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娱乐导向延伸下的生态美学
2017-11-16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王 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周星驰的影视作品以搞怪耍酷和无厘头为关键词。的确,在香港喜剧兴旺时期,周星驰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整个华语电影圈打出一片天,并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电影语言,可谓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电影《美人鱼》从主题上看,不同于初期的《唐伯虎点秋香》和《喜剧之王》。本片立足现实社会商业扩张和房地产开发的大背景,以爱情为线索,移植童话蓝本异化现实矛盾,揭露现实危机,并以喜剧性的结尾表达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引发思考。
一、《美人鱼》的生态美学内涵
(一)取材现实、异化现实的生态美学特征
生态美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针对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工业文明,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与地球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注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其审美出发点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上,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生态环境。《美人鱼》诞生于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发展势头迅猛的现代社会,土地拍卖、房地产开发等被社会所诟病的大规模商业行为,往往以牺牲生态平衡、虐杀生物物种为代价,影片正是以此为背景,以开发商刘轩通过三倍价格竞得青萝湾地块为线索,引出富豪为追求利润而实施的填海计划。影片通过一系列的现实提炼和异化处理,将拥有社会资源优势的所谓精英群体,为了实现商业利益不择手段的种种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青萝湾的常规开发价值远不值刘轩竞地所付出的代价,但是为了扭亏为盈,刘轩在第一时间拿到对青萝湾实施填海的审批公文,这里的拍卖竞价以及填海动作之快,均是出自于现实生活的事例,但其戏剧性成分显然经过夸张和异化处理。影片通过极端现象的选取,实现陌生化与现实性的无缝对接,对政商联手、以建设为名的破坏行为予以揭示。
(二)美人鱼对人类报复的隐喻
《美人鱼》以现实生活中的填海为线索,引出人类在贪欲支配下的无所顾忌,使用高科技声呐手段对海洋生物进行驱赶和伤害,使美人鱼的生存环境由海洋缩减至一条废弃的破船,从而被逼对肇事者刘轩发起报复计划。故事以悖于常理的逻辑,赋予美人鱼语言、行动、思想和智慧,且能制造和使用武器。虽然在强大的人类面前,鱼族的武器显得低级和可笑,但也正因如此而显得真实可信,并恰到好处地隐喻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和隐忍,以及人类自身无知的破坏行为必将承担的生态风险和恶果,就如环境恶化一样,虽然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恶化进程,但一点一滴的掠夺和破坏,已经使人类尝到了苦头。就像影片中,自以为叱咤风云、用钱可以征服一切的刘轩,已经成为美人鱼刺杀的目标,并进入刺杀计划中心,警示人类的破坏行为持续的话,必将自尝恶果。
(三)良知回归后的和谐共处
在影片中,周星驰特有的无厘头风格无疑对沉重主题起到了冲淡与调和作用,人与美人鱼在交往中碰撞出爱的火花,并产生不可思议的爱情,使刺杀行动功败垂成。在影片高潮部分,刘轩亲身体验过声呐刺激系统后良心发现,果断关闭声呐系统。而刘轩的商业合作伙伴李若兰以发现珍稀物种、抓住商机为由带领军队屠杀美人鱼,美人鱼与人类的战争不可避免。虽然在影片中人类的高科技占了上风,并对美人鱼造成了大面积的伤害,但美人鱼群体最终逃回到关闭了声呐的海洋,美人鱼珊珊,也因为刘轩的及时相救回归海洋。这样的结局无疑是理想而美好的,与现代生态美学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吻合。影片在冲突中借老年美人鱼之口说出的“就是没有王法的……人类是邪恶的,但是也有正义的。爱是包容,也是忍耐,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休止”,暗示大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包容一切的本质。
二、《美人鱼》在娱乐导向下的美学体现
(一)无厘头的对话设计
在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语言既是小人物的自我解嘲,又有着直奔主题、揭示人性和现实本质的独到之外,使观众在捧腹大笑之处,触动心灵产生共鸣。周星驰电影中很多看似无厘头的台词,仔细回味之后其实都别有一番滋味,比较经典的有《大话西游》中唐僧被吊打时对众妖说教时的“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这种一本正经的无厘头在营造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之余,生发出与众不同的娱乐美学价值。《美人鱼》的台词对白也具有这种表达效果,如博物馆馆长用以假充真的动物标本遭到质疑时的回答:“15吨重的暴君恐龙我咋放这儿啊?所以我用高科技把它风干成三两给你们看”以及“旺财是纯种的长白山吊睛白额虎”“就算它叫旺财,也不影响它是喜马拉雅长白山吊睛白额虎的身份”等,台词设计在娱乐逗笑的戏剧效果之余,以调侃和自我解嘲的方式将当下或者若干时间之后,可能出现的生态趋势形象化,含蓄迂回地对猎杀珍稀物种的人类行为提出警醒,与电影主题巧妙吻合。
(二)不走寻常路的情节设置
