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澈·洛岱丹巴写作生活及创作特点
2017-11-16呼和满都拉
呼和满都拉
著名作家澈·洛岱丹巴是蒙古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因此,他成为了蒙古国文学研究者所热衷于研究的主题。澈·洛岱丹巴的小说《清澈的塔米尔》不仅是蒙古国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更成为了蒙古近代文学史发展的里程碑。然而成为作家并不是偶然的事情。他的文学创作一直围绕着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为特点,用其文笔与智慧描述了小说中主人公们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一切。因此,研究作者的写作生活与内心的创作特点是蒙古族文学多元研究不可或缺的领域。
一、关于作者的父亲
荣获蒙古国(之前一直被称为蒙古共和国)国家功勋奖的作家查德拉巴拉·洛岱丹巴于1917年出生于戈壁省图门(Taichir)苏木(旧时称为扎萨克图罕省扎萨克图罕旗)。作者的父亲朝克图·查德拉巴拉对作者一直对他创作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认为小说中多处有着作者父亲的原型。 作者的父亲于1885年左右出生于今蒙古国戈壁-阿拉泰省泰其尔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但生性聪慧,见多识广,在之后的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作者的父亲积极进取热爱学习,最擅长于将自己听到的民间故事转述给自己的孩子们。查德拉巴拉渊博的知识与善于表达的人格特点对作者洛岱丹巴后来的创作带来了灵感的源泉。例如作者通常会给儿子讲起与扎喇嘛达木毕扎(1920年左右的蒙古历史人物)的际遇;“……1920初期蒙古国被满清统治时期有一位被称为是阿木尔萨那外甥的强盗达木毕扎(双驼喇嘛)在蒙古西界到处组织反清起义并胁迫查德拉巴拉参加他的起义为他们提供后援支持,但查德拉巴拉并没有盲从他的胁迫……”等历史信息被记录。在作者澈·洛岱丹巴幼年时从现今戈壁-阿拉泰省图门(泰其尔)苏木(旧时的扎萨克图罕省扎萨克图罕旗)游牧到中央省额尔德尼苏木。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下举家迁徙到距离故乡一千多公里外的他乡是需要勇气的。作者在其回忆錄中提到“……在我年幼时我们家曾用三辆马车从戈壁-阿拉泰一直走到了塔米尔河畔……”。这样艰辛的迁徙不止在于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更是为了将来能为儿子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契机。“……查德拉巴拉膝下育有三儿一女,并且在当时每家每户将儿子送到寺院当喇嘛的情况下,作者父亲于1924年行走迁徙一个月左右也将作者送到了当时的甘丹寺当学徒喇嘛。作者父亲不遗余力将儿子送到甘丹寺不过也是希望儿子能好好向那些有智慧的大喇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喇嘛……”从这些史料中可以得知,作者父亲澈·查德拉巴拉同小说《清澈的塔米尔》中的主人公一样承受的苦难,享受着幸福而自由自在地生活,用自己的智慧扎根于这片土地,蒙古人的这些美好的人格特点被作者全全收录在自己的作品《清澈的塔米尔》之中,比如;对人部分三六九等平等而又略带谨慎地对待他人等典型的性格特点均可在小说中得以发现。
二、澈·洛岱丹巴个人生活
著名作家澈·洛岱丹巴于1917年8月20日出生于戈壁-阿拉泰省泰其尔苏木苏荷河畔“Yanchil am”。通过研究作者从1917至1970年53年间的创作生活发现,作者与其他牧民的孩子一样年幼时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的自由生活,而他的青年时代与其他人相比大有不同且非常有趣。年仅七岁的洛岱丹巴在甘丹寺的生活经历给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澈·洛岱丹巴在1930后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的最初尝试。其在1939年创作了自己的首个诗歌《草原之美》,之后创作了《寒冬的剪刀》,《真心》等少量的诗歌作品。《寒冬的剪刀》作品中暗示了发生在蒙古边境的艰苦斗争。至此澈·洛岱丹巴以诗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但之后又转向了长篇小说的创作。澈·洛岱丹巴生性稳重,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察觉到的细节,求实,思虑清楚后才会开始进行写作等的特点相比在表达敏锐的心理活动,快速创作的诗歌作品相比需要更严格的训练。