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移动迷宫2》中的光明与黑暗透析

2017-11-16吴乔艳

电影文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托马斯乌托邦迷宫

吴乔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移动迷宫”系列影片改编自詹姆斯·达什纳的同名反乌托邦式科幻小说。自从2012年《饥饿游戏》在好莱坞电影市场中获得巨大成功,好莱坞便掀起了一股反乌托邦电影的潮流。并且随着反乌托邦小说的流行,为好莱坞的改编翻拍提供了潜在的基础。近年来好莱坞反乌托邦电影无疑都以科幻和青少年为主题,这类电影不仅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同样吸引了很多中老年观众,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可观的票房收入。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二部,《移动迷宫2》于2015年9月18日在美国上映,11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剧情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科幻元素,例如好莱坞科幻恐怖电影中常见的僵尸。新的元素和新的故事情节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可塑造性,而人物的转变等也体现出人性的分歧,由此将影片中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凸显出来。

一、《移动迷宫2》故事情节介绍

“移动迷宫”系列电影根据原版小说改编,第一部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叫作托马斯的男孩在电梯中醒来,但他除了知道自己的名字外什么都已忘记,电梯打开后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叫作“林间空地”,四周都被高高的围墙包围,墙外有着层层环绕的迷宫,其中还有巨大的怪兽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围墙内有50名男孩,但由于迷宫的存在,他们已经被困很久。后来在托马斯的带领下,男孩们最终闯出了迷宫,来到一个类似于研究所的地方,但里面的人都已经死去。通过墙上的视频,一个自称是此次行动负责人的女人恭喜他们通过测试,并介绍了测试的目的。由于末日病毒的侵袭很多人都已经死去,但他们这批人都天生具有免疫能力,为了研究他们的大脑是如何抵抗这种病毒的,才设计了这个测试。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所以这些研究者都已经被反对者杀死。当男孩们准备逃出研究所时,武装部队出现将他们带上了直升机并告诉他们安全了。但在影片的最后,原本死去的研究员却站在会议室里宣布“第二阶段试验开始”,由此拉开第二部影片的序幕。

在《移动迷宫2》中,影片开头主角托马斯、纽特、米诺和其他男孩在逃离出迷宫之后,被部队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庇护场所,机构管理者詹森声称他们已经安全,为他们提供安稳舒适的环境。男孩们接受了一连串的测试后,詹森说他们将会被送往更加安全的地区和其他同样具有免疫病毒能力的年轻人一同居住。然而托马斯很快发现詹森是个表里不一的人,随之察觉到这里仍然属于迷宫建造组织管理。在托马斯的带领下,他们再次逃出了组织的掌控。然而到达真正的外部世界后,他们才发现面临着更多的危机。影片中新增的好莱坞恐怖影片中的经典元素僵尸,为他们的逃亡生活更增添几分危机与杀意,危机四伏的荒漠比迷宫更加令人胆战心惊。虽然在经历重重险阻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避难所。但由于女主角特蕾莎的背叛,避难所被组织攻破,米诺也被组织抓走。最后在一片狼藉之中,托马斯举起了枪,拉开了复仇的序幕。在好莱坞反乌托邦电影中,总会有一个英雄般的人物站出来带领大家反抗,在“移动迷宫”系列中,这个人就是男主角托马斯。在托马斯的带领下,故事的情节娓娓展开。

二、微观与宏观视角下影片中光明与黑暗透析

《移动迷宫2》是好莱坞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所谓的反乌托邦就是对社会形态的一种夸张而恐惧的构想。它的设想是人类在未来社会可能会遭受毁灭性的灾难,或是受到极权政府的统治。反乌托邦一词最初提出是在19世纪,提出者为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从反乌托邦小说流行以来,同类型的电影也随之风靡全球。近年来,随着《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电影的火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反乌托邦电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移动迷宫2》也是其中之一。在全球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反乌托邦电影向来和科幻、动作、恐怖等元素结合,加上好莱坞的先进电影技术,使得影片画面精彩纷呈,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一类型的电影关注的主题永远不外乎“技术发展会毁灭人类吗?”“社会不平等会不会加剧,造成极权社会?”“灾害或是资源的过度利用会毁灭地球吗?”等等。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夸大而悲观的一种看法,但在电影中却可以结合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不断脑洞大开。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的角度来看《移动迷宫2》,我们都能发现在这部电影,或者说整个“移动迷宫”系列电影中,黑暗与光明总会出人意料地进行转换。例如,在《移动迷宫2》中,当观众看到托马斯带领着少年们终于来到避难所时,以为这样就会迎来完美的结局。出人意料的是,影片中的女主角原来是一直潜伏在反叛军之中的,她的突然叛变也让本已趋向平和的影片再次掀起了高潮。因为女主的叛变,反叛军再次陷入了僵局。这种影片情节的塑造,令观众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下一部电影的到来。

