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

2017-11-16尹永胜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术后剖宫产

尹永胜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CSEA)剖宫产患者术后的自控镇痛(PCEA)效应,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组(A组)22例患者采取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对照组(B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针内针穿刺法,应用VAS评分和Ramesay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对PCEA的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对PCEA的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是一种新型且安全有效的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相比于传统针内针穿刺法来说,术后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 传统针内针穿刺法; 自控镇痛; 剖宫产; 术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058-03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阻滞技术较多,当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是传统典型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穿刺法,其虽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性较强的优点,但也同时存在稳定性较低、并发症较多的弊端[1-3]。近年来随着CSEA技术的发展提高,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不断投入使用,笔者为探究不同穿刺方法对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EA)效果的影响,对4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2例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自愿接受CSEA剖宫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个人意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A组)22例患者采取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年龄24~42歲,平均(29.7±5.2)岁,体重60~79 kg,平均(67.9±5.8)kg;对照组(B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针内针穿刺法,年龄23~41岁,平均(28.9±5.3)岁,体重59~78 kg,平均(68.1±4.7)kg。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存在CSEA禁忌证的患者。(2)对阿托类药物过敏的患者。(3)不能进行术后随访、不愿意配合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严格禁止术前用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消毒铺巾,同时对患者的ECG、BP、HR及SpO2进行监测。

1.2.2 传统针内针穿刺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首先于硬膜外穿刺后将穿刺针置入,其次在蛛网膜下腔进行给药(选用2 ml的1%罗哌卡因缓慢推注),最后在保留硬膜外导管的同时连接PCEA泵。

1.2.3 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先将硬膜外导管进行置入,再进行穿刺给药(选用2ml 1%罗哌卡因缓慢推注),最后连接PCEA泵。

1.2.4 PCEA泵药物配方 两组患者均应用相同的PCEA泵药物配方,采取LCB模式(具体为5 ml负荷计量,1 ml持续输注计量,2 ml追加计量),并以10 min为锁定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以VAS评分法(视觉模拟)评估患者术后各时段的镇痛情况(48 h),满分为10分即疼痛无法忍受,最低分值为0分即完全无痛,1~2分表明镇痛情况较好,3~4分表明镇痛情况一般,5~9分表明镇痛情况较差。(2)以Rames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各时段的镇静况(48 h),满分为6分即麻醉状态或无反射状态,最低分值为1分即焦虑或激动状态,2~4分表明镇静情况较好(清醒状态可配合或嗜睡状态可听从指令),其余分值表示镇静情况过度或较差。(3)对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进行记录,并观察患者对PCEA的满意程度(优:患者未感到疼痛或无明显疼痛。良:患者感到轻度疼痛,且为间断性疼痛。一般:患者感到持续性的轻度疼痛或为间断性的中度疼痛。差:患者感到持续性的中度疼痛或为间断性的重度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esay评分对比

术后48 h内的VAS评分和Rmesay评分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剂量及满意程度对比

A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及对PCEA的满意程度均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3/22),B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4例,尿潴留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和较大的创伤面积,其麻醉条件的良好与否,往往决定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及长期预后的发展情况[4]。据宗逵[5]报道,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当前最适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性较强的优点,且用药量较小,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传统针内针穿刺法的CSEA技术需在给予患者药物后方能进行硬膜外腔置管,增加了CSEA技术的风险性,严重影响了患者对术后PCEA的满意程度[6]。故寻找到一种稳定性较高、并发症较少的新型CSEA技术尤为重要[7]。endprint

笔者对4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所用药物剂量、对PCEA的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其穿刺针曲度较大,有利于引导硬膜外导管进入硬膜外腔,稳定性较强,更有效避免了硬膜外导管对机体存在的潜在性损伤[8-9]。与刘纳新等[10]所报道的内容相似,均可直接证明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的安全有效性,但与刘纳新等[10]不同的是,在本研究中对PCEA泵药物配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采取了LCB模式,并设置锁定时间,术后观察指标较多,可全方位、更好地展示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的临床试验效果[11]。

总之,不同方式(新型轨道式针外针和传统针内针)CSEA术后自控镇痛均安全有效,但相比于传统针内针穿刺法来说,新型轨道式针外针穿刺法更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天远,肖颖琨,刘纳新,等.新型一点双通道穿刺针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2014,35(2):169-174.

[2]陈志强,雷洪伊,叶小平,等.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1):34-36.

[3]王建波.吗啡或复合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81-83.

[4]张建林,孟秀荣.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20(3):454-455.

[5]宗逵.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6,10(31):68-69.

[6]李维武.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2016,10(3):162-163.

[7]許小诚,林学正,范秋维.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93-1594.

[8]张国栋.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94-95.

[9]费建平,雷月.25G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4,12(18):1558-1560.

[10]刘纳新,黄杏琼,江金环,等.不同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效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5,36(5):712-714.

[11]唐勇,李妮娟,骆华群,等.不同剂量曲马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6,25(11):86-88.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术后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