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7-11-16吴红霞王杰许晓南王浩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吴红霞++++++王杰++++++许晓南++++++王浩

[摘要] 目的 總结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展趋势,为制订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来自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来自于人口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共20 595例,男女性别比为1.38∶1,其中,3岁以下患儿占49%,5岁以下患儿占81%。散居儿童占68.34%,幼托儿童占24.09%。大多数地区发病时间以5~10月为主,呈单峰流行,高峰在6~7月。自2008年发病规律呈现3年1个周期,而且每一周期的第2年发病水平急剧上升,以临近北京周边的怀来县、赤城县发病数居高。 结论 针对本地区手足口病发展趋势概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的预防和治疗为主,并且关注6~7月发病高峰及流行周期的规律。

[关键词] 手足口病;发展趋势;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c)-0059-04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Zhangjiakou area from 2008 to 2012

WU Hongxia1 WANG Jie2 XU Xiaonan3 WANG Hao1

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Hebei Province,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2.Zhangjiakou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Management Center, Hebei Province,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Hebei Province,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incidence of HFMD disease (HFMD) in Zhangjiakou area from 2008 to 2012, and explore its incidence trend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The data of HFMD disease came from the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population data came from the census yearbook.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was adopted and Excel software was used to systemize the data. SPSS 16.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 Zhangjiakou area there were 20 595 cases suffered from HFMD disease from 2008 to 2012, and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1.38∶1, among whom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49%, under 5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81%. Scattered children accounted for 68.34%, nursery children accounted for 24.09%. In most areas, the onset time was mainly from May to October, and it has a single peak epidemic. The peak was from June to Ju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8,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presented a three-year cycle, and the morbidity increased sharply in the second year of each cycle, with the highest ratio in the region closing to Huailai County, Chicheng County around Beijing. Conclusion For the incidence trend of the HFMD in Zhangjiakou area, it′s need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owards the scattered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s the major task, as well a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ak period of incidence from Jun to July, and the rule of the epidemic cycle.endprint

[Key words]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cidence trend; Epidemiology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1]。为了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探索其流行发展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本课题组对张家口地区2008~2012年的手足口病流行资料“三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来自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自于人口统计年鉴。手足口病病例诊断按照原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执行。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的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数据汇总使用Excel软件。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0 595例,与2008年相比,2011年发病数减少,其余年均增加,最高的是2010年,为2008年发病数的2.92倍。2012年较2011年发病数增长2.72倍,增长速度最快。

2.2 流行病学特点

2.2.1 时间分布

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全年均有发生,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7月,基本上都是一个对称性曲线的单峰流行。2008年例外,呈现为5~10月的近似平台表现。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5年发病数的时间分布情况见图2。

2.2.2 地区分布

张家口地区共有17个县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数最高的是怀来县3479例,最低的是下花园区212例;发病率最高的是赤城县为23.65/万人,最低的是阳原县为3/万人。呈现了以临近北京周边的怀来县、赤城县发病居高,并且整个发病率高低的趋势由张家口地区东南方向向中心,再由中心向西北方向曲线分布(表2)。2008~2012年张家口各地区手足口病每年发病率高低排序统计见表3。

2.2.3 人群分布

2.2.3.1 性别、年龄分布 男女性别比为1.38∶1,除了>15岁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男性发病数均高于女性。见表4。

2.2.3.2 职业分布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较多,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占68.34%,幼托次之,占24.09%,二者之比为2.84∶1,二者之和占全部病例的92.43%。见表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国外就有报道,1997年张家口市宣化区呈散在发病[2],2008年开始明显增高,2009~2012年全年每个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病,并且以6~7月为发病高峰,呈现一个对称性单峰曲线,这与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克力木等[3]、史雪峰等[4]、耿兴义等[5]、高杰等[6]、張学英等[7]研究一致,符合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与余传斌[8]、余水兰等[9]的研究略有差别,其报道的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4~6月,提前至4月,且多位于我国南部地区,这与地区的温度、湿度存在较大差异明显相关。也有研究显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表现为双高峰[10-14]。黄江河报道显示,2013年手足口病呈现3个发病高峰[1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一般2~3年为1个周期,与姚梦雷[16]报道的2年1个周期及梁富等[17]报道的3年为1个流行周期非常接近。并且本研究显示高峰年和低谷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均有降低趋势,每个周期的第2年发病水平急剧上升,这种情况与张家口地区的温度、干湿度一致,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笔者通过对5年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的地区分布情况的研究,发现临近北京周边的怀来县、赤城县明显为高发区,这种情况与到北京打工的人员较多有关,包括其他原因流动两地人员活动频繁有关。与吕海玲等[2]报道一致。另外,发病率高低的趋势由张家口地区东南方向向中心,再由中心向西北方向曲线分布。2008~2012年张家口各地区发病特征总体一致,细节又不尽相同,基本分为四种情况:其一,5年中发病趋于较为平稳的有怀来县、桥东区、康保县,地理位置分布于张家口地区东部、中部、北部。其二,发病趋于逐年上升的有宣化区、涿鹿县、蔚县,分布于中部、东南部。其三,发病趋于逐年下降的有万全县、宣化县、阳原县,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其四,其余8个地区发病较为波动,4个县位于东北部,2个县位于东部,1个县位于东南部,1个县位于中部。在地理上更应关注张家口市中部、东南部及东北部地区的人群。