(一)微观视角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影片中的黑暗与光明在人物、组织上交错体现。反乌托邦的世界中最重要而且最醒目的莫过于无所不在的监控和对话,《移动迷宫2》中虽然主角们已经逃出了可怕的迷宫,但仍然要躲避无处不在的监控。影片开篇不久,当男孩们走在荒漠中时,托马斯听到了可疑的声音,男孩们立刻躲到遮蔽物下面,这时天空中飞过了组织搜寻的飞机。虽然荒漠中没有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但是仍旧有组织势力的不断渗入与搜寻,这种监控可以认为是一种黑暗势力的表现。无论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残缺不堪,监控系统都会正常运转。当监控系统出现问题时,就说明极权的统治出现了问题,这种黑暗与光明的冲突也在《移动迷宫2》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避难所的出现就是组织监控系统出现破洞的表现,虽然最后由于女主角的背叛,组织找到了避难所并将其轰炸成废墟,还抓走了影片中的重要人物米诺(他也是男主角托马斯的好友之一)。但在影片的最后,托马斯仍然逃脱了组织的抓捕。当组织的人乘坐飞行器离开后,男主角站在满是荒芜和废墟的地上,拿起长枪表明要去复仇。如果我们把组织势力看作反乌托邦中的极权势力,那么以男主角为代表的则是叛军、反对者,正是黑暗与光明的冲突。黑暗与光明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二者永远都在对比中交错影响。最初避难所的存在可以认为是黑暗中的一丝光明,然后最后的避难所再次被轰为平地,光明再次被黑暗笼罩,但最后复仇篇章序幕的拉开又即将点亮光明之火。

除了这种展现方式外,光明与黑暗也会以转化的形式存在。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反乌托邦电影往往具有一种社会观察的含义,好莱坞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的反乌托邦电影往往反对的对象都是成年人,之前火爆的《饥饿游戏》如此,现在的“移动迷宫”系列亦是如此。很多反乌托邦电影中,青少年都塑造成光明的一面,成年人代表的极权组织则是黑暗的一面。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光明未必一直光明,有时它也会转变成黑暗,青少年未必就是正义的代表,在人性本能的驱使下,他们的内心同样充满黑暗。《移动迷宫2》中,最后避难所被组织势力发现是因为女主角特蕾莎的背叛,特蕾莎认为外面的荒芜世界充满了危机,相比而言不如回到组织的控制之下,起码他们不用遭受这些痛苦,而也是因为这种观点使得她和男孩们产生了分歧,并且最后特蕾莎也跟随组织一起撤走了。从这一点来看,特蕾莎成为黑暗的代表,因为她背叛了大家。但事情并不是表面这样简单,深入地研究剧情后,我们不难发现特蕾莎之前曾说过末世刚刚爆发时的情景,她目睹自己的母亲因为感染病毒而发疯似的挖掉了自己的双眼,在背叛托马斯后,对组织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托马斯他们的安全。通过这一段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特蕾莎并不是传统影片中人人憎恶的背叛者形象,只能说她和托马斯他们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因此在这一层面上,特蕾莎也不能被套上黑暗的外衣,她的心中仍旧有光明的存在。作为一部反乌托邦电影,《移动迷宫2》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其黑暗与光明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总是在不断的交错和转换中刺激着观众的感官。

(二)宏观视角

除了微观人物细节上的光明与黑暗外,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整部电影的情节实际上都是在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中进行的。对于所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大部分人都对组织以及实验室有着不好的印象。但是如果从实验室建立的宗旨来看,我们发现也许这个实验室并不只是黑暗的代表。实验室的建立是在末日病毒爆发之后,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病毒的解药,当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病毒抗体后,并且这些抗体并不能人工合成,实验室里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留在实验室继续研究,包括后来的组织势力都属于实验室,另一部分人则加入了反叛军,旨在救出这些具有抗体的免疫者。对于组织和实验室来说,他们将这些人禁锢在迷宫中是为了找出具有抗体的人,从而提取人工血清药剂,而他们的口号则是“牺牲一代人,拯救全人类”。这看似不可理喻,但是放在末日的背景之中,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思考这种做法究竟是对是错。也许我们很难立刻得出结论,判断究竟谁对谁错,谁是光明谁是黑暗。并且在外部世界中,仍旧存在着很多居民的聚集区,虽然会受到病毒和怪兽等的攻击,但实验室并没有攻击或是驱逐他们。

除此之外,作为实验室和组织的敌对者,反叛军在观众的心中留下的是弱小、可怜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被组织发现、被组织攻打,因此给大部分人留下的也就是光明的形象,致力于推翻组织的极权控制。但是在影片的最后,当组织势力和反叛军开战后,我们发现实验室使用的都是无杀伤力的子弹,而反叛军使用的则都是实弹。最后米诺虽然被组织的子弹打中,但那只是一种类似于电流的子弹,只能让米诺暂时性地四肢僵硬无法动弹,不会威胁到生命。除此之外,在对待普通民众上,反叛军也是直接使用实弹,除非是具有免疫体的人,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反叛军是拒绝接受的。从这一层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影片对人性的反思。很多事情并不是简单地可以分成好的和坏的,因为在不同的时候,人们会因为不同的利益趋向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即使这种方式会威胁到无辜人员的生命。影片所要揭露的,也就是这种黑暗与光明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片中的正反面并不单纯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而是始终在光明和黑暗中不断转换。光明可以转换成黑暗,黑暗同样可以转换成光明。“移动迷宫”系列电影,实际上是一个宏大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冲突过程,《移动迷宫2》的情节发展为这种冲突做出了更好的铺垫和建构,让人们开始发现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转换,也让观众做好迎接第三部电影的准备。

三、结 语

光明与黑暗是两个永恒的主体,在好莱坞反乌托邦电影中广泛地存在,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要面对的二元因素。但在传统形式上的这类科幻动作电影中,反叛者往往是光明的代表,极权统治的一方则是黑暗的代表。《移动迷宫2》之所以在近年来众多同类型电影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另辟蹊径,将光明与黑暗面不断转化,告诉观众“你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相”,所有的对立面都在不断变化,通过变化将故事的情节推送到高潮。一部出彩的电影所构建出的蓝图一定是宏伟的,黑暗未必就是邪恶的代表,光明也未必就是正义的一方,这也许就是《移动迷宫2》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最终信息。

猜你喜欢

托马斯乌托邦迷宫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画与理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托马斯送电器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