《美人鱼》在情节设计上匠心独运,意在寻找生态与人类发展的平衡支点,因此,影片的主线虽是两个身份悬殊的人物的爱情,但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常有神来之笔和闲笔,这些传统的艺术处理手法丰富了影片的思想内涵,提升人文境界。如影片开始的博物馆馆长和馆员在场馆内打麻将的情节,将本应严肃而具有学术气氛的场所营造出落拓而荒诞的感觉,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情节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较为常见,不走寻常路的情节设计,看似闲笔,其实是在荒诞中将扭曲的现实放大、夸张后,以其存在的合理性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让观众在笑过之后陷于思索。此外,在美人鱼珊珊被李若兰的军队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危急时刻,刘轩被困在堵车长龙中一筹莫展,最后神奇般地身背火箭筒降临现场。身背火箭筒这种神来之笔,看似搞笑无厘头,实则是周星驰影片中的娱乐精神与纯真情怀相结合的自然流露。此时的刘轩由被金钱主宰、被物欲奴役的商人,洗心革面成代言正义的英雄,小人物的英雄情结往往表现为一种奋不顾身的自我牺牲和不管不顾的决绝,这里的道具火箭筒正隐喻了小人物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后寻找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因此,周星驰的无厘头并不是单纯的逗人发笑的娱乐,而是指向深刻的生命向度和精神向度。
(三)人物性格塑造的象征意义
这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分别为:邓超饰演的富商刘轩、张雨绮饰演的“白富美”李若兰、林允饰演的美人鱼珊珊,三个人物个性鲜明,各有指向。首先,富商刘轩出身底层,靠自己辛苦打拼后事业有成,但在骨子里仍保留着小人物的淳朴和良知,他们追逐金钱敛集财富,然而在本质上是向善的。正因为如此,刘轩才能在知道珊珊身份,见到被声呐伤害的人鱼后亲身验证声呐的刺激反应,并召开股东大会宣布关闭声呐驱逐系统。刘轩象征了努力生活的小人物群体,他们的形象亦正亦邪,在社交生活中不乏奢靡挥霍,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及时觉悟,并能为捍卫正常社会秩序和基本道德观牺牲个人利益。其次,“白富美”李若兰从一出场就气场强大,凌厉而霸道的作风之下暗藏心机,是真正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物,她象征人类私欲无限膨胀的贪婪本性,她为了所谓的商机而抓捕、虐杀美人鱼的丧心病狂,足以让我们见识到人类欲望膨胀时的丑恶嘴脸。片中的美人鱼珊珊是真善美的化身,善良、单纯的她出现在刘轩面前,见惯阿谀奉承和趋炎附势的刘轩自然就被她吸引,并不由自主地爱上她。珊珊的纯真唤醒了刘轩内心深处的良知,并由此改变了青萝湾被填埋的命运,她象征人们在物欲面前保留的美好情操。
三、《美人鱼》的主题延伸
(一)现代人唯利是图的价值生态
《美人鱼》的故事以拍卖竞价开始,然后戏剧性让拍卖现场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生意场上无下限的社交价值观,正印证了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现代人的价值观里,一切资源皆有利用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物资资源、人际资源甚至虚拟资源等,当生活中的一切被商业化明码标价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否、亲密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就只剩下金钱和利益了。《美人鱼》正是以这样的价值生态为切入点,在融入梦幻色彩和后现代主义荒诞情节的故事结构中,不动声色地剖析现代人利字当先、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体系。虽然影片最后以正义战胜邪恶、善良感化冷漠的大团圆结局收场,但在美学和人文艺术价值上,这部影片所表现出的关注视角、忧患情怀以及善意的讽刺和警醒,是周到而犀利的,这也正是周星驰电影特有的思想性标签,小事件中蕴含着普世情怀、极力观照社会大主题。
(二)社会主流人群空虚寂寞的精神生态
影片插曲《无敌》:“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多么空虚,独自顶峰中,冷风不断地吹过,我的寂寞,谁能明白我?”这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第一次唱起是在刘轩竞标成功后的庆功酒会上,男主角志得意满,不无炫耀之意。第二次是在被李若兰奚落后回到办公间,这时候这首《无敌》道出了主人公的心声。虽然财富累积到富可敌国,可依旧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感,但在情感上更多的是类似于高处不胜寒的慨叹,此时的空虚寂寞是真正的精神空虚。第三次是与美人鱼珊珊在排档吃烧鸡倾吐心声时唱起,这次唱《无敌》包含着一份心酸,以及建立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关系后的自我释放。从电影美学角度看,这首歌有着类似话外音的表达效果,每次出现都暗含主人公不同的心境变化,从满足于追逐金钱游戏的狂徒到精神上的自我觉醒,到收获信任和爱情后的精神愉悦,揭露了现代人普遍茫然无着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延伸主题上,周星驰擅长借古喻今、借力发力的美学形式予以体现,在他的许多电影中均将人们精神生态的最后落脚点放在真挚的情感上。
(三)渴求真善美的道德生态
如果说刘轩的寂寞和空虚是现代人的普遍精神现状的话,那么对爱与真善美的渴求和呼唤,以及环保、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则是反映当下社会对道德重建的集体呼声。影片抛弃了大声疾呼和说教的表达方式,而是在故事情节中截取多个缩影构建影片的在场感,如美人鱼珊珊对刘轩说的:“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这样的台词朴实自然,却特别符合美人鱼的角色,而且将人类应有的自省和自我审视以结论式的语气提出来,温和之下暗含犀利,不仅仅反映社会呼声,更赋予了人类面对自然和自身行为应具备的勇气和决心。此外,珊珊在影片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刘轩对她从最初的反感不屑到不知不觉被唤醒良知和真诚,并不惜放弃辛苦打拼的财富帝国,中止与李若兰的淘金合作关系,也要保护美人鱼家庭、保护珊珊。故事以此为主线展开,从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和珍视。从影片中刘轩的表现看,符合人性向善向美求真的本能,也凸显了人们保留心底的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原始道德观生态。
四、结 语
由上述分析可得知,《美人鱼》的票房成绩不俗是有其道理所在。周星驰在电影中注入的环保理念、人性探讨以及对社会性问题的展现和对未来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美好寓意,都饱含着厚重的生命关注主题,凸显生态美学与电影美学的有机融合。无厘头作为周星驰的招牌艺术形式,有所蕴藉的内涵远超于搞笑和异化美学手段本身,体现的是美学艺术下,立足于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和平共处的进程中,所特有的悲悯情怀、忧患意识和高远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