而且这类写作以辞藻的丰富程度与表达的准确性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诗歌的创作并不需要作者对情景的再现描述,而是以心理活动的突出为目的的。作者决定创作长篇写作也是一次向读者展示他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史料记载的机会。作者的创作灵感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必然的关联。生活的经历与其阅历是他创作的渊源,这是澈·洛岱丹巴的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在很长的时间里仔细考虑如何将这些特点丰富地结合在一起便是澈·洛岱丹巴的写作训练特点。他的工作经历如下:1935-1936 苏维埃乌兰乌德市蒙古工农速成中学,1938-1939 苏维埃铁道部,1939-1940 乌兰巴托至纳来哈值日,机械师,1940-1941任苏联(联合)学校物理教师,1941-1943 蒙古共和国广播台代理台长,1943-1944 在苏联中央联合讲师班进修,蒙古国作家联合会《朝克》杂志总编辑,在蒙古国国立大学函授班学习并于1955年毕业,1955-1959 获得学士学位,1959-1962任蒙古共和国文艺理事部代理部长,1962-1970任蒙古共和国文化部部长,蒙古共和国人大会议1954,1967年议员,文化部文艺委员会委员长,亚非人民团结组织蒙古部部长,蒙古国作家协会会长等。
由此可见澈·洛岱丹巴曾参加组织了多种类型的工作,从该履历中不难发现澈·洛岱丹巴是一位非常勤劳,善于利用时间,乐于参加并组织集体活动的作家,这可以从他参加组织社会各界活动的经历中略有所知。而从作家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参加社会活动对他来说并不是无用的,通过与各类人的交流沟通正好给了他文学创作的新思想与文学创作的源泉。
三、澈·洛岱丹巴创作特点
文学创作的一大特点是不存在适合某一位作家的唯一写作手法。澈·洛岱丹巴曾说“……写作这件事是没有唯一‘秘方的。生存在一种社会形态的下的人们会有其自己的社会化表达方式。而对事件进行写实时才会出现写作。然而创作的主题是依据创作者的生活观察而确立的。我的父亲在给我讲述《戴帽子的狼》的故事时是将它以书写文本的形式传授给我的……”
澈·洛岱丹巴与其他同时期作家相比不同的是他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乐于认知新鲜事物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他参加过许多不同种类的培训班以及到各种院校进行学习。于1955年在苏联社会科学研究院进行学习,1959年则以“蒙古国近代歌剧的主要思想”为题获得了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他众多的创作作品中少选了一部分作品,如下; 诗歌散文:“草原之美(1939)”。诗歌:《寒冬的剪刀(1947)》,《真心(1953)》。赞美诗,《永恒的乔巴山》。散文、论文集:《戴帽子的狼(1945)》,《牺牲(1947)》,《口蹄疫(1947)》(直译为“口蹄疫老祖”。喜剧,《历史英雄的现代事迹(1953)》,《羚羊(1954)》,《虹(1958)》,《屹立不倒的山峰(1959)》,《铁柱子(1965)》,《石头(1965)》,《爱恨(1968)》,《立约(1968)》,《一滴泪说了什么(1968)》。短片小说,《谁的错(1947)》,《我们的学校(1951)》·小说:《阿拉泰(1949)》,清澈的塔米尔。小说·戏剧,《黑鹿(1946)》与策·山丹拉合作的戏剧《阴谋(1948)》与澈·越朵合作的戏剧《同班(1950)》与德·那木德格合作的戏剧《额尔德尼·道尔(1950)》与策·山丹拉合作的戏剧《自己的路(1954)》与德·森格合作的戏剧《可信(1961)》喜剧电影《这个人吗?》,《五指1966》等戏剧,后改编为为电影,国法与家规 1968 戏剧等等。这些作品都非常有趣,引人入胜而有新意。不仅如此这些作品还有着多元视角的独特性。在人物描写方面更是大胆剖析人物特点不加粉饰地还原了人物最真实的样貌。以文学戏剧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蒙古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所以对文学创作的艰苦历程有着更深的认识,澈·洛岱丹巴对其他人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更为理解,因此会给予他们各种支持,激励与包容而不是批评。
澈·洛岱丹巴可以与任何年龄的,不论男人女人还是老人小孩都能亲切地交流起来。而这些交流的对象也成为了他写作的人物创作宝库。他的和蔼可亲体现在愿意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流,尤其喜欢与牧民,工人交流,从他们那里得到资讯,收集野史。
