渐向少渣半流质、软食、普食过渡。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忌粗糙、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造成术后出血[3]。可食用软面条、藕粉、米汤等食物,避免发生便秘。针对患者术后容易发生的穿孔、出血、腹胀等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可在术后常规安置胃管,缓解患者腹胀等症状,同时根据流出胃液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4]。(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嘱咐患者禁食刺激性或坚硬的食物,禁忌烟酒,按时按量服药,观察大便颜色等[5]。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随访,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所有7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中,1例患者术中发生穿孔,发生率为1.35%,经外科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70%,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5%。治疗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随访,显示70例患者手术部位已愈合,愈合率为94.59%。

3 讨论

在临床上,内镜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在很多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运用内镜治疗相关疾病的常用手段,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相关疾病。在临床上,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相关疾病,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脏器功能能够快速恢复,同时疼痛较为轻微,患者康复及出院时间都比较短[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闭合手术的方式,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可以对很多外源性因素的影響进行规避,在不进行外科手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进行获取。同时,运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避免对患者器官进行切除,同时具有较高的1次切除率和较低的局部复发率。同一名患者可以多次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且在一次治疗当中,可以对多个部位进行治疗。endprint

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实际应用当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为患者提供完善、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使患者术后更快的恢复痊愈,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在实际护理当中,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评估,确认患者自身情况适合接受该手术[7-8]。在手术当中,应当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对医生的操作思路进行了解,对内镜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和固定,确保病灶位置在医生可操作范围内,并确保清晰的手术视野。对各类内镜设备及相关附件,要能够进行熟练操作,在发生穿孔、出血等情况的时候,应当保持冷静,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穿孔、出血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术中穿孔可能是由于病变位置与周围组织粘连,剥离较为困难。如患者手术中发生穿孔,可在内镜下使用钛夹进行夹闭,或使用双镜联合方式,在腹腔镜配合下对出血位置进行修复。术后进行常规的抗感染、胃肠减压护理。对患者胃液量、胃液颜色等,进行严密观察,同时仔细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9-10]。如果发现患者疑似消化道出血,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应及时进行补液、止血、抑酸等治疗。经本文研究表明,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进行妥善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做好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中监护、饮食指导、健康指导、胃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等工作,所有7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穿孔,发生率为1.35%,经外科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2.70%,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5%。治疗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随访,显示70例患者手术部位已愈合,愈合率为94.59%,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在治疗中辅以全面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雪芬,李秀梅,廖素珠,等.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护理配合[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87-88.

[2]郭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34-135.

[3]李清峰,刘兆周,邱李华.窄带色素内镜诊治结直肠广基隆起性病变的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17-19.

[4]张明,李云霞,杨志远.鼻中隔穿孔实施鼻内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修补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46-48.

[5]刘业宁,张艳冰,方朝新.耳内窥镜辅助下行中耳置管在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优缺点[J].中外醫学研究,2014,12(10):121-123.

[6]郭庆棠,郑奕,孙瑜,等.消痔灵注射液内镜下注射治疗胃肠血管畸形[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21-122.

[7]王辉.基于内镜下氩气联合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51-52.

[8]钟增忧,张永发,游志坚,等.帝视内窥镜辅助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6-18.

[9]崔荣,朱雯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护理体会[J].生物技术世界,2014,8(4):123.

[10]王桂荣,石红阁,张爱荣.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大肠良性肿瘤护理配合[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1):80,25.

(收稿日期:2017-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消化内镜常见人为损害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