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7-11-16孙玉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治疗效果

孙玉琼

【摘要】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扶他林对于急性耳鼻喉感染患者手术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目标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急性耳鼻喉感染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所有患者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铁剂作为镇痛药物,观察组患者使用扶他林。重点就治疗有效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从治疗有效程度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均趋向正性发展,但观察组患者的良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芬太尼贴剂来说,扶他林的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治疗有效程度的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患者疼痛程度的显著缓解均较明显,对于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且症状轻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积极广泛推行使用。

【关键词】 急性耳鼻喉感染; 镇痛药物;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053-02

随着环境气候的剧烈恶性变化,全世界范围内耳鼻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耳鼻喉急性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疾病,目前为止治疗效果最为显著,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方法为手术治疗,但疼痛是大部分疾病和手术的并发症,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引起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失去生态平衡进而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减缓原有疾病的恢复速度[1]。因此手术后采取必要的镇痛治疗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就芬太尼和扶他林的镇痛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所有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耳鼻喉感染的患者75例,按照入院序号和随机分配表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年龄26~59岁,平均(35.2±5.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和检查结果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既往體健,无其他器官病变损害或是严重并发症;(3)所有患者对本试验所用药物均未见明显过敏反应;(4)本试验经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本着自愿原则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应的检查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所有药物为芬太尼透皮贴剂(国药准字H20057054,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在进行治疗前首先要对贴患处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待患处干燥后将药物紧贴于皮肤,每次使用剂量为25 mg,使用时间3 min左右,每日3次,确保药物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观察组患者应用扶他林(国药准字H19990291,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每日3~4次,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0 mg;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重点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考察比较。(1)显效:患者疼痛感显著减轻,心理状态平稳愉快,症状恢复速度快;有效:患者疼痛减轻,心理状态起伏不大,症状恢复缓慢但持续;无效: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波动大,多出现焦虑、烦闷的情绪。总有效=显效+有效。(2)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手术后治疗疼痛的药物的临床使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疼痛不仅促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降低患者疾病治愈的自信心,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和预后改善有着重大的负性影响[2]。

经大量研究证明不同的镇痛药种类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以下选取几种代表药物进行分析:(1)苯二氮类主要代表药物为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地西泮可以选择性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并与大脑中枢苯二氯受体进行结合,从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患者的疼痛、焦虑等症状,但是临床研究发现,该类药物的成瘾性普遍较大,且对于肝肾损伤的患者使用可进一步造成患者肝肾损伤程度,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应当谨慎使用[3]。咪达唑仑的半衰期短,在人体内的蓄积量少,对呼吸循环抑制性小,引起的不良反应少,给药方式多,可口服给药、直肠给药,也可静脉肌注给药[4]。(2)氯胺酮对丘脑-新皮质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并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导。可以促进乙酰胆碱、L-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其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相结合,从而起到兴奋丘脑和大脑边缘的作用[5]。但是在交感神经及循环系统兴奋的同时,会导致患者心律及血压高出正常水平,可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颅内压及眼内压升高,长期反复使用还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有颅内高压、脑出血及青光眼的患者不宜单独使用。(3)吗啡给药方式较多,有皮下注射、静脉滴注、口服及直肠给药等,药物长期使用可促使人体内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代偿性交感反应,导致血压下降,长时间使用具有药物成瘾性,且成瘾性强[6-7]。endprint

本次试验中所用的芬太尼贴剂属于阿片类强效镇痛药物,与吗啡的作用机制相似,但是作用效果强于吗啡,成瘾性较小,是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术后镇痛药物;扶他林是一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8]。相较于芬太尼而言镇痛效果更为明显,不具成瘾性,而且扶他林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症状轻微,多为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芬太尼可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出现通气不足、呼吸抑制的抑制现象,对人体的损害较大;而且扶他林內的有效成分可直接被直肠黏膜吸收,不需要经P450酶的分解,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肝脏毒性,口服给药途径方便快捷,优势明显[9-10]。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扶他林的镇痛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程度的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患者疼痛程度的显著缓解均有赖于扶他林的使用,对于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够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使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该类药物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且症状轻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积极广泛推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刚.12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6):1159.

[2]郭文生,张静.探究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94-95.

[3]朱海军.24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信息,2015,12(15):285-286.

[4] Seccia V,Dallan I,Massimetti G,et al.Patient-related and ENT-related predictive factors based on the pain experienced during flexible nasendoscopy[J].Laryngoscope,2014,124(7):1648-1652.

[5]刘枚.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临床治疗观察[J].医药前沿,2012,2(8):208.

[6]顾晓莉,张永春.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15例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2(30):70-71.

[7]桂雄斌,何颖,张阳德,等.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24-425.

[8]齐鹤立.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感染现况及手术后疼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22-4323.

[9]范书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2):167.

[10]景阳,赵清侠.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22-23.

(收稿日期:2017-05-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治疗效果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