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究

2017-11-16单艳艳陈镇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工科心理问题贫困生

单艳艳+陈镇

摘 要:贫困生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贫富不均在高校的反映,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个人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通过对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对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改善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问题;贫困生;高校;工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一般,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高校所在地区的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在日常生活没有持续性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贫困生由于心理、社会及环境压力,暴露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已逐步受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工科类高校。

一、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征

据调查和统计,工科类高校贫困生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偏执、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和抑郁[2],而其显著的特征有:

(一)男生心理问题比例大

由于民众对专业设置的认知水平及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期望,使得我国工科类高校男女生比例失衡,如化工、机械、建筑等院系,女生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20%,甚至部分专业、班级 出现零女生,阴阳失调,对于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的大学男生来说,没有“柔情似水”的女生作为大学生活、学习的“调味剂”,也使得男生更容易出現心理问题,再加上家庭经济因素所带来的压力,使得男贫困生心理问题人数及比例会比一般的综合性高校、师范类高校大。

(二)隐藏更深

一方面,男生自尊心强、好面子、“有泪不轻弹”,及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权思想的影响,不擅于亦不屑于向同学、朋友、老师敞露心扉,倾诉问题,寻求沟通、交流和帮助;另一方面,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对财富和金钱的不正当膜拜,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难以启齿,而是想办法隐藏、掩盖起来,或打肿脸充胖子。如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有很多男生主动放弃了认定和资助,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觉得没面子,怕周围同学看不起。

(三)后果更严重

男生能吃苦,能隐忍,这既是优点,也是潜在问题,若心理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深,而始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也是惊人的,如为了一点小事与室友、同学打架斗殴甚至自残自杀,或因家庭贫困而仇富、报复社会,进而出现偷、盗、抢等犯罪行为。

二、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状况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部分学生处于时尚潮流的最前沿,喜欢追求高消费所带来的浪漫,而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长期拮据,不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而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认定及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公开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使得贫困生的个人行为会受到老师、同学监督、面临压力,如果没有一个坦然的心态去面对,那家庭经济困难及贫困生的“包袱”或“帽子”会越来越沉重。

(二)男生性格因素

男生的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决定了他们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遇到困难不愿寻求帮助,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同时,宿舍、同学等也是男生居多,难以觉察到出现的问题,或发现了也不知如何给予帮助[3],这种“理工男”、“直肠癌”工科高校寝室、班级的氛围会加剧孤独和无助。

(三)专业特性因素

工科类专业的课业相对繁重、枯燥、单调,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只顾学习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缺乏,很少接触和进行文化艺术或其他一些集体活动,而这些却对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排解心理压力大有裨益[4]。同时,工科专业的师资队伍也是以男性居多,教学及科研压力大,同时对学生的生活及业余活动关注较少。

三、改善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多重有效资助体系

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借助国家、政府、高校、企业、校友、爱心组织及人士等多种途径及力量,构建“奖、助、补、免、捐、帮、扶、勤”等多重资助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描述“中国梦”时说,希望中国人民能够活得有尊严,在多重资助体系的帮助下,使贫困生得到公平、有效、有尊严的资助,从而能减轻压力、轻松学习、安心生活。

(二)突出贫困生优点、塑造健康人格

人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路、决定自己的未来。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消费观念;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鼓励困难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5]。

(三)对工科类贫困生特色人文关怀

针对工科类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征,高校可制定一些特色的人文关怀活动,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5]。通过参与特色集体活动,使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交流障碍,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了解,扩大交际圈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结语

贫困生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贫富不均在高校的反映,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个人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作为工科类高校须抓住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征,找准问题的所在,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沙海银,王小金.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教学科学,2017,38(2):21-24.

[2]方可,罗贤,杨勋.工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特点及资助工作模式探析[J].教育探索,2010,9:135-136.

[3]蔡小薇,冯娟.理工科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调查研究——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山西农经,2015,9:19-20.

[4]尚道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8):186-189.

[5]仲伟伟,路遥.工科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1,4:328-329.

作者简介:

单艳艳,湖南省湘潭市,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镇,湖南省湘潭市,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精细化视野下的大学生贫困资助体系改进研究》16C0414。

猜你喜欢

工科心理问题贫困生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