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 好学 爱生
2017-11-16田文香
田文香
教师做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人类发展中肩负着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想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胸中光明;想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有火种”。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特殊與神圣,要胜任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敬业、好学、爱生则是高尚师德的三大支柱。
一、敬业——师德修养的关键
敬业精神是教师自觉承担社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师义务的体现。具有这种精神,教师就能反教育这种平凡而又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又有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摒弃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世俗的偏见,里解种种不公,一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忠于职守,以奉献为职守,以奉献为乐趣,以奉献为幸福。
试想,假如没有爱岗精神的追求,仅将教育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视职业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就很难忍受得了教育工作的单调和清贫, 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会成为面对各种矛盾冲突时的选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不能也不可能有进取向上、恪尽职守、积极奉献的内在动力支持,更说不上“乐教”的生活体验和敬业的行为表现。因此,爱岗敬业是形成高尚的师德修养的关键一环。
二、好学——师德修养的保障
教育永远是一项进行时的事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工作成效,既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素养,更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不断获得知识和能力,增强施教本领,需要勤奋好学。
在勤备好学的过程中,教师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雄厚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这样教师才能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熟练地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一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激励强化学习行为,并进而带动其它各种良性动机的产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另外,教育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教书育人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的独创精神,特别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使得培养目标、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就谈不上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何谈师德之高尚?因此教师只有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使自己的师德得以升华,从而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勤奋好学,是教师应有的劳动态度,是师德修养的源头与活水,是师德修养得以升华的不竭动力。
三、爱生——师德修养的精髓
无爱不成师。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弦的教育过程。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得到父母的爱,来到学校,教师就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他希望在教师身上得到如同父母般的关怀和爱护。因此,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满足学生心中对爱的需求,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师生间就架起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桥梁,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老师的鼓励与表扬,而且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师爱是最温暖的阳光,师爱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教师,热爱学生是事业走向成功的起点,它能激发教师 的热情,是教好学生的精神力量。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灵交往是双向的。教师给予学生爱,立刻会被学生那颗敏感的心灵捕捉到,产生感情的激荡、亲近和依赖、渴望接受的心理体验,从而形成对老师的爱戴与敬重。学生们的这种情感呼应,又会从各个方面反馈到教师的心中,使教师产生理解、渴望、信任的心理体验,给教师以极大的精神享受,所以教师给予学生爱,就像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定有夏天的成长,秋天的收获。教师看到用自己的爱和心血哺育起来的学生茁壮成长的时候,他对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会更强,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会更加坚定,他会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上;他会像慈母般地关心每一位学生;他会牺牲许多的安闲与娱乐,伏案写作,创造别人无法创造的艺术,也品尝别人无法品尝的快乐,这正是高尚的师德修养的境界所在,所以说,爱生是师德修养的精髓。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像一条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那么“敬业”会使它永葆清澈与明净,“好学”则是那汨汨的源泉,使它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爱生”会使它异彩纷呈,一路欢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