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大众化改编路径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笙箫大众文化网络文学

郑 敏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近年来越发火爆的IP热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电影、电视剧、微电影、话剧、动漫等衍生产品迅速覆盖人们文化艺术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时间,影视剧产业中无IP不欢,IP已经成为商业影视生产的中坚力量。中国影视剧市场的IP热得益于网络文学的澎湃兴起,诸多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成为提供IP的核心阵地。2003年,顾漫将其在晋江原创文学网发表的连载小说《何以笙箫默》集结成册出版发表,以网络文学为中心创造了大IP,大电影、微电影、电视剧、网络剧、话剧等衍生品纷纷涌现出来,极大地放大了原创文学的商业价值。尤其是2015年同一年,分别于1月和4月推出的电视剧和电影,制造了火爆的收视率,极具话题性。相对于2015年1月初播出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创造的好口碑和高收视率,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备受非议与诟病,无论是从剧情结构还是演员台词表演,都与一部优秀电影的标准相距甚远。但是,电影《何以笙箫默》却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中小制片成本却博来3.52亿元票房,少了电视剧版的翔实缜密,却利用电影艺术简洁有力的光影语言还原了顾漫小说中描绘的这段宿命般的爱情。下面,就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大众化改编路径及方式展开讨论,以期对当前IP热潮和国产商业电影制作前景做出探讨。

一、IP热潮:可以改编为电影的“文学财产”

新世纪中国电影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很大一个层面上来讲是后工业时代推动的电影市场大环境的发展。另外,从某种层面上来看,是大片时代与IP热潮的协力作用使然。国人口中广为流传的IP概念,其实来源于英语中的intellectual property,但是在西方国家并不会对这一概念进行缩写,国内十分火爆的IP概念更确切地说应当对应的是知识产权相关概念,用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更为恰切。当下持续火爆的IP,是人们认为具有多方向衍生品开发价值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作品具有独立、独特的个性,能够凭借自身的成功衍生出电影、电视剧、游戏、话剧、微电影、广播剧等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产品。在好莱坞看来,“文学财产”这一概念相对局限,仅限于具有改变成为电影的商业价值的文学作品。但是,国内将IP概念无疑扩展和放大了,将文学作品的多维开发衍生品价值都包含在内,最终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带动整个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而中国IP热潮的兴起还要归功于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和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促使IP成为一个广为传播的概念,在短短的几年内衍生出一个相对系统、流程化的体系。大量IP资源首先着陆电视剧市场,《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千山暮雪》《美人心计》等,直到《甄嬛传》在各大卫视制造的收视奇迹,彻底将IP热潮推向了新的巅峰阶段。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与当今电视剧市场的契合性,使网络文学弥补了电视剧剧本创作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制片人从网络文学中嗅到了巨大的潜在的商业价值,网络文学与大众文化的接轨也是其兴盛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网络作家顾漫凭借最初连载于晋江原创文学网的言情小说《何以笙箫默》一炮而红,始于网络文学,随后延伸到电视剧、电影、话剧、广播剧等领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顾漫也凭借《何以笙箫默》成为国内IP热潮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后,顾漫接连创作了《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骄阳似我(上)》三部小说,且这三部小说都成为成功的IP资源,衍生出丰富的影视剧和文化产品。《何以笙箫默》无疑是近年来IP热潮中成功的典范和改编、衍生的佼佼者,这部小说以少女情怀为叙事基调,树立了当前影视剧新的类型化风潮,也促进了国内影视明星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转换动力:由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

相对于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的巨大成功,电影版《何以笙箫默》更多的是被评论者诟病故事剧情的“狗血”和演员表演的呆板,但是该片仍然以3.52亿元票房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接受。现如今的国产电影逐渐找到了商业电影应当具有的调子和步伐,也深知并非所有的商业电影都能成功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贴近大众文化,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拍好一部观众希望观看的电影作品。电影《何以笙箫默》无疑在大众化改编方面是成功的,影片将顾漫在小说作品中创造的唯美、痴缠的纯爱故事描绘得有声有色。电影《何以笙箫默》将顾漫的言情小说语言转化为情绪化的电影语言,用电影语言的多元化和情绪化制造叙事氛围,衔接观众在剧情断层中的情绪,弥补电影时常对于故事内容表达的限制。

(一)从平面文字到立体影像

电视剧版《何以笙箫默》共35集,每集45分钟时长,用庞大的演员阵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还原了顾漫创造的小说世界。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将顾漫的小说内容浓缩为107分钟时长,以现实与闪回的方式交代了赵默笙与何以琛的爱恨纠葛。从表面上看,电影《何以笙箫默》极度压缩了顾漫的小说故事,将电视剧版庞大的故事内容去繁求简,最终成为变相的“电视剧电影版”。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内部会发现,这部电影截取了小说故事的重要时间节点,情绪化、诗意的影像画面填补了叙事的空白,将小说或电视剧需要反复描写的内容做出了删减,用镜头和画面说话,浓缩了故事内容的同时,并没有与电视剧版本的情节有太多出入。

电影《何以笙箫默》将电影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工具,从画面颜色到画面构图,再到镜头运动,利用电影语言的多触角性表达着人物的情绪、塑造着人物的性格、营造着环境氛围。电影语言打破了文学语言的平面空间,用情感丰富、造型立体的视觉影像构建了一个可感可见的电影世界,压缩了文字语言的长度,降低了电视剧刻意拉长的繁杂。

