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16赵榕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

赵榕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CH)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院就诊的12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及家属护理评价等差异,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评价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仅为78.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患者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缩短恢复时间,提升干预的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45-03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Cerebral hemorrhage,CH)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神经外科疾病,该病的特点即发病突然、进展快、病情危急,短时间内可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2]。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效果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操作,实施护理责任制,满足患者的需求,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同时和家属、社会相互配合提升患者对服务认可度,使患者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3]。本文探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入院就诊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入院经头颅CT和MRI检查,均符合脑血管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首次发病,采用入院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男女例数比为43∶17,年龄49~78岁,平均(68.4±7.6)歲;发病至入院时间2~7 h,平均(5.4±1.3)h;出血部位:脑叶20例、基底核14例、内囊10例、9外囊例、丘脑或其他部位7例;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34例,血肿腔钻孔引流术26例,平均出血量(45.6±2.1)ml。研究组患者60例,男女例数比为41∶19,年龄51~80岁,平均(69.5±6.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6 h,平均(6.9±1.4)h;出血部位:脑叶18例、基底核15例、内囊11例、外囊10例、丘脑或其他部位6例;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37例,血肿腔钻孔引流术23例,平均出血量(43.6±1.8)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试验收治的患者均因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脑出血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并发至入院时间≤7 h,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愿意签署试验授权书者。排除标准:排除诊断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患者,不能配合或者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合并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4]。入院后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前2~4周尽量不要搬动患者的身体,将头部抬高至5°~30°,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腔分泌物等,吸痰操作时动作务必轻柔防止损伤气道黏膜;观察患者体征表现是否异常,如双侧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等均是脑疝的前兆,应立即告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饮食方面,持续昏迷或者吞咽困难者应采用鼻饲方式供给营养,在鼻饲前应抽出胃液并检查胃内是否有出血现象,鼻饲后观察是否有腹胀、腹泻等并发症;起初饮食应该以流质食物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速度放缓防止引发呛咳。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和具体的预防措施,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指导患者家属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内容等。

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首先成立优质护理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优质护理理念教育和具体护理操作的培训,所有护理干预操作均从患者的利益和角度出发[5]。其次实施既定护理内容:(1)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入院后每隔30 min测定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是否正常,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2)生活护理。将患者日常所需的物品摆好放置于触手可及的地方,清晨协助患者如厕、洗漱,用餐时从旁帮助等;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卫生清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时定量给药,服药后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3)康复指导。尽量保持患者充足睡眠,下午可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如上肢交叉上举,下肢蹬车运动,运动量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做好出院注意事项,并宣传早起康复训练的内容及重要性。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评分、家属对护理服务评分情况及护理总有效率。

1.5 疗效评价

根据文献[6]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文献[7]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治愈: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减少90%~96%,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减少60%~70%,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减少30%~40%,临床症状消失;无效:上述指标均为达到标准,甚至严重恶化。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患者/家属护理评价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仅为78.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病症危急,若治疗中对病情和护理路径掌握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8]。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周期较长,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资料表明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理念的干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护理措施,将常规护理内容不断细化和优化,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进行考虑,让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协作关系,护理责任制的实行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患者能够获得全方位、多方面的照料;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9]。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出院时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于行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郭万红[10]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进行应用,结果其最终的护理总有效性为94.35%。本次研究的优点在于分别从经济层面、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等进行研究,缺点是未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增加该指标的研究。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闫文娟.临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263-264.

[2]张俊英.优质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276-277.

[3]谢建芳,张蓉.精細化护理在脑出血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5):547-548.

[4]罗凤云.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7-748.

[5]赵艳艳.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147-149.

[6]张展.熏蒸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20):108-109.

[7]胡红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9):307-308.

[8]王晓玉.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59.

[9]朱玉红.探讨优质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12(17):804-806.

[10]郭万红.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61-1563.

(收稿日期:2017-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