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品德修养浅谈

2017-03-30李玉让

学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敬业爱生奉献

李玉让

摘 要: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播种人,是塑造未来新一代的大师。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水准,以及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有忠于职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关爱学生的仁爱精神;要有尊重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敬业;奉献;爱生;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54

近年来舆论不断曝出教育行业个别教师道德缺失的事情,我深感痛心,为人师,师之父母。道德缺失,良心何在?因此,我再谈教师品德修养。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教师至少要做到十二个字:敬业、奉献、爱生、尊重学生人格。

一、教师要有忠于职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准则之一。教师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以之为荣,以之为乐,并为之而奋斗不息。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我从事中学教育工作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教学之路上,我对教育事业矢志不移,教师的清苦、劳累不在乎,依然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为做一名专家型教师不停地努力着。在工作实践中刻苦磨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精心施教,既教书又育人,默默奉献,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拥戴,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诚然,我不敢说已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但我可以自豪地说已尽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

作为教师,应以“敬业”为天职,冲破各种羁绊,摆脱困惑,树立一代师风,塑造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从事业上体现自我价值。

二、教师要有但问耕耘、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

如前所说,我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责任和奉献成为我奋发进取的两根支柱。我把党和政府给予我的各种荣誉当作新的起点,追求的一部分,时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焚膏继晷,继续奋进。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先进例子,使我们明白,当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就不可能把“上班”和“下班”“分内”和“分外”截然分开。这说明,从事教师职业,就需要有超常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就需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是教师人生幸福的源泉。一位全国模范班主任说过:人生短暂,不可碌碌无为而求享乐;道路漫长,不应昏昏度日以图安逸。把自己的知识献给人民,是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这一切又说明,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正是我国广大教师具有悠久历史的光荣传统和最值得称颂的优良品德。这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勇气,正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广大的人民教师,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使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一个新的境界。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学生奉献坦途。

三、教师要有关爱学生胜过关爱父母、关爱子女的仁爱精神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夏丏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这就指出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育要成功就必须有情有爱,而教育的失败就在于缺少了情和爱。就如优秀人民教师江润农为了学生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爱。她视学生为自己的亲人和子女,在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默默资助28位特困生,她深刻认识到爱生的重要性,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品德,她把心血全部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楷模。这是我们这几年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教育活动打造出来的典型、范例。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才能换来学生主动地与自己亲近,进而乐于接受教育。情感的升华必然转化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普遍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而教师普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教师将真诚的情感投入到学生身上,就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以及在课上课下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付出大量心血,才能和学生结成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情感纽带。教师热爱学生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从而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要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要付诸行动。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效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协调;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对学生爱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以养成健全人格”,我们的事业就必定成功。

四、教师要有尊重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人文精神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教师,被教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热爱、了解、严格要求学生,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人格,决定了他(她)对学生人格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能否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与教师自身对人格的认识水平有直接关系。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始终要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尊重教育”这样一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尊重学生、尊重教育。

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教师的诚心、耐心和恒心。因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尊重,特别是受到朝夕相处的教师的尊重。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人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敬业爱生奉献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展出多种无人机产品
浅谈校长品质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