(二)文化空间的构建

如果说电视剧版的《何以笙箫默》极度尊重顾漫的小说作品,将每一个章节和段落都细致化、精细化,那么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则是在顾漫这部言情小说的基础上,用大众化的改编手法,融入大众文化和时下流行的文化思想意识,让整部电影更加符合一部商业电影的表现形态。

电影《何以笙箫默》虽然对于赵默笙在美国的生活着墨不多,轻描淡写地交代了她在美国的生活状态,以及在电影后半段赵默笙前夫应晖回忆了他与赵默笙在美国的一段短暂的生活。但是,影片仍然鲜明地构建了属于美国的文化空间,与大洋彼岸的、赵默笙与何以琛相识相恋的上海这一东方文化空间遥相呼应。在电影《何以笙箫默》的视角中,美国这一文化空间代表着自由、洒脱和不羁,赵默笙当初不告而别地去了美国,为的就是离开上海这个伤心地,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因此,赵默笙在美国生活的情节中,她总是奔跑着、笑着,哪怕是在为生计而奔波。与之相对应的是上海这一城市空间,上海代表着东方文化空间,隐忍、拘谨、保守,赵默笙在与何以琛重逢之后,始终生活在忐忑不安当中,众人纷纷指责她的无情无义、同情何以琛等候七年的执著真爱,这种指责和非议让她痛苦不堪,同时又要面对何以琛的故作镇定的痛苦状态,七年后回国的赵默笙实际上重新回到了东方文化、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教条之中。

电影改编时,将美国文化空间与上海文化空间对立着构建起来,分别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情绪氛围,让观众能够理解赵默笙最终的选择。同时,影片刻意取景上海地标性建筑和最具上海特色的城市景观,为观众描绘了一段声色犬马的上海滩中难得的纯粹的爱情。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更有利于观众对于赵默笙与何以琛之间的爱恨纠葛的理解,也利于填补观众对于剧情没有交代的部分的空间想象。

三、主题内容:大众文化中的商业价值

大众文化是电影《何以笙箫默》对顾漫同名小说改编的核心原则,无论是赵默笙经过七年的美国生活重返上海,成为一名摄影师,还是何以琛奋力爬向事业顶端等待赵默笙的回归,抑或是影片对于二人校园青葱岁月的回忆,都蕴含着深刻的大众文化。

(一)城市文化审美

在影片开场,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赵默笙的闺密顾行红推门而入,叫醒熟睡中的赵默笙起床工作。在运动的镜头中,顾行红用独白交代了赵默笙已经回国的事实,同时也交代了赵默笙回国后的生活状态。镜头以快节奏的方式切换,赵默笙从在家中被抓起来的懒散的“宅女”瞬间转换为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工作室开始工作的职业女性,镜头的切换和跟随人物的长镜头的运用,也交代出上海这个城市空间的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容不得赵默笙慢慢思考,大都市的生活扑面而来。电影《何以笙箫默》对于上海的城市文化的表现与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相得益彰,迎合了大众对于“魔都”上海的大都会生活的想象,这也是一种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的城市文化的审美想象。

(二)权力意识与金钱崇拜

同时,赵默笙与何以琛独一无二的个人生活也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何以琛事业成功、用情专一、高傲冷酷的“霸道总裁”形象是近年来大银幕上流行的男性形象,这种男性对自己深爱的女人用情专一、蛮横霸道,是当今女性对于男性形象的主流审美理想。但是,究其根本,何以琛代表的男性形象其中蕴含着当今社会文化的导向。经济的发展让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和权力主义再度萌芽,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入侵和影响,我国社会的文化现状也呈现出一种矛盾、杂糅的表征,大众文化当中对于金钱、权力的崇拜越发膨胀。何以琛代表着当代女性对于理想男性的所有想象,也代表着人们期待实现的一种理想人生状态。

(三)女权文化

杨幂饰演的赵默笙作为一名摄影师,无疑也是在这个“专属于”男性的职业中的独特存在,女性的身份让众人对她刮目相看,也让她饱受争议。对于赵默笙的女性形象塑造,顾漫在小说中就已经表明了主观上的女性主义思想,赵默笙在上学期间主动追求“学霸”何以琛,在死缠烂打之下成就了二人的一段虐恋。赵默笙的直接、勇敢具有鲜明的女权思想特征,她不畏生活的艰难,虽然自己是市长千金,在家道中落以后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在美国努力地生活下去。回国后又从事着主要是男性从事的摄影师职业。电影改编时,对赵默笙身上的复杂性格特征做出了中庸的表达,一方面表明了她作为一名独立女性的特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柔美、脆弱的女性特征,让这一形象既符合时下大众文化中迅速发展的女权文化,同时也符合男性对女性的审美眼光。

电影《何以笙箫默》在尊重顾漫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将大众文化融入了该片的商业电影创作中,从多个角度尽可能地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虽然从某些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叙事、表意并不流畅,时常让人有生硬之感,但是透过电影的声光影像,观众仍然能够轻易地感受到《何以笙箫默》这部言情小说中蕴含的唯美痴情,顾漫写入字里行间的贴近大众心理的理想主义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猜你喜欢

笙箫大众文化网络文学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笙箫
网络文学的诞生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一夜笙箫起,征人尽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