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电影中的禅之境
2017-11-16张培
张 培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禅”与中国电影
“禅”最早发端于中国,其思想的源泉是佛教的教义,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教义与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土民情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禅宗,而禅宗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日本等亚洲佛学研究者的阐释,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具有兼容并包性质的宗教思想。[1]相比于佛教思想而言,禅宗的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还更加宽泛和多元,这也是禅宗被誉为“人间佛教”的重要原因。在禅宗的思想体系构成中,我们能够看到儒道结合的明显痕迹,同时还融入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自由意志等理论的思想内核,更具现实感的禅宗最为关注的是个体修行过程中的“心性”而非个体所遵从的清规戒律,所以“明心见性”就成为禅宗最为核心的意旨。简而言之,禅宗所推崇的“禅”就是指个体在现实世界修行过程中所追寻的自然相容和内在超越,这种超越并不具有严格的特定性,而是指向一种生命的自觉和自在。[2]随着禅宗的不断发展,“禅”之思想也越来越融入世界各地文艺作品的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禅境,这种融入在电影艺术领域也多有体现。
在世界影坛之上,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电影均不乏对于“禅”的阐释,在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垮掉的一代”的创作中,禅境的构建就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比如在被奉为“垮掉的一代”之“圣经”的作品——《在路上》中,狂放不羁的主人公们的终极追寻就是禅境。[3]相比之下,禅境在中国电影中的构建则相对曲折,虽然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与佛教息息相关,但其中对于“禅”的阐释则存于“皮毛”之间,或许这正是中国电影禅境构建的必然阶段。在20世纪初,电影虽然已出现在中国大地之上,却并不是中国电影人所进行的独立创作,那时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外国投资者的“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初欧美在中国创设的最成功的电影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所投资放映的最早的影片就是讲述佛教僧人故事的《神僧》;同时日本的松竹莆田映画株式会社在中国投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讲述因果报应的《大佛的瞳孔》,这从侧面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国大众中的影响力。但这些影片所传达的并不是经过中国本土化洗礼的佛教思想,也并未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禅境。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坛终于出现了本土的电影创作公司,由邵醉翁先生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立足“注重道德、力避欧化”的主张开始创制中国人自己的影片,该公司所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名为《立地成佛》,随后又拍摄了创造票房奇迹的影片《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不仅开创了中国本土的“少林寺”题材影片,而且开始阐释中国人心中的“佛”与“道”,但须注意的是这些影片与20世纪初外国投资的宗教题材的影片在构建禅境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所呈现的并不是地道的禅宗思想,而是单纯的善恶有报、因果轮回。可以说,这些作品只是为中国电影构建禅境提供了题材方面的基础,而中国电影中真正的禅之境的构建则是开始于20世纪后期。本文将以中国影坛上的“西游记”题材和“少林寺”题材影片为主要论述对象,以《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少林寺》《新少林寺》等代表性的影片为例,呈现这些影片中对于禅境的阐释,探析中国电影禅之境的构建历程。
二、中国“西游记”题材电影中的禅之境
在中国,奇幻题材的电影具有十分宽泛的外延,几乎涵盖了所有讲述“神”“魔”“鬼”的影片,这些影片创作的主要灵感大多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神仙传说或宗教故事。在上述的《立地成佛》等影片后,20世纪中叶,艺华影业公司、华美影片公司先后执导拍摄了中国最早的奇幻类的影片《观世音》《地藏王》。探析这些影片的思想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依然没有脱离单纯的因果报应的主线。在新中国成立后,奇幻类的电影一度在中国影坛上销声匿迹,直到美术电影制片厂投资拍摄了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济公斗蟋蟀》和《大闹天空》,这三部影片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在此之后,“西游记”题材的影片便成为中国奇幻电影的主流之一。在新时期之后,“西游记”题材的影片逐渐增多,但这些影片的内容大多没有走出“改编”的局限,大多是落入了重故事而轻思想的窠臼之中。
1995年,由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大话西游》在海峡两岸热映,从商业价值层面来说,这部影片是以周星驰式的搞笑风格为主要卖点,但从其艺术价值而言,《大话西游》却是对“西游记”题材影片的一种突破,细观影片,我们能够看到其中对禅之思的阐释和对禅之境的构建。影片《大话西游》共分为《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将这两部影片合而观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五百年轮回中的孙悟空的悲欢情仇。五百年前,放荡不羁的孙悟空并不想西行取经,观世音决定除掉孙悟空,但被唐三藏阻拦,为了度化孙悟空,唐三藏甘愿“一命赔一命”,代替孙悟空赴死。五百年后,孙悟空转世成为至尊宝,遇到了妖精春十三娘和白晶晶,并在一番曲折之后爱上了白晶晶。在白晶晶自杀后,至尊宝决定用月光宝盒进行时间逆转以改变白晶晶自杀的结局,结果却在时空轮回中回到了五百年前。在返回五百年前后,至尊宝遇到了曾经的恋人紫霞仙子,此后至尊宝便在命运的推动下逐渐踏上了成为孙悟空的道路。最终为了拯救身陷牛魔王控制之中的紫霞仙子和唐三藏,至尊宝戴上了金箍,变成了脚踏七彩祥云的孙悟空。通观整部《大话西游》,最令人动容的情节便是孙悟空与紫霞仙子的诀别,在爱与责任的较量中,孙悟空无奈地选择了后者,陪伴唐三藏西去取经,放下了五百年的轮回之爱,而“放下”也成为整部影片深藏于无厘头风格之下的主旨,可以说,“放下”就是《大话西游》所体现的禅思、所营造的禅境。