“……用柔和而富有力量的文笔批判社会……”成为了澈·洛岱丹巴一贯的创作准则。“清澈的塔米尔”写作风格温和,但在呈现矛盾时又显尖锐。这一创作创作虽说是在利用想象丰富自己创作的故事,但实际上更是生活写实这一点可以在小说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澈·洛岱丹巴是乐意将写实生活上升到文学艺术中去,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历史趣事撰写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里。
“……我们的初学者首先欠缺的是扎实的写作能力和深入读者之心的表达手法,而且通常想要触及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中搞创作……”
澈·洛岱丹巴在精通多种外语,其中包括俄语,英语。经常阅读外语原版的文学经典作品。“……澈·洛岱丹巴精俄语与英语,因此经常会阅读外语原版的各类经典。同时也订阅从马克思列宁选集到各类史学,文学,艺术与语言学等四十多种包括蒙古语俄语杂志报纸。这些阅读过程对他的知识的增长与观念的塑造以及写作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并与世界文学瑰宝“静静的顿河”的作者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等人成为了至交,并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有关创作的建议与意见,同时也会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而且一直保持着回复每一封的原则,愿意听取读者的意见与想法,是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的作家。
四、澈·洛岱丹巴后期的生活
作者在创作“清澈的塔米尔”后又着手准备另一巨作,正处于材料收集继续相关研究的创作顶峰时年仅53岁的澈·洛岱丹巴便突然与世长辞于1970年1月11因医治无效逝世,长眠于“金色摇篮”(蒙古国功勋伟人公墓)。澈·洛岱丹巴在住院期间便已经对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有了预感。与他同住的岑德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澈·洛岱丹巴说道《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不过不久后我要离开啦。但对去往哪里又一无所知。总之是要去的。在事业的终点到来之前先来拜访我的必然是生命的终点了!》。次日起床后又说《今天的阳光要比以前的明亮很多,那么明天的阳光会比今天更亮吧》这一句便成为了这位文学伟人最后的遗言。”
《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所指的便是作者在病前着手准备的其他创作,仅凭这一点蒙古国文学经典必定会出自他手。《今天的阳光要比以前的明亮很多,那么明天的太阳会比今天更亮吧》这句偶然的遗言也恰好成为了对文学新生代作家们的最后的嘱咐与期望。现今“清澈的塔米尔”仍被人们称为蒙古文学经典,从拜读到对作者深深地感激又恰好印了澈·洛岱丹巴的最后遗言。
五、总结
出生于普通牧民家庭的澈·洛岱丹巴 在青年时期做过多种工作,喜欢接触各种人,并喜欢了解不同人的生活,同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经历,以及他人的见聞与经历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花很长时间仔细思考如将这些资源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他创作的特点。其父亲查德拉巴拉的渊博知识与愿意与他人分享历史故事都为年轻的澈·洛岱丹巴垫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澈·洛岱丹巴有着非常细腻的心思,善于发现事物的细节,认真求实等特点,这些特点比创作诗歌散文所需要的快思敏想更需要刻苦的训练,而他对长篇小说的向往则源于他对说清吐露事实的欲望有关。
澈·洛岱丹巴在处于创作巅峰时期经常回想自己之前的作品并思考是否已经创作出了自己的最主要的作品并对自己将来的创作有着明确的计划。对作者洛岱丹巴来说出游与读者会面交流是他继续创作的源泉。
澈·洛岱丹巴并没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撰写小说是那些对国家,历史,民族知识有着深厚的认知,从对普通牧民到上层社会各种人格的深入了解,阅历深厚,眼界开阔的人的劳动,这一点可以从澈·洛岱丹巴的生活与创作中得知。
参考文献:
[1]“文学艺术”报.1970第9期.
[2]“文化文学”报.1964第40期.
[3]“文学艺术”报.1969第2期.
[4]“文学艺术”报.1970第26期.
[5]特·杜格尔苏荣“查德拉巴拉·洛岱丹巴”乌兰巴托.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