通过对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分析,除了>15岁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男性发病数均高于女性。1岁和2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49%,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8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较多,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幼托次之,二者之比为2.84∶1。散居儿童发病为主与吴振霞等[18]、李戈怡等[19]、彭阳等[20]报道一致,但与刘继锋等[21]报道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不一致,但二者均是散居儿童与幼托儿童总和居高。原因可能为男童较女童好动,且与各区、县5岁以下儿童入托多少有关,与各区、县散居儿童的卫生状况及照看儿童的人员有关。

近几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急剧暴发流行,发展迅猛。根据本课题组的研究,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时间、重点地区工作,针对流行规律采取预防措施,具体包括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及早期发现报告、控制传播途径及早期隔离、密切观察和积极治疗几个方面。①利用多渠道广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的科普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尤其是家庭中有外出北京打工或者流动频繁的人员的家庭中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并对男童多加关注,做到分区划片,尽可能落实到每个村、每个幼儿园、每个小学,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散居儿童照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和防护条件、流动频繁的成人可以成为不被重视的携带者或传染源。②各社区和卫生部门要加强疫情监测,重点加强聚集性及重症病例的监测,从而进行防控布控工作,尤其是6~7月流行高峰和流行周期的第2年,关注手足口病流行不稳定和逐年增长的地区,即张家口地区的东部、东南部及中部,并及时报告,避免因为漏报、少报而造成更大的流行或爆发。③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托幼儿童和小学生的管理,做好晨检、排查、消毒、隔离工作,尤其是开学时间段的措施。社区对散居儿童的工作同样更为重要。④对于可疑和确诊的手足口病患者要密切观察,及早就诊,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防止发展成为重症病例,造成不良后果。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S].2009.

[2] 吕海玲,赵志坚.张家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1152-1153.

[3] 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克力木,高枫,陈薇,等.乌鲁木齐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5):624-626.

[4] 史雪峰,牛吉生,王志强.内蒙古丰镇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143-145.

[5] 耿兴义,王蔚茹,宁琼,等.2009-2015年济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2):4044-4049,4072.

[6] 高杰,李春华,王领,等.2011-2015年承德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控体系[J].职业与健康,2016,32(18):2526-2529.

[7] 张学英,刘子琪.2008-2014年赤峰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7):534-535.

[8] 余传斌.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控制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3):27-28.

[9] 余水兰,农智,黄荣富,等.百色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43(5):33-36.

[10] 周斌,周红俊.咸宁市2012-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动态[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6):102-104.

[11] 寸建萍,尹洁,姜黎黎,等.2008年至2014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47-50.

[12] 罗冀南.广东省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分析及其治疗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8):2328-2330.

[13] 钟华.2011-2015年当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5):442-443.

[14] 孙健,吴楠,叶俊,等.2013-2015年深圳市南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6(5):457-459.

[15] 黄江河,刘佳,郭秀梅,等.2009-2013年克拉玛依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2):14-16.

[16] 姚梦雷.荆州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7):48-49.

[17] 梁富,余为.2008-2013年大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80-82.

[18] 吴振霞,毕丽军.2011-2015年常州市钟楼区14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10):754-755.

[19] 李戈怡,何彩,胡曉萍.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预防护理策略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38-139.

[20] 彭阳,李士正,卢千超,等.2008-2013年南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10):780-781.

[21] 刘继锋,王亚峰,张献伟,等.2010-2013年西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6):973-975.

(收稿日期:2017-06-15 本文编辑:程 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发展趋势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