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姆莱特》一文为例进行多元化主题剖析
2017-11-16金吉忠
金吉忠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的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题。阅读教学解读文本时,文本本身、教师、学生等多元因素的参与,使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主题和差异性主题形成了阅读的多元性。新课程标准在阐释阅读教学时,强调阅读教学是一个过程,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从对话过程的主体来看,阅读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解读:经验解读(前人对文本的解读)、综合解读(教师综合前人经验和个体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个体解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对文本的解读)。经验解读是文本已有的解读,是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对文本可能搜索到的解读资料,是教师解读的前期准备,资料越全面,解读越深入;综合解读是教师在参考资料的基础上,从教与学的角度扬弃而形成的解读。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中选取了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的部分场次,按照传统的教法,对《哈姆莱特》的主题分析可以按部就班地展开,即先介绍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再阅读分析课文,然后總结出一套教科书的固定说辞。然而,新课改主张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放弃权威身份,鼓励学生从多重视角对文本主题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标的革新目的才不致落空。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哈姆莱特》的主题不尽相同:
一、心理分析的视角——恋母情结主题
哈姆莱特具有强烈的厌女症——尤其是对奥菲利娅的厌恶,以及他对性行为的几乎生理性的反感。每个男子都在潜意识中有恋母弑父的念头,哈姆莱特一方面要报杀父之仇,另一方面又感到克劳狄斯的所作所为正是他潜意识中的愿望,因而内心矛盾,迟迟不能下手。就算被实际情形逼到最后,哈姆莱特也还是在母亲死后才下手的。
二、古典主义的视角——悲剧英雄的抗争主题
哈姆来特生逢“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对立面威力强大,反抗过程曲折艰难,这也和古典悲剧表现“英雄人物在他无法对付的强大环境中陷于失败”的要求相吻合。哈姆莱特的反抗是崇高的悲剧,它重在表现人面对困境时的义无反顾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展现了一个悲情英雄的伟大抗争。
三、历史传统的视角——人文主义者的反思主题
莎士比亚意识到,文艺复兴运动在使欧洲进入“人”的觉醒时代的同时,对上帝的信仰也开始动摇,人文主义者所追求的反禁欲主义逐渐演变成了欲望的无止境膨胀,“巨人意识”将人从“上帝的奴仆”变成了创造上帝的人,却也造成了社会价值的失衡。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这样一个人文主义者开始反思人性解放和价值追求的对与错,表现出了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刻关注。
四、道德批判的视角——对罪恶欲望的抨击主题
莎士比亚在此剧中塑造了诸多因欲望而堕落的人物:克劳狄斯迷恋权势,私欲的洪水冲垮了理性的堤坝,杀兄夺嫂,篡权谋位;乔特鲁德迷恋情欲,丈夫尸骨未寒,就不顾当时的社会礼俗,“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波罗涅斯趋炎附势,圆滑世故,毫无是非曲直之心;小福丁布拉斯欲火炎炎,励兵秣马,一心夺取丹麦的领土与王位。这些人物的行为展示了人的欲望失控后的道德沦丧,从道德批判的视角,正是这些道德的丧失者将哈姆莱特逼向死亡,该剧可以看做是对罪恶欲望的控诉书。
五、观众审美的视角——惊心动魄的复仇主题
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尤其偏爱复仇主题的戏剧,此剧承袭了复仇悲剧的庄严传统,并保持了这一类戏剧演出中几乎所有的传统技法:以犯罪行为或含冤者的申述开始,然后复仇者排除千难万险查明真相,最后,罪犯、复仇者和剧中全部主要人物集合并发生矛盾冲突,并以死亡告终。莎士比亚一样不能免俗,他的传世杰作在观众的特定视角下展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审美趣味。
六、现代哲学的视角——人类本体的认识主题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来看,除了因为反抗中摄于外在的威胁之外,还有莎士比亚对人类生命本体的不信任。他认识到,人如此容易失去理性,如此容易产生无穷的恶,甚而对人生命本体价值的存在产生了怀疑,“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最终,逼于无目的无意义的存在本身。从这一视角看,《哈姆莱特》还有着哲学高度的人类本体的认识主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