如果说《大话西游》的思想意旨是“痛苦的放下”,那么上映于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所阐释的就是“自我的超越”,营造了更深层次的禅之境。与《大话西游》不同的是, 《西游·降魔篇》的主人公不再是孙悟空,而是变成了在以往“西游记”题材中很少得到着力刻画的另一位主人公形象——唐三藏。在以往的“西游记”题材影片中,唐三藏虽为凡胎肉身,却拥有着不需教化、不用修炼的神性,这虽然十分符合中国古典文学中唐三藏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性,使这一人物形象缺少了能够深入人心的力量。在《西游·降魔篇》中,导演以唐三藏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名为陈玄奘的凡人,陈玄奘凭借心中执着的善念在整部影片中实现了在能力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超越。在影片中,陈玄奘一直将一部《儿歌三百首》视为拯救世间苍生的“圣书”,但事实上,真正降妖除魔的并不是所谓的《儿歌三百首》中所传递的善念,而是陈玄奘心中对于善的执着以及他执着的追求。在《西游·降魔篇》中,陈玄奘不仅降服了水怪、猪妖、孙悟空,还在情感层面实现了自我的超越,由舒淇饰演的段姑娘一直帮助陈玄奘降妖除魔,但事实上,段姑娘的目的并不单纯,而是爱上了陈玄奘。与《大话西游》中的主人公孙悟空一样,《西游·降魔篇》中的陈玄奘也陷入了爱与责任的痛苦抉择中,最终在段姑娘死后,陈玄奘更加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凭借内心向善的强大力量制伏了孙悟空并毅然踏上了取经之路。相比于《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而言,陈玄奘虽然也经历了“痛苦的放下”,但他却更加执着,其选择也不仅仅是迫于无奈,心中对善和责任的执着使陈玄奘不断地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而“自我超越”也是《西游·降魔篇》中所营造的禅境。从《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篇》的对比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奇幻电影中禅之境构建的不断深化。
三、中国“少林寺”题材电影中的禅之境
在上文的论述中,曾提及20世纪上半叶震惊中国影坛的影片《火烧红莲寺》,影片中“红莲寺”的原型便是少林寺。这部影片大卖之后,香港的联益影业公司甚至出品了一部名为《火烧少林寺》的影片,随后讲述少林故事的影片在海峡两岸逐渐增多,这不仅使“少林寺”题材的影片成为中国武侠片中的独立分类,还在影视评论界出现了“少林寺现象”。[4]在《少林十八铜人》《少林寺》《少林三十六房》以及《洪熙官之少林五祖》《少林小子》等早期少林寺题材的中国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由功夫巨星李连杰出演的《少林寺》。《少林寺》上映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这部影片取得了一亿多元的票房收入,可谓创造了中国影坛上的奇迹。
在影片《少林寺》中,主人公小虎的父亲在反抗压迫的过程中遭王仁则陷害而死,励志报仇的小虎来到少林寺,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觉远决心通过刻苦的训练而习得武功并为父报仇。在觉远身处少林寺期间,王仁则再次陷害少林寺,而觉远的师父也在一次斗争中丧命,这进一步激起了觉远的复仇之心,最终觉远成功复仇并将少林武功发扬光大。通观整部《少林寺》,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主人公为了至亲之死的复仇故事,以及在影片故事背景下的阶级斗争,对于禅的阐释并不鲜明。在经历了复仇的痛苦经历后,觉远承担起了光大少林的重任,这与《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放下的故事也成为《少林寺》中构建禅境的主线。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而言,上映于2011年的影片《新少林寺》则重点呈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痛苦而无奈之后选择了放下,并在放下后实现了对仇人的宽恕,当主人公侯杰用自己的生命度化了仇人曹蛮时,侯杰所实现的不仅仅是放下仇恨,更为重要的还有超越自我心中的执念。在《新少林寺》中,导演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军阀混战的年代,战火硝烟中的少林寺也不再是佛门清净之地,而是成为以侯杰为首的军阀肆意践踏凌辱的场所。然而名镇一方的侯杰却在遭遇了属下曹蛮的背叛后落入了无家可归、妻离子散的悲惨境遇之中,此时的他只身来到了少林寺。而少林寺的方丈不仅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还收留了这个可能为少林寺遭来祸端的曾经的恶人。在少林寺修行的过程中,侯杰逐渐放下了对于曹蛮的恨,影片也并未延续以往少林题材影片中的复仇这一故事主线,而是在侯杰与曹蛮的交锋中叙述了侯杰对于自我的超越,最终侯杰以清净之心皈依佛门,不再留恋世间人事,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度化身陷“魔障”的曹蛮。
总的来说,包括《少林寺》《新少林寺》在内的少林题材影片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影坛上立于不败之地,与“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无关系。同时真实的打斗场面也是少林题材影片决胜影坛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在此类影片中,观众还能够感受到投射在平凡人身上的“放下”和“超越”等禅之思想,这无疑是中国电影中难得的品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电影中禅之境的构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佛学思想以及禅宗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发展已久,但在电影艺术中的呈现却较为滞后,尤其是真正意义上体现禅宗思想的影片更是在近些年才出现在中国影坛之上。无论是西游记题材影片中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还是少林寺题材影片中的《少林寺》《新少林寺》,我们都能够看到主旨从“痛苦放下”到“自我超越”的转变,这也表征了中国电影对于禅境构建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电影中禅之思的不断深化体现。