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回归与培育
2017-11-16赵旎娜柳国伟
赵旎娜+柳国伟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出台,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具体如何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却鲜有人探讨。依据现有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需要从“制度”“模式”“方法”“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依托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培育,提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工匠精神;师资队伍建设;回归与培育
作者简介:赵旎娜(1982-),女,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学与职业技术教育;柳国伟(1976-),男,浙江丽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学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互补与融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改革”(编号:kg2015795),主持人:柳国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6-0015-04
“工匠精神”一词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随即引发社会热议和激烈探讨,成为了年度热词之一。“工匠精神”区别于以往的官方式亮相,凸显了国家层面对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的全新要求,展示了我国力求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决心。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决定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师傅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源起: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看工匠精神产生的必然性
(一)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
“工业4.0”是德國制造业的标签,德国作为全球制造装备“领头羊”,“德国制造”隐含着:理性严谨、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的价值观输出。2015年5月,中国将工业4.0的核心理念引为己用,官方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正式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开启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创造再实现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牵涉到中国未来构建强国关键产业的结构式升级,可以说是国家提出的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
产业经济格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已展开,那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技术应用领域和职业技能培养教育呢?借此契机,如何完成华丽转身,产生质变?
(二)制造业转型和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不可否认,中国在制造生产领域长期无法破解转型升级难题,实现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经济附加值的提升。这和目前中国制造业缺少工匠制度约束,工匠精神浸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制度设计中长期轻视实践操作能力,忽视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工业4.0时代实现弯道超车,最终实现工业强国目标,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和技能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建设,鼓励实体经济复苏、重构中华文化创新基因,再造“工匠”精神内核。优秀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前提,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强国梦的稳固基石,那培育他们的职教老师们呢?岂不更是重中之重。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高职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中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教师是关键,是智力助推“中国制造2025”的落脚点,在我国加快产业转型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困惑:从工匠精神的缺失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供给侧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供给侧改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产业格局优化,企业技术革新的推动都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质量立国的产业升级基调也成为现代高职教育全新发展的机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到了由草创期的规模扩张到教学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工匠精神的回归能引领高职教师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整体数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或专业领军人才缺乏,教学梯队的结构有待优化,兼职教师的建设与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的现实不容忽视。而声誉不如本科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和自律能力不高,经费不足,以及相对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导致的重生轻师,使得老师归属感不强等实际情况,更是很多高职院校老师心不在焉的重要原因。老师心态差异看似微妙,而其微妙在于它不是单纯的东西,是心理上综合的考量。久而久之高职教师们往往会有这种不得已混迹于此的心理,吞噬着教师的职业理想,钝化教师的职业能力,弱化教师的职业尊严,动摇教师的职业信念,师资队伍建设自然也会流于形式,难有长足的发展,更不用谈培养出中国企业提供出所急需的优秀技术人才。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十几年里,缺乏工匠精神的营造正是特殊时期不得不接受的现状。首先是高等职业教育跑的太快。截止2017年5月31日,根据教育部公布官方数据,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高职院校为1388所,占了高等教育47.6%。高等职业教育从仅仅对本科院校供应短缺的补充到产能过剩仅仅只用数十年的时间,如同人民生活水平从吃糠咽菜到减肥养生,这一规模的速度剧变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如同赛道上急速狂奔的勇士,你怎么可能同时还要求他姿势优雅,气定神闲。优质名校保持精耕细作的传统是其维持优秀的必需,但是高职院校作为一个追赶者,在创业初期必要的忽略一些细节因素,断尾求生式的急速扩张占领高教市场一席之地的激进做法于也确实无可厚非,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必然选择。其次经济结构的急速转变使得职业技能、职业观念无法与之相匹配。我们的制造业在十几年里就从工业2.0急于投入工业4.0的怀抱。更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职业技术和专业类别不断涌现,而职业观、价值观确是疲于跟随技术的发展,制度的漏洞,失衡的心态让过去的中国制造业无法成为一个“工匠”的乐土。既然整个行业结构都是如此激进,为行业提供支持的人才培养摇篮——高等职业教育岂能幸免。endprint
基于此利用“工匠精神”来唤醒教师们初入职时的初心,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使其能够坚定信念地全身心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同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体制的灵活性,教师更有忧患意识和竞争观念等特点,沉下心来磨炼技能,让每一名老师能够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充分绽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从根本上扭转教师个人职业倦怠,实现高职院校优秀师资队伍建立的最好途径。
三、探索:工匠精神理念在高职师资队伍精准建设的培育路径
“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技术和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没有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和敬业的价值观,是无法让中国顺利地走出传统制造业的泥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迈入智能制造强国的梯队中。当然,这同样适用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挖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且能满足其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这既是高职院校打破现有内涵建设壁垒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大国工匠”的培育不仅需要高职教师克服眼前的困难,静得下心、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日复一日地坚守奉献,更是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逐步渗透“工匠文化”,塑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1],这就需要在制度、模式、方法和观念等全方位研究其实现路径。
(一)实事求是
工匠精神追求的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技能形态,更是一种对待工作的理想信念,传递的是匠人为人处世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价值观。无论是产品的制作亦或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都应避免粗制滥造、敷衍了事,要不重虚名,避讳做留于浮躁的表面文章。但工匠精神的培养如果仅靠标签式的形象宣传和固化的道德感化模式推广,形式大于实际。在德日等工匠式成熟运作的国家,与其说他们有工匠文化,倒是不如说他们努力用时间来为行业铸造出了工匠习惯,并形成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逐步升华出工匠精神,发展出积淀深厚的工匠文化。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建设支撑工匠文化的制度基础。例如高职院校可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教师成长发展和创新激励机制。利用其高职院校体制灵活的特点,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签订“结果导向”的绩效目标和协议工资,设置人才特区;建设出色的技师工匠、非遗传承人才等能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保障条件和环境氛围。同时打造兼具传承与创新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完善专业教师职称评聘和科技服务能力考核制度,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外聘和引进国内外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等方法,推动高峰人才引进计划和中青年行业人才储备计划,结合“人才特区”的设立,形成刚性定编,柔性流动,结果导向的人才管理体制,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成就、高影响力的人才梯队。
(二)因势利导
工匠操作技术、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顺天造物实现的过程。工匠从学徒开始除了需要学习相关制作技艺,熟练掌握关键技术环节,还需在日常技术操练,产品制作中对技艺的发展不断加以揣摩领悟、推陈出新,需要顺应技艺发展态势对自己所制器物进行反复比较、改进和突破,不断的创造、完善新的工艺技术,实现传承和创新并存。
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顺应专业发展态势,因势利导地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不失为一种挣脱体制桎梏和现有环境局限的一剂良方。例如,针对现有中青年教师普遍生活压力大,经济收入有限,职业规划不清晰等情况,在中青年教师培养中实行骨干教师“双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的优势,对骨干教师进行“双主体”的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实施结对指导计划,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研课,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项目,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鼓励骨干教师跟随企业技术骨干“带着课程下企业,领着企业进课堂”,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既可以提升其专业实践技能,反哺课堂也可以改善收入条件,同时还能打破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僵局。
(三)分类指导
工匠精神的形成究其根本对于产品求“真”(对知识或观点真伪的探究与批判)、求“善(对技术手段与方法合理与否的伦理思考)、求“美”(对技术或产品的审美追求)的分类统合性引导[2]。置入对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培养,可以充分借鉴其完备的考察系统,根据专业特点,个人所长不同,分门别类的探索开放包容的师资队伍提升方法。
例如,在师资引进过程中注重产教并线,可以通过实施“双岗双聘”的灵活模式,走出去引进来,对外引进企业名师和工艺大师,对内给予老师拜师学艺的帮扶。学校为“名师”、“非遗传人”等提供申报高级职称的帮助,同时对有专业经验、但缺乏执教经验的“师傅”们配备青年教师作为其教学助理,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青年教师则可通过拜在师傅名下接受行业氛围的熏陶,同时还能习得更丰富真实的一线技能知识。同时尝试通过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两种方式引入一批高水准、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借助他们深厚的学术经验、先进的教学方式、优秀的企业运作能力或最新的知识储备充实、影响和带领现有教师团队,新老结合、优势互补,多渠道提高高职院校综合师资力量。
(四)精准帮扶
本着“缺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教师要照本传授知识其实不困难,但是要做到教学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师德师风卓然,确实有一定难度的,其本质是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输出。这也是之所以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困难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源在于,教师无法正视自身价值,缺乏工匠精神的价值观。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师本人都缺乏工匠文化浸润,无法践行知行合一的价值观,谈何来培养中国智造急需的现代工匠呢?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设立传统民艺传承基地或者行业名师基地,立足现代学徒制,让名家大师和能工巧匠,与青年教师建立师徒传承关系,实现精准帮扶。师徒之间通过“心传身授”,重视情感态度的浸润。对于师傅而言,传统技艺的传承可以另觅良才,摆脱目前很多名师“子不愿承父业”的尴尬;对于徒弟而言,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学院派教学逻辑缜密的“依葫芦画瓢”就能实现,师徒之间重要纽带是手把手传递情感的亲情效应,体现现代学徒制的“尊师重教”的道德准绳,师傅不仅有责任将技艺传授给徒弟,而且像父母一样具有教会徒弟做人的职责,以“德”激发青年教师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之情,对行业、企业、岗位的向往之情,正向的价值观在师徒间相互传递。
四、愿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中国从精美的刺绣、瓷器等日用品,到以利他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榫卯木作再到惊艳世界的长城、故宫等伟大工程,都是数以万计善于解牛“庖丁”的能工巧匠,用专注的工匠精神和专业的工匠能力创造出来的。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最坚实的力量。工匠精神的传承中,除了传授技术外,更是一种专注、细致的精神品质和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的传递,也是徒弟在耳濡目染师傅追求精益求精的“造物”精神后,逐渐以技治业的职业伦理信仰的建立,是从事事业相匹配的精神代代相传[3]。有朝一日,如工匠精神能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回归和重塑,能够用非凡的匠心包容与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实质性的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服务地方發展,实现高职院校发展的使命。我们的高职职业教育必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12):35-39.
[2]徐海娇.“匠心育人”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师资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04.
[3]薛茂云.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教师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4):18-22.
责任编辑